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斟寻氏、斟灌氏、过国、戈国的地理位置新考
夏朝初年,发生了“太康失国、羿浞代夏”事件,《左传·襄公四年》云:“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沮迁于穷石,因夏民而代夏政。”涉及到斟寻氏、斟灌氏和过国、戈国,那么,斟寻氏、斟灌氏位于何处?其范围有多大?过国、戈国地理位置在哪?与斟寻氏、斟灌氏有何关系?自班固以下,一千多年考证和争执,至今仍不得要领,无法结论。本文不再细数历代大家的考证和推论,仅对其做以简述。
一、斟寻氏
《汉书·地理志》北海郡斟县条下班固自注云:“故国,禹后。”班固判断没错,斟氏一支,确为大禹后裔,但推断到山东北部,就不对了。 “寻”是地理特征,即“寻木”之“寻”。《山海经·海外北经》:“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海外北经》所载“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拘缨之国……三桑……范林……务隅之山……平丘”。这一段所记的大致从陕西华县西南二层台塬西边的奓峪到东边的塬头。积石山,《水经注》:石桥水南出马岭山,积石据其东,骊山距其西。是也。或曰积石山亦名石积山。”积石山应在骊山之东,华州西南,即今之奓峪山,位于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其水西流入沋河。“拘缨之国”在奓峪东边,“平丘”的西边。“平丘”大致指桥峪以东的塬头部分,所谓“帝丘”即指这一“平丘”。那么,“寻木”应位于塬头西边一带。“范林”指塬头之下的三角地带,周代称“棫林”。“寻木”就是非常高的树而已,但并非是一个树种。这里指“穷桑”。“穷桑”就是非常高大的桑树。这一区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穷桑”。6500年前,玄嚣在塬下“范林”一带开拓桑园,到青阳时,占据了塬头,建立了穷桑国。后来,颛顼、帝喾曾在这里称帝,故此称为“帝丘”。
《世本》:“斟灌氏、斟寻氏,夏同姓。”可见皆为姒姓,但不为一支。当年,大禹推翻山西舜帝的夏虞朝,建立夏后朝后,开始疏通河道,发展农业。西自沣河开始,依次导通了浐、灞、沋河等,结束于华县东边的方山河(粮余水)。分派后裔在蓝田县白鹿原南部建立共工国,夏朝的启出自这一支。而在华县南塬上分派另一支后裔,即斟寻氏经营。禹第二次会稽大会集会于方山峪一带,不幸身亡,死葬于那里。后有护陵后裔打点于那里。斟寻氏的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青阳所建“穷桑国”的范围。相当于桥峪以东塬头部分和塬下三角地带。夏朝时,古东海还存在,夏桀逃亡时,乘船渡过大古东海,从斟寻一带登岸,上了二层台塬,然后西逃的。
二、斟灌氏
自大禹派后裔斟氏一支占据穷桑之地,为斟寻氏,至夏朝“太康失国”,已过去了二、三百年了。斟寻氏这一支向西发展,分支出了另一族群——斟灌氏。
斟灌氏的地域范围大致在华县南塬的桥峪与赤水河之间。斟灌氏的“灌”取自“灌水”的“灌”。《山海经·西山经》曰:“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又西七十里,曰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灌水”相当于今涧峪河。竹山,因其竹为箭竹,竹山也称箭峪岭、或称大秦岭。竹水称大赤水,或箭峪水。在塬北部“灌水”与“竹水”合流为赤灌水。即今赤水河。赤水主要指竹水。东边的桥峪河即“符禺之水”。也就是说,斟灌氏的范围大约在今桥峪河与涧峪河之间。不过桥峪河与涧峪河之间还存在一个伯明氏,寒浞出自这一族。因此,再具体一点,斟灌氏的范围大约在今桥峪河与涧峪河之间的中北部。
三、过国、戈国
过国和戈国的历史信息至今还未完全消亡。
在华县南塬东部塬头之下的三角地带,尚有过村尚存。由此可知,夏朝初,过国的位置应在今过村这一带。
这一带是《山海经》所说的“范林”,当年“玄嚣降于江”,即此地。由其地理位置来看,过国属于斟寻氏,掌控着斟寻氏的塬下部分。也是古东海边一个重要的登岸码头,维系着渭北、晋南与渭南的水路交通。夏桀逃亡时就是在此登岸上塬的。太康失国,后羿迁来时,只占据了斟寻氏塬上部分。塬下的过国还得以保存。《竹书纪年》记载:“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潍”可能是被后人修订而为,应不是“潍”,而是“江”或“海”。寒浞扩张时,曾于过国发生水战,符合过国位于古东海边这一地理特征。
过国占据斟寻氏塬下的半壁江山,可能沿古东海边缘向东延伸到今柳枝一带。在“浇伐斟鄩(过国)”这一战中,还冲击了方山峪口为大禹护陵的一支大禹后裔,迫使其远迁浙江,重建“会稽”。过国被浇所灭,主要部分东迁,分散于河南、山东、江苏一带。
戈国位于塬上西边的箭峪河(竹水)与涧峪河(灌水)交汇处一带,今有戈家村尚存。从其地理位置来看,当属斟灌氏最西边的一支,距斟寻氏较远。戈氏也称斟戈氏,可见其乃为斟灌氏的一支。后羿仅占据斟寻氏塬上部,即桥峪以东的塬头部分。寒浞篡位后,向西扩张,便灭掉了斟灌氏的大部分。戈国由于地处斟灌氏西边缘,尚还得以保存,直到二次扩张,“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嬄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时,才被灭掉。同时,也灭掉了“蕃”,迫使殷人始祖契举族东迁于“砥石(三门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海经》解读:最早的中国,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盆地
贾让治河三策
浦姓
北京延庆区----妫水河导游词
黄帝或生于灵宝铸鼎原附近,长于双槐树遗址,建国于新郑
山 海 经(晋)郭璞 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