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食物都有毒!"80%加拿大人表示嫌弃中国货!

在许多外国人的脑海中,中国制造仍是质量低劣、不公平竞争和高污染的同义词。

在加拿大这个重视生产质量和人工成本的资本国家,很多加拿大本地人表示,虽然不喜欢中国制造,因为质量不好,但是现在满大街都是,完全不用也不现实。

之前有youTube的视频做过一期,加拿大人如何看待中国制造。

根据视频街访的数据表示,80%的加拿大居民表示中国制造虽然比较便宜,但质量不高,还烂大街!

其实,不仅仅是加拿大,国产货在全世界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挤。

 水耻?

 澳网惨遭网友吐槽!

今年1月14日开幕的澳洲网球公开赛就因为中国制造而引发了一大波网友的吐槽。

大家的矛头一致指向了澳网今年的赞助饮用水——中国百岁山矿泉水

同去年一样,今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采用的官方指定饮用水,又是中国“百岁山”矿泉水。

多家澳大利亚媒体同时表示,这次矿泉水事件再次引来诸多负面争议。

News.au:为什么澳网总是要从中国搞水?

The Australian:本地居民为澳网的进水套路感到担心。

Money:澳网再次采用中国水源引发愤怒。

Dailymail:水耻!澳网官方矿泉水来自中国!

据报道,许多澳洲网友都再次对此次澳网采用中国矿泉水的行为表示不解与愤怒。他们都认为,澳洲本土坐拥无数优良矿泉水品牌,为何要从中国进口“不放心”的饮用水?

据News.au报道,有球迷在看台上直接对澳网提出质疑,并表示自己不会饮用任何一瓶本次澳网的官方矿泉水。

一名名叫Rachel Baxendle的球迷记者在澳网赛场内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当她看到水上贴着的标签后,立刻对这瓶水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并在自己的Twitter中这样写道:

”我在澳网上买了一瓶水。发现这特么竟然是中国的水!这是在哪一层宇宙?为什么我们要进口中国的水?“

根据Dailymail发来的报道,这则Twitter推送瞬间引来了500多次转发。有网友表示,非常同意Rachel的看法,并说:

“至于为什么要进口中国水,澳网自己心里清楚。”

同样,这篇报道也引来了本地网友的花式吐槽,比如下面这个…

这里不正常的东西太多了,太多东西和中国挂钩。

澳洲遍地都是中国的东西,让人恶心。

来自中国的水?对不起我不喝。

这些水是在夜场使用的,因为水会发光(暗指污染严重)。

同时,也有报道似乎揭露了为何澳网不顾压力进口中国饮用水。《The Australian(澳洲人报)》的撰稿人John Stensholt表示,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已经成为一个国际赛事和金融巨头,它需要钱啊!

John说:

“澳网每天都要承受大量开销,而这个品牌(百岁山)付出了足够的钱。”

同时,澳洲议员Derryn Hinch也公开赞同这样的说法。

在中国,百岁山矿泉水算是名副其实的高端走位了。国际名模代言广告、童话故事背景安放,再加上“爱心方程”的爱情歌谣,是一个既有质量,又有情怀的品牌。

由于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澳网协会在2017年10月17日便和该矿泉水品牌签署了合作协议。荣幸的是,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和澳网合作的食品饮料品牌。

而这些赞誉貌似没能给予澳洲人民足够的安全感。News.au指出,在往届澳网中,澳洲进口法国Evian矿泉水作为官方指定饮用水,澳洲境内一片鸦雀无声,很少会出现指责的声音。

而一旦进口中国饮用水,许多澳洲网友便表示,澳大利亚需要使用自己的品牌,而不是进口他国品牌。

而议员Preston Towers似乎认为自己心里一本明账,他在推特上这样写道:

目前人们对于澳网公开赛销售中国瓶装水的愤怒,远超过Evian作为‘官方用水’的时候。至于会是什么原因,不用猜都知道。

在去年,澳网采用中国饮用水的事情便惹怒了澳网球迷,瞬间被澳洲网友们送上了“吐槽大会”。

自从得知澳网公开赛饮用水来自中国,网友们就不干了!他们纷纷认为,你们主办方不用澳洲矿泉水就算了,我们不生气,但你也不能用污染水作为饮用水吧?!

