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喝骨头汤,吃钙片也可能得骨质疏松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张旭娟
在临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因为骨折查出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他们很多人都会疑惑地问医生,说我腰不酸,腿不疼,经常喝骨头汤,天天吃钙片,怎么还会得骨质疏松呢?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误区。
误区一:没有腰酸腿疼等症状就不会有骨质疏松。其实骨质疏松症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有研究表明一旦出现骨痛症状时骨流失就已达到30%-50%以上了,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查排查骨质疏松,并进行干预治疗。
误区二:预防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取决于个体峰骨量及骨质丢失速率。正常情况下人在30-35岁骨质达到高峰,即峰骨量,在此之前是骨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此期多摄入钙质含量高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减少咖啡浓茶等饮品的摄入)均有益于骨质的积累,预防年老后过早发生骨质疏松。
误区三:得了骨质疏松症要静养。有患者认为骨质疏松易骨折,应当减少活动。其实适度的活动锻炼可以改善骨髓的血流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可以增强VITD的合成,帮助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误区四: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缺钙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唯一因素,35-39岁以后,骨质丢失速率逐年加快,骨量下降,骨吸收的速度超过了骨形成的速度,此时除了常规补钙外,减少骨质的流失同样重要,适量的雌激素、降钙素等药物均可减少骨质的溶解吸收,且补钙的同时需加服VITD3及其衍生物以帮助钙的吸收。而钙片最好于睡前服用防止夜间低血钙导致的反馈性骨溶解。
误区五:喝骨头汤可以补钙。有人做过实验一碗骨头汤的钙含量远低于一碗牛奶的钙含量,且对中老年人而言,骨头汤中溶解了大量的脂肪,经常食用可以引起其他的老年性疾病,其实可以用钙含量高的食物来代替(如牛奶及奶制品,虾皮、海带、紫菜、黑芝麻、黑木耳等)。
——《楚天都市报》保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骨质疏松的几个误区
还在用钙片预防骨质疏松吗?你被骗了很多年!
健康生活 ▎骨质疏松防治六大误区
一文教你看懂骨质疏松!
深秋补钙壮骨,注意避免五大误区——
疾病营养骨质疏松诊治与补钙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