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情稳定后拔管,突发癫痫、偏瘫、昏迷,背后的疾病是?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脑空气栓塞(cerebral air embolism  CAE)是一种少见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被忽视的一种严重性的事件,通常会由医源性引起。


撰文 | 任政军

脑空气栓塞(cerebral air embolism  CAE)是一种少见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被忽视的一种严重性的事件,通常会由医源性引起。本文将介绍一例因颈静脉置管拔管,短时间内脑空气栓塞,导致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偏瘫,昏迷的危重病例。


病例回顾



患者女性,69岁,主因胸痛4小时,于2023-03-30入院,因治疗需要,给予颈静脉置管并输液。

2023-03-31 09:15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进行了拔除颈静脉置管的操作。

2023-03-31 09:30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四肢抽搐,尿失禁,口角向左侧歪斜。

查体:P:78次/分 R:21次/分 BP:108/60mmHg,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双下肢未见凹性水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浅昏迷,查体不能配合,双眼向左侧凝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可见自发活动,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右上肢可见“落鞭征”,右足“足外旋”位,疼痛刺激可见肌肉收缩,右侧巴氏征阳性。余查体不能配合。GCS评分:6分(E2V1M3)。

胸部及头颅CT如下:   
     
图1  胸部CT
肺CT图1中A、B可见空气栓子,点状及条状低密度影,考虑空气是因为弥散通过肺的过滤系统,进入动脉侧。

 图2  头颅CT
头颅CT图2示 A可见左侧颞叶,额叶,双侧顶叶动脉血管内低密度影。B可见左侧额、顶叶,右侧顶叶动脉血管内低密度影,左侧放射冠白质区可见多个小动脉线型低密度影。C、D可见双侧额叶,顶叶多发动脉血管内低密度影。头CT中呈小的圆形及靠近脑沟的“蚯蚓样”或条形的与空气密度一致的低密度影。  

最终诊断


脑空气栓塞。


定位、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癫痫发作,考虑大脑皮层广泛受损。双眼向左侧凝视,定位于左侧额中回后部的侧视中枢。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偏瘫,右侧巴氏征阳性,定位于左侧皮质脑干束及皮质脊髓束。

定性诊断:患者老年女性,急性起病,症状为意识丧失,癫痫发作,右侧肢体瘫痪,病理征阳性,影像学未见出血性改变,定性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为空气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脑动脉栓塞。因发病急,发病前有拔除颈静脉置管操作。考虑因颈静脉置管拔除造成的空气栓塞。

患者病情危重,未能完善核磁检查,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高压氧治疗。目前患者仍意识障碍。


讨论



1. 空气栓塞的来源

空气栓塞的原因包括消化内镜手术(5-25%居首),心胸外科手术,分娩时或产后(包括流产),介入放射学技术或导管操作。还包括解剖变异(卵圆孔未闭或动静脉畸形),潜水上升过快,外伤,肺部既往疾病等因素。

脑空气栓塞可能的机制是:

  • 空气通过肺动静脉畸形或各种心脏右向左分流进入动脉系统。
  • 空气可以弥散通过肺的过滤系统,进入动脉侧。

2. 脑空气栓塞影像学表现

脑空气栓塞更容易损害幕上部分,栓子在CT上显示为小的圆形或靠近脑沟的“蚯蚓样”或条形低密度影(如图3),和空气密度一致,是皮质血管中的气体。

图3: “蚯蚓样”或条形低密度影

但是这些气体可能再吸收进入体循环,因此有时因气体量太小或气体已经重吸收而出现假阴性。核磁中SWI或GRE序列可见到与CT一致的线性磁化低信号。也可以用于头颅CT假阴性时的进一步筛查。本例患者有颈静脉拔管操作,短时间内(约15分钟)出现神经科体征(癫痫,偏瘫,昏迷),头颅CT可见双侧脑动脉末梢多个“蚯蚓状”低密度影,故脑空气栓塞诊断明确。

3. 脑空气栓塞的预防

针对本例脑空气栓塞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拔管综合征。

主要操作注意事项包括:

①拔管时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因为仰卧位时中心静脉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有利于阻止空气被吸入静脉;10~30°的头低脚高位可进一步提高中心静脉压,特别是用在脱水的患者中,因为脱水的患者中心静脉压会相对较低。 

②指导患者屏气。拔除导管时应嘱患者屏住呼吸,目的是提高胸腔压力,减少空气吸入的危险;如果患者没有办法配合这个操作,也可选择在患者呼气时拔管。 

③拔管时动作轻柔、匀速。拔管过程则应当轻柔缓慢,以不感觉到阻力为准,拔管后还应立即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无缺,边缘整齐。如果导管不完整,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要求紧急胸部拍片检查残余的导管。 

④按压方法正确。拔管完毕应轻柔按压穿刺点,预防出血及空气栓塞。操作者左手示指贴于穿刺点,中指、无名指沿血管走向按压,保证有足够的按压面积,使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同时受压,避免血液流出血管外,引起皮下淤血的发生。颈部按压力度要适宜,一般以0.4~0.8kg的力按压为适宜。按压不及时或过轻可能引起皮下淤血或空气进入,而用力过度易刺激颈动脉迷走神经,引起咳嗽及空气栓塞。 

⑤采用无菌密闭式敷料覆盖24h。只要凝血功能正常,按压5min即可止血,但预防空气吸入还需要24h。患者第1次坐起或者深呼吸时,密封的敷料可以防止因胸腔压力变化导致的空气吸入。 

⑥拔管后患者应卧床休息30min,以保持稳定的中心静脉压和胸腔压力。 

⑦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在带管阶段,嘱患者注意导管安全,防止患者自行拔管和导管滑脱。拔管过程中,嘱患者适当配合操作。拔管后,嘱患者自觉平卧30min,轻轻按压穿刺点,不得揉捏、按摩穿刺处。告知患者无菌密闭敷料应在24h后去除,拔管后不要要立即做剧烈的运动、剧烈咳嗽、大笑、深呼吸等。


4. 脑空气栓塞的治疗

脑空气栓塞的治疗有哪四点你知道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CC:脑空气栓塞
机械通气致颅内空气栓塞1例
急性脑血管病急诊诊断和治疗
各类中风的特点及诊断要点
50%的肺癌患者逃不过脑转移!想延长寿命要注意点这些
【识图断案】CT出现低密度的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咋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