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ICC置管的操作与维护

PICC定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PICC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置入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5天-1年),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静脉营养、强刺激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PICC穿刺方法:超声引导的改良Seldinger穿刺法

1974年,Driscoll对Seldinger穿刺法进行了改良,他以不带针芯的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血管,当针尖穿透血管前壁,进入血管腔,有血液从针尾喷出时,即停止进针,不再穿透血管后壁,然后插入导丝、导管。改良穿刺法因不穿破血管后壁,发生血肿等合并症的机会就更少,所以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 现广泛应用于血管和非血管腔内的介入操作如:经皮胆道穿刺引流、经皮膀胱造瘘、经皮肾穿刺、各浆膜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脓肿穿刺抽吸和引流管置入等。现如今精准医疗,可视化经皮穿刺,在超声引导下的Sedinger技术应用于PICC就会更加精准、安全。

                 超声引导PICC推荐徒手平面内穿刺法!


PICC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正中静脉,最后是头静脉,穿刺时需避开肘关节、瘢痕处。

穿刺要点:选择高频探头平面内穿刺;压脉带束紧近心端;探头尽量不要加压;针尖进入血管大于5mm再退针芯;贵要静脉穿刺一定要与肱动脉区别。(本人曾成功的将导管置入肱动脉一次大于12小时,输液不进注射器推进通畅才发现此失误,即时纠正没有后遗症


PICC导管的确认:

完成置管后超声在锁骨下静脉确认锁骨下静脉内有导管,双侧颈内静脉内未见导管回声,最后X线透视确认导管位置位于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或经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房开口处。

如下诸多值得思考的静脉连接模式:故一定要超声确认锁骨下静脉内有导管,双侧颈内静脉内未见导管回声,才能保证导管进入右心房。



PICC置管的维护:

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常出现许多并发症而影响导管的正常留置和应用,仍然具有导致并发症的风险;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感染、静脉炎、导管脱出、断裂、异位等;其中静脉炎是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9.7%;导管相关性血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32%-29.5%。

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是指导管置入体内,局部血管及导管壁的血栓。可出现在头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等。多数无症状,有症状时表现为肢体或颈部疼痛、肿胀、皮温升高、指压性水肿等。任何阶段可发生,文献报道高发时间置管后2周至1个月。急性期经临床治疗,大部分可以消失。发现或治疗不及时,血栓逐渐机化,出现血栓后综合征:即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回流受阻。


超声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价值:

1.  超声引导置管,显示提高置管成功率,个人认为有介入超声经验的医师置管成功率100%。

2.  超声可以明确显示置管回声及位置,确保导管到达预定位置;

3.  导管周边是否有血栓,管腔狭窄及程度;

4.  血栓形成后动态观察,评价治疗效果;

5.  拔管前观察管周有无血栓,血栓范围、大小、性质;

6.  拔管前观察血管有无机化。


病例分享:

正常无血栓:静脉管腔呈双“平行管征”走形平直,外壁及内壁光滑,压之变形


头静脉PICC置管后管腔机化,管壁增厚,压之不变形。

头静脉PICC置管后管腔内血栓形成大小约4.X4.5m

头静脉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大小约2.6X2.5m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拔导管,血栓真的会一路向前? | 朝花夕拾 · 协和八
超期服役,如何把这条滞留不出的PICC请出来?
您要的CIVA-导管相关血栓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请查收!
邓华: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血管腔内治疗
PICC导管,不知道这些千万别拔!
【患者安全】不要盲目选择PIC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