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爱情引发的经济学分析
校园婚姻的经济学定律

    一、校园爱情的不可能性定律:

    经验事实和调查分析都显示,大学生谈恋爱,双方分手的比例很高更多的失败体现在“毕业即分手”。为什么局中人一旦脱离校园,爱情就那么脆弱得不堪一击呢?

    首先,大学生谈恋爱的目标函数中带有很浓重的“尝试”情结,这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具有“试错”的特点。所以学生们把大学恋爱当作“补课”,试图为以后积累人力资本。

    其次,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大学校园“爱情市场”存在严重的进入壁垒,“交易”或者博弈的局中人在相貌、才华、财富和前途方面又是高度差别化的。所以,校园爱情根本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一个带有高度垄断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这正是其根本特征。显然,那些具备较好禀赋和财富的局中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

    考虑到局中人的“尝试”倾向,他们一般不会把财富、名利等功利性的尺度引入目标函数,所以,最可能的大学生爱情状态应该是:在不完全竞争下,尝试性的恋爱不会使局中人获得自己最满意的爱情,更不会获得持久的爱情,但由于目标函数的独特性,校园爱情常常能在大学阶段平静地度过几年。至于毕业后,大学爱情一旦碰到较为严重的约束条件——地理分布、户口等——马上就会使局中人劳燕分飞。

    二、跨期替代定理——研究生追本科生。

    现在我们分析研究生的爱情和研究生与大学生之间的爱情。

    对于研究生而言,他们的年龄已经不再是“豆蔻年华”。一个似乎不太公平但却客观的事实是,对于女研究生而言,她们面临的人生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年龄在上升,而漂亮程度却在下降,所以每接近下一个时点,她们的选择成本都更高一点,她们比男研究生更需要更为现实的选择。

    而对于男研究生而言,他们面临的人生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因为年龄、容貌对于男生相对不如女生那么敏感,而伴随学历的上升和能力的增强,每接近下一个时点,他们的前途都更为锦绣,他们的选择成本相对要低。

    两相对比,女研究生嫁给人生贴现率比自己低的男研究生的概率不是很大,而嫁给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男人的概率则相对要大。男研究生们岂非失望透顶?不。根据迭代模型,理性的结果是男研究生只好追求女本科生。正是利用时间差和代际成本转移,爱情在两个阶段的学生之间成为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生【让你成为经济学大师的电影】
#女大学生 #爱情 #青春校园
大学情侣分手率达81.7% 学子网晒恋爱账单
读了大学才知道的七个“真相”: 每一个都刺到了心坎上!
爱情经济学
一辈子躲不过的,八局!你我皆是局中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