澳洲电视节目《A Current Affair》也给主办方合作品牌矿泉水贴上了WATER SCANDAL(饮用水丑闻)的标签!

在节目中,外场记者对澳网观众展开了采访,询问他们对澳网主办方使用中国矿泉水的看法:

这名接受采访的观众并不知道这次澳网的矿泉水来自何方,当主持人告诉他,水来自中国之后,这名观众愣住一秒,随后脱口而出:

你在逗我吗?

当主持人询问“对此有什么看法”时,这位观众无奈地说:

我觉得有点尴尬…

第二位接受采访的是一名女士,当主持人告诉她水来自中国后,她表示:

我不敢相信竟然来自中国,这一点也不令人高兴。

还有很多受访的观众表示,饮用水应该来自澳洲本地,最不济也要用Mount Franklin吧?

而3AW Drive的主持人Tom Elliott更是以个人名义发帖,“挺身而出”抵制中国矿泉水:

我们不想喝中国的矿泉水。他们大老远来一定不是为了喝水的。

见到如此不可抵挡的口水战,澳网官方也发表了关于合作矿泉水的声明。去年,《News》在对这则声明的报道中这样描述:

在声明中,澳网表示,“澳网公开赛与国际品牌合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声明指出,澳网公开赛也和本土的品牌,诸如Jacob Creek、Coopers、Country Road等进行了合作。而百XX矿泉水和这些品牌一样,也参与了其他重要的网球和体育赛事的合作,其中包括对尤文图斯俱乐部的赞助。澳网公开赛将持续增加国际合作伙伴,为这项运动在澳洲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可即便官方作出了解释,还是没能阻止网友们腥风血雨的评论:

所有的活动必须用澳洲自产水!

我对这个国家感到羞耻,它竟然没有能力支持自己的国产品牌!我要退票!

中国人自己都不喝的水就这样送到了澳洲?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食物和奶粉,所以才从国外进口。没想到澳网主办方竟然相信他们的产品!

什么?!这真是恶心!为什么我们支持中国品牌?我们随处都能找到澳洲的矿泉水!这是在出卖澳洲吗!

如果你对这些进行检测,你会发现其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这个国家不干净。

老哥们,你们到底是跟中国的饮用水什么仇什么怨啊?!你们知不知道新州河里的鱼都死完了?!绿藻已经为所欲为快一个月了?!发电厂向饮用水源里排污事件已经多次登上澳媒头条了?!

而就在澳洲人民一致抵制中国饮用水,嫌弃中国食品污染严重的同时,意大利也跳出来“搞事情”!

 意大利:

 中国食物都有毒 

据多方报道称,在2019年1月16日晚,意大利某电视台在未经预约的情况下擅自闯入某华人超市中,对超市女老板进行现场羞辱。并对超市内的所有食材进行了嘲笑,称“中国食品都有毒”,还回家发了Twitter。

该推特是由用户@Striscia la notizia发送的,在进入Striscia官方网站之后,其头条视频便是一则侮辱中国食品的视频。视频中,这名意大利记者劳达迪奥站在镜头前,身后放着一批中国制造的玩具,对着镜头,义正言辞、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玩具都是有毒的…

随后,也就是他,带领着所谓的“揭露团队”,闯入了这家华人超市,对超市内的物品进行随意的摆弄、翻动,并用摄像机拍下事情的全过程,他们一边录制着产品,一边对着镜头说:

这些食品都是有毒的。

还给自己打上了马赛克。

受到了侮辱和冤枉的老板娘倍感憋屈,于是上前阻止该团队的继续拍摄,并问道:

“你们为什么这么做?凭什么?”

