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石,一身傲骨柔情

“贵气”十足,于宋代成为朝廷贡品;它很早便纳入专业文献推介,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石谱—宋朝杜绾所著的《云林石谱》对其记载甚详,指出其产于“英州浛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它在奇石界名望极高,宋朝把它与灵璧石、太湖石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更是清代以来公认的四大园林名石之一。它一身具“皱、透、瘦、漏”之神韵,曾被文人墨客视为挚爱、倾情赋诗。它就是英石。至今,英石文化已有近千年历史。

左右 知北山房藏石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古老的奇石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奇石名家,历代文人雅士多与奇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前两年美国的一个拍卖会上,一方题为《尊贵的老人》的英石拍出了230 万美元的高价,这方英石应该是近年所见拍卖成交价最高的。石头尺寸为170cm×19cm×19cm,石身高挑,瘦削清奇,具备英石的“皱、透、瘦、漏”四大观赏标准。玩家对此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孤峙清耸的绝世风姿,无石与之媲美,叹为英石观止。这方英石是美国已故雕塑艺术家、中国古石收藏家理查德· 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um)的旧藏,而在此之前,这个《尊贵的老人》在中国的名字是《正直老头》。

《正直老头》相传最早为明代顾鼎臣的藏石。顾鼎臣是明朝弘治进士,苏州昆山人,官至吏部尚书。昆山亦产奇石,顾鼎臣的石癖由来已久,一次偶然的机会,顾鼎臣与广东同僚到岭南视察,对英石一见钟情,并买下了一件心仪的石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方《正直老头》。顾鼎臣把这件石头带回京城后,极为珍视,不轻易与人观赏,偶尔与三五知己,吃茶赏石论道,亦是一桩风雅之事。不料过了不久,有好事者向嘉靖皇帝打了个小报告,说顾鼎臣家里新得了一块好石。嘉靖皇帝也有此雅癖,听了之后心里痒痒的,于是便邀请顾鼎臣游园聊天,表示想看看那块石头。顾鼎臣知道皇上“看看”的意思,肯定是有去无回的。顾鼎臣想了想,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说个时间送来。又过了一段时间,皇帝等得不耐烦了,派人催问此事,顾鼎臣回复说此石已经损坏,不敢以次品欺君。皇帝探内情,不久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抓捕入狱,两年后顾鼎臣含冤去世。后来得到这方石头的人因此命名为《正直老头》,正直,不仅是石头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更是顾鼎臣的风骨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内涵。当然,或许这个故事是后人臆造出来的,顾鼎臣的死未必与这方石头有直接的关系,只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凸显他的石癖而已。

《正直老头》, 相传最早为明代顾鼎臣的藏石, 尺寸为170cm×19cm×19cm,石身高挑,瘦削清奇,具备英石的“皱、透、瘦、漏”四大观赏标准

嶙峋傲立,素有清高风骨

四大名石中,只有英石产自岭南。岭南的山水素来温婉多情,往重里说就是萎靡不振,英石的存在似乎是一个意外,它出自广东的英德,英德的英字,据考证是因为英德境内的英山而得名。英石,有阳石和阴石之分。阳石露于天,阴石藏于土。大块的英石一般用作园林,一石成景,著名的有杭州西湖的“绉云峰”、开封大相国寺的“覆云峰”等。小块的英石则多用作几案摆设,古人认为“室无石不雅”,可见几案石在居家的重要作用。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云:“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而传统意义上的英石,一般是指英石中的阳石。它以奇崛硬朗的身姿,出现在世人的眼中。

贾平凹在《说英石》一文中指出:“英石的名贵在于它的质朴和简约, 在于它整体的气势和细节的奇巧,如车中的‘宝马’,用不着装饰,只擦拭干净。它所具有的石文化品格,正大而独特。收藏它,欣赏它,宣传它,不仅可以纠正时下赏石趣味的弱化,也是维护和清正中国石文化精髓的一种责任。”

说到底,英石注重的不仅是外在形态,更重内在气质。西泠印社社员、谁堂吴汥涌先生《小莲池》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某日,谁堂购得一方英石,甚是喜爱,先写了一篇颇具明人风致的小品文《小莲池记》:

