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组彩色老照片,带你穿越到50年代的香港,街上还有黄包车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香港素以优良治安、自由经济、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而闻名于世,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本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图为当时香港街头的黄包车。
图为50年代香港街头拉黄包车的车夫。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约1870年创制。黄包车来自日本,所以又叫东洋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图为50年代香港街头的黄包车。
图为50年代香港街边的菜市场。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图为50年代香港街头的有轨电车。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图为50年代香港街头的有轨电车。
图为50年代的香港建筑。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租借给英国。
图为50年代的香港人生活场所。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一名妇女担水经过一个警示牌,牌子上写着:车辆不准在此上落客及等候。
图为50年代的香港街头。
图为50年代的香港街头。
图为50年代的香港街头。
图为50年代的香港街头。
图为50年代的香港夜景。
图为50年代香港工人的开工场面。
双层巴士正在等待乘客。
睡在街头石凳上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到1895年的香港,看英国人带来了什么
1960年代的香港九龙老照片
老照片:这是60年代的香港,那时候的香港是这样的
老照片|60年代的香港九龙
为什么英国租借香港是99年?
老照片:80年代的香港九龙城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