见这一伙人没有收手的意思,老板娘终于欺身上前反抗,口头警告这群违法拍摄的意大利人,并让他们“离开”。在无意间,老板娘用肢体动作阻挡了几人的猥琐行为,可不料,记者劳达迪奥一行意大利老男人害怕被老板娘制服,“慌乱而逃”,口中并喊着:

“别伤害我!别伤害我!”

最后,通过剪辑,意大利亚电视台将这段视频公布在大众视野中,嘲笑中国食品有毒,嘲笑中国老板娘野蛮。

事后,两名Striscia的记者戴上了杜嘉班纳两名代表的面具再次来到超市中,对老板娘说:

“我们是杜嘉班纳的代表,来向你道歉。”

 只要食品来自中国,

 便会在世界上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 

世界在两种情况下会异常团结:一是质疑中国食品安全的时候,二是抵抗外星人的时候。

但上述这些澳洲网友,意大利无知电视台记者口中所谓的“污染严重的国家”、“肮脏的国度”、”食品有毒“真的可以代表中国吗?

相比有色眼镜来说,更有力却无法避免的是偏见的力量。

那么偏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就像Preston Towers议员说的那样:不用猜都知道。

举个例子,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

“根本不是‘政府加强监管、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媒体理性报道’一句话这么简单。”

“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靠时间去解决。”

 为什么中国没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这个问题包含了一个假设,而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

你假设中国制造低质量产品是因为中国没有能力去制造高质量产品,而事实是制造低质量产品是因为他们被厂商要求这样做

换句话说,在加拿大(仅用于举例)的买家在合同上明确要求了中国制造方切去产品的某个角,尽管他们知道这样做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但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要理解这种现象,你需要了解以下现状:

 1、你要知道中国有着多少过剩的制造产业。

政府并没有公开这一数据,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相比于往日,我们的制造量在急剧增长,例如钢铁。

 2、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制造业被称为“合同式制造”。

当一家公司想要制造某种规格的产品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他们会让一些中国制造商竞标这项工作。

然后,公司选择一个或更多的投标,制造商制造所需的产品,并且得到报酬。

 3、你支付的价钱与产品制造成本无关。

假设你在加拿大买了个东西而它是$20,出售给你的公司可能只花了1加元不到来制造它,这给了他们足够的利润空间。

就算是极其复杂和昂贵的东西,例如iPhone,100加元的成本也足够制造所有的零件和装配了。

 4、“底价竞争”环境。

公司的管理层(他们的董事会和股东)为了保证利润的增长,他们要求公司内部的每个小组来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所以在采购时,他们会选择中国制造商。

这就创造了理想的“底价竞争”环境。

就好比你来到商店,希望买一个20加元的东西,但如果另一家有差不多的东西却只要18加元,你一定会选择便宜的,是一样的道理!

而事实上,叫嚣着抵制中国制造的这些国家却根本离不开中国货。

就连加拿大150周年国庆时用来出售的加拿大纪念品,都是加拿大政府花费200万加元从中国特意定制购买的...

之前日本就有一档节目,对“中国制造”的物品进行了一次测试,到一个男子的家中,看看他的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中国来的...

经过人们的整理,在这么一个小房间里,一共发现了619件经由中国加工的物品...

最后这位大哥连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脱光了,只剩了一条内裤。

真的是闻这伤心,见者落泪!

最后,奉劝那些一直使用中国产品却仍然不停造谣诬蔑中国制造的喷子,人在做,天在看,不要到头来被自己打脸!更希望中国制造业有一天能克服目前的弊端,走量更走心,以真正的质量硬实力征服全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到底喝谁家的水?不要情绪,我们慢慢说.....
加拿大人大多生喝自来水
“85后”中国女子在加拿大:喝水喝出百万年薪(图)
涨姿势| 歪果仁都喝什么水你知道吗?看到最后男默女泪……
夏日冰点 — 爱玉冰(转)
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哪个最适合做长期饮用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