乙未八月之朔,英州石贾黄氏持一石来售,高广约半尺,质黝润,间白筋,而厥形甚奇,底平置座,上则数峰特起作三围合抱之势,耸峙嵚崎,复岫回峦,视之如莲初绽,竟得黄山莲花峰之仿佛。其右尤为峭拔,体昂而略作俯侧,有数千仞之象。左峰壁立,自巅及麓有一白筋曲折贯通,则悬泉也,磈磈触激之声如闻在耳。昔人谓石为山骨,泉又为石骨,此当更得谓之骨矣。后峰稍矮,有小窦嵌空,其形非圆而有白筋萦绕之,则浮云緾绵,繊阿隐现。石中凹陷作小池状,可容水半杯,池底高下如岻屿,近前卷石底以为岸,高仅寸余,亦突怒参差。

黄氏索价八百金,予旋即收归囊中。忆陶庵有庞公池夜船看月之兴,自忖于此小池植绿萍十数点,则莲叶田田矣。当拏一小舟,盘桓其中,悄悄冥冥,月淡香清,闲剥莲子而啖之,亦是几案间卧游快事也。噫嘻!“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又岂陶庵独言哉?

峰作莲状,小池复植萍为莲,遂以“小莲池”字之。

小莲池 谁堂先生藏石

谁堂更是以“小莲池馆”为新添斋号,以志其事。更遍邀众师友作画题诗题跋,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莲池》作了各种描摹,一时间,《小莲池》被赋予了更多的故事。谁堂又为朋友们每人治了一方印,做了一本印谱《木瓜集》分赠诸友。通过一方英石引发的纸上雅集,注定了这方英石必定会以事传、以人传、以文传,毫无疑问,《小莲池》已跻身当代名石之列。

谁堂先生藏石《小莲池》 描摹 怀一画

近年来,在拍卖会上时常可见到英石的身影,并且都有不俗的表现。

2015 年,北京保利春拍一方题为《天柱峰》的宋代英石,以356.5 万元成交。这方英石“石色湛黑,透出青韵,间杂白、黄色石纹理,色泽莹润。石壁有穿透之岩洞、纵深之罅谷裂窍,石面满布皴皱嶙峋,其形如柱倚天,一峰峭竖特起,有直入昂霄之势”。这方石头因范成大(1126-1193)《天柱峰》诗而得名: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揜关,却寓此石充灊山。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南州山骨孕清淑,乳孽砂床未超俗。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范成大这首诗有小序云:“天柱峰,英石也。一峰峭竖特起,有昂霄之意。天柱本在衡山,自黄帝时即以灊山辅南岳,汉氏因之,遂寓其祭于灊天柱山。衡、灊盖皆有天柱,而灊名特彰。九华、雁荡若他山,亦皆以此名峰,不足算也。”此诗借石寓志,抒其胸中愤懑,自许己身高志似峰之万仞,人品清和如出山骨绝于流俗。

宋代英石《天柱峰》,这方英石“石色湛黑,透出青韵,间杂白、黄色石纹理,色泽莹润。石壁有穿透之岩洞、纵深之罅谷裂窍,石面满布皴皱嶙峋,其形如柱倚天,一峰峭竖特起,有直入昂霄之势”

清逸高古,正是英石最为高贵的品格。英石作为文房雅玩不可或缺的清供,自宋代以来与文人的关系密切,它本身所具备的清高风骨和文人气质是相通的。人因石名,石因人传,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这也是传世的古英石在市场上颇受追捧的原因。相对于其他石种来说,古英石流通的数量并不算多,大部分的藏家一般秘而不宣,所以古英石的价格相对稳定。相比之下,当代英石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而同为四大名石中的灵璧石、太湖石、昆石,即使是当代新采集的,价格也一路高涨。新采集的英石,可以说近乎白菜价。但有不少眼光超前的藏家,意识到这个阶段乃入手英石的最佳时期,也开始悄然入藏。

雕塑 见南山馆藏石

“相石”之法,皱透瘦漏

当代英石,采集方式多元化。当地的农民除了耕田种菜,其他时间就专门上山采集散落的石头,更有甚者,不事耕种,只以此为职业,他们自称为职业石农。所以采集下来的石头数量多,绝非古人所能比拟,因此发现好石头的几率要高得多。就石头本身而言,并不是古石就一定好,并不是当代就出不了好的石头。那么,在当代英石资源丰富的环境下,应该如何挑选一方有收藏价值的英石呢?

