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垂体-影像解剖
来自:黑白影像
垂体是内分泌器官,位于蝶鞍内。它借垂体柄(漏斗)连于脑的基底部并且由硬脑膜完全包裹(图7-1~图7-4)。垂体的构成:①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腺垂体的结节部包绕漏斗柄,二者合称为垂体柄。垂体柄为起自于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的灰结节,向下延伸而成。垂体柄与垂体的前、后叶相连,构成下丘脑-垂体-靶器官神经内分泌轴。垂体柄上端膨大形成正中隆起与灰结节相连,正中隆起是下丘脑与腺垂体间血管联系的重要部位。垂体柄向下经鞍隔孔进入鞍内与神经垂体相连接;②神经垂体,包括神经部和漏斗,漏斗包括正中隆起和漏斗柄斟酌。一般将远侧部和结节部合称为垂体前叶,将神经部和中间部合称为垂体后叶。
垂体形态及高度范围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与性别和年龄有关。垂体的形态:腺体上缘与鞍底平行,有时略显膨隆,青少年、青春期和妊娠期妇女可明显隆起,矢状位呈球形垂体,与垂体生理性分泌高峰一致,但垂体左右对称,垂体柄局中;垂体高度范围:男性或青春期前为3~8mm,青春期后及妊娠女性应小于8~11mm,围产期女性小于10~13mm。
垂体的血供:两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发出垂体上动脉经视交叉下面走向后内方,止于垂体柄中上部,分支进入垂体柄和正中隆嵴,相互吻合并进一步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网(初级门静脉系统),与神经末梢密切接触,再向下汇集成数支长门静脉,沿垂体柄下行进入腺垂体远侧部,形成次级微血管网(次级门静脉系统),供应腺垂体细胞。垂体门脉系统是下丘脑释放腺垂体远侧部调节激素的途径。垂体下动脉达到垂体柄前1~2mm处,发出垂体中动脉,行于垂体柄前外侧,入前叶。颈内动脉脑膜垂体干发出的垂体下动脉,部分直接供应神经垂体,部分向上汇集成多支短门静脉与次级微血管丛吻合。此外,少数后交通动脉发出细小的漏斗动脉至垂体柄,少数眼动脉发出视交叉前动脉参与垂体柄供血。综上所述,垂体前、后叶的血管来源不同:前者由门静脉系统供血,而后者由动脉直接供血;二者增强检查时出现强化的时间顺序不同,前者要迟于后者。
腺垂体组织由腺组织和混于其中的丰富血管构成,这些腺组织分泌至少6种不同的激素,每种激素可能是由一种特殊类型的腺细胞单独合成的。腺垂体包含三种这一类型的细胞,即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不染色细胞。生长激素由某些嗜酸性粒细胞合成。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鞍区肿瘤,起源于腺垂体的嗜酸、嗜碱及嫌色细胞,大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鞍区肿瘤的1/3,鞍旁肿瘤的一半。最常见于垂体的恶性肿瘤是转移瘤,垂体癌罕见。恶性垂体瘤占所有垂体肿瘤的1%。

图7-1 垂体结构

MRI(T1WI)平行于视交叉-后连合参考平面的横轴位(由下至上的连续切面)(a-d)

1.垂体(Hypophysis) 5.视交叉(Optic chiasm)

2.垂体柄(Pituitary stalk) 6.乳头体(Mammillary body)

3.漏斗柄(Infundibulum stalk) 7.中脑(Midbrain)

4.灰结节(Tuber cinereum) 8.视神经(Optic nerve)

注:垂体是重要的内分泌腺,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它位于视交叉下方,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呈椭圆形,其上缘形态平坦,借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垂体柄上端的正中隆起与漏斗柄构成漏斗。垂体前叶的结节部与漏斗构成垂体柄

图7-2 垂体结构

MRI(T1WI)正中矢状位(a)和冠状位(b)

1.漏斗柄(Infundibulum stalk) 8.乳头体(Mammillary body)

2.视交叉(Optic chiasm) 9.灰结节(Tuber cinereum)

3.垂体柄(Pituitary stalk) 10.无名质(Substantia innominata)

4.正中隆起(Median eminence) 11.蝶窦(Sphenoidal sinus)

5.前叶远侧部(Pars distalis of anterior lobe) 12.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6.中间部(Pars intermedia) 13.垂体(Hypophysis)

7.后叶神经部(Pars nervosa of posterior lobe) 14.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注:漏斗自视交叉与乳头体之间的灰结节向前下延伸,呈中空结构逐渐变细延续为漏斗柄,同结节部合成垂体柄。垂体柄起自于由漏斗部,在矢状位可见垂体柄于视交叉下方向前下走行至垂体的中后部,经鞍隔孔进入鞍内与垂体后叶相连接。正中隆起是垂体柄上端膨大的部分,与灰结节相连

图7-3 垂体结构

3D重建图(b)及其局部放大图(a)、3D重建图(d)及其局部放大图(c)

1.垂体(Hypophysis) 8.脚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

2.视交叉(Optic chiasm) 9.中脑水管(Mesencephalic aqueduct)

3.视束(Optic tract) 10.中脑(Midbrain)

4.腺垂体远侧部(Pars distalis of anterior lobe of hypophysis) 11.侧脑室三角区(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

5.神经垂体神经部(Pars nervosa of posterior lobe of hypophysis) 12.侧脑室下角(Inferior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6.中间部(Pars intermedia) 1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7.大脑脚底(Crus cerebri) 14.乳头体(Mammillary body)

注:腺垂体位于前方,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呈软组织信号影,其后方的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组成,T WI常呈高信号影,推测与其包含内分泌激素成分有关

图7-4 垂体柄异常增大

MRI(T1WI)矢状位平扫(a)、矢状位增强(c)和冠状位增强(b)

1.垂体柄(Pituitary stalk)

2.视束(Optic tract)

3.乳头体(Mammillary body)

4.垂体(Hypophysis)

5.视交叉(Optic chiasm)

注:男性患者,16岁。进行性视物不清1个月。MRI检查示后颅窝占位,同时可见垂体柄异常增大,类似圆柱形,上端较粗,由上向下逐渐均匀变细(图a、b),并有强化改变(图c)。后颅窝病变术后病理回报为髓母细胞瘤。垂体柄增粗常由以下原因引起:垂体炎、丘脑炎性肉芽肿、结节病、结核、鞍上生殖细胞瘤、垂体柄转移瘤、垂体柄内型的异位垂体腺瘤以及视交叉、下丘脑胶质瘤对垂体柄部分组织的浸润。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垂体柄增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垂体
深度解析垂体MRI成像,必须要知道知识点
第六篇之第20章内分泌系统
垂体精细解剖
组织学内分泌系统(1)脑垂体、下丘脑、松果体
颅底脑膜血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