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拟引入新指标

核心提示:银监会6日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新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等三个量化指标。

银监会6日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新引入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匹配率等三个量化指标,进一步加强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高度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工作。2014年,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下称《流动性办法(试行)》)。该试行办法自2014年3月实施以来,对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9月,根据商业银行法修订进展,银监会对《流动性办法(试行)》进行了相应修订,将存贷比由监管指标调整为监测指标。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银行业务经营出现新特点。现行的《流动性办法(试行)》只包括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覆盖率两项监管指标。其中,流动性覆盖率仅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银行,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指标。

此外,作为巴塞尔Ⅲ监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推出了新版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国际标准。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特点,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成果,对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其中,净稳定资金比例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匹配率适用于全部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对部分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优化,强调其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运用。三是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

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后,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五大指标。

据介绍,净稳定资金比例,等于可用的稳定资金除以所需的稳定资金,监管要求为不低于100%。该指标值越高,说明银行稳定资金来源越充足,应对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的能力越强。下转4版



2017-12-7 10:33:4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解读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观点 | 王兆星: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过于激进
银监会拟出台银行流动性新规:落实国际标准,控制期限错配
净稳定资金比率
宏源证券 _专家建议修改银行75%存贷比限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