首要标准是天然,没有人工穿凿,这是挑选英石的第一要素。全凭造化之功,不假于人手。人工反映的是人在既定思维内的创造,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非天然的英石,就会失之天趣。在天然的基础上,要讲究身形饱满,不能过于单薄,饱满的英石才能多面可观。传世的古英石几乎都是饱满圆润的,身形单薄的英石,容易损坏,不易保管。英石的质地要坚硬如铁,密度高,这样的石质才能耐把玩。在英石的色泽上,以青苍为上。另外,声音也是一个参考标准,叩之清越的英石方为上品。这些都是挑选英石的基础

要件。

期盼 刘伟松先生藏石

其次,赏石或者说选石有四字真言:皱、透、瘦、漏。这是北宋书画家米芾创立的一个规则。米芾曾贬任浛洸(现英德市浛洸镇)尉,爱石成癖。传说他见到一块奇丑的怪石,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 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在英石的故乡任职后,更是如鱼得水,创立了一套相石的理论,即此四字真言,长期为后世所沿用。至今看来,依然是精辟独到。这四个字从字面上看,说的是英石的外形特征:皱,指的是英石的纹理,满布褶皱,纵横交错,乱中有序;透,指的是英石孔洞通透,玲珑空明;瘦,指的是英石形体轮廓,腰肢苗条奇巧;漏,指的是表皮的漏痕,水滴之痕,有蜿蜒顿挫之势。

清人陈洪范曾将这四字真言嵌入诗中,深化了英石鉴赏的内涵,亦可读到一种清逸、超远、孤独的文人情怀以及独立不羁的精神境界。

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

通过皱、透、瘦、漏这四个特点选出来的英石,传达出或清或丑或顽或拙,或苍或雄或秀或深的意境。而在一块石头中,能够同时具备这四个特点并恰到好处,这样的英石可以说是极为难得。所以,一方英石如果有其中一个特点表现得特别突出,那么,这方英石即可列入收藏的级别。

佛厂 范白梦白庐藏石

躬行者 李宗秀女士藏石

流水 知北山房藏石

清人梁九图《谈石》说:“藏石先贵选石,其石无天然画意者我不中选,曰皱曰瘦曰透,昔人已有成言,乃有化工之妙,却不在此赏识,当在风尘之外。”

风尘之外,这种境界真是妙不可言。石的本身是物,因为有人的参与,所以物才有了情。作为收藏家的张涵予,和王朔、马未都、陈丹青等人在冯小刚导演家聊收藏时,他把刚收的一块带底款的明代英石小山子,拿出来给大家品评,兴致勃勃地引用了西方人对中国文人赏石的评语:“能量的核心,地球的骨骼。”没想到,王朔当时就反驳了,认为“能量”是没有核心的,“地球的骨骼”倒还准确。这一疑问,让张涵予对“能量”一词警了心,他解释道:“‘能量’可能包含的是文人的一种情怀,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能量。”王朔紧跟着说:“那就应该叫‘情怀的核心,地球的骨骼’。”

英石的收藏,更多讲究的,大概是一种情怀罢。

【更多赏图/物】

一幅7.6亿元涂鸦背后的街头少年 | 藏拍·赏图

张大千、傅抱石、林风眠笔下的女人,谁更胜一筹? | 藏拍·赏图

八大山人竟在这幅画上留下了一记香吻 | 藏拍·赏图

孤独而灿烂的瘦金体 | 藏拍·赏图

爷就是任性!一张菜单卖60万 | 藏拍·赏图

6年狂涨3亿!一探黄宾虹《黄山汤口》3.45亿逆袭背后的故事 | 藏拍·赏图

估价1.2亿港元的席勒首幅巨作《达娜厄》临时撤拍,引起现场哗然一片! | 藏拍·赏图

封面故事 | 雍正皇帝品味不一般,双龙尊时隔13年有望再创天价

藏拍·赏图 | 苏东坡托人说情,竟写了一夜帖

藏拍·赏物 | 秦国将军的“紫衣时尚”

《汉宫春晓图》,窥探后宫秘事与古典家具之美 | 藏拍·赏图

故宫《十二美人图》,雍正女神也不甘深宫寂寞开始玩 VR 了!| 藏拍·赏图

『藏拍·每周一赏』这幅不见人踪影的风景画,凭啥估价3亿元?

『藏拍·每周一赏』从金缕玉衣看古代贵族对“长生不老”的迷恋

『藏拍·每周一赏』原来《清明上河图》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在拍卖会上成交的天价石头!
风雅入骨 文房赏石自天成
【神马浮云】晒石会藏友精品藏石
【疯狂的石头】你见过但是叫不出名字的石头:庭院的四种常用景观置石
古代观赏名石欣赏
【圈·知识】何为清供石?跟大清朝有关系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