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们究竟是“好汉”,还是“暴力狂魔”【读书人】

题记

2018/8/31

家有小伙,最近赶制暑期作业,狂写读后感。又因本号月初开设【读书人】栏目,本人正琢磨稿件,突发奇想,何不向小屁孩“约稿”~~这样,一来有了稿源,二来“小作者”也更加卖力认真,岂不两全其美哉!

欢迎大小作者投稿【读书人】栏目~~推荐所读书籍。

小作者简介:丁丁,即将进入8年级,是【读书课堂】的始创会员~~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首歌可以说是为《水浒传》量身定制。要说书中的人物,例如打虎英雄武松,花和尚鲁智深,哪个不是好汉歌中描述的响当当的角色?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好汉,被人神化成了不起的英雄,说他们如何见义勇为,如何惩恶扬善。

没读《水浒传》的时候,我曾疑问:他们那样的大好人又怎么会被逼上梁山呢?所有的回答也都指向一个方向:是那时候官府很“邪恶”,他们是被逼的。

这些回答让我很震撼:哇噻,他们比雷锋叔叔还棒呢!我们干脆别学什么“雷锋精神”了,趁早去学“武松精神”吧!

(开篇点题,他们是“好汉”,而且是“我”心中的好汉,为后面剧情反转做准备,读之,会有种心理落差,即“矛盾”。)

但看了《水浒传》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年一度的是“雷锋节”,而不是什么“武松节”。首先我不得不说,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绝大部分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严重暴力倾向者”。

动不动就害死一个人的事情,在《水浒传》中屡见不鲜。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事,在大部分人中都有存在。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镇关西当时并没有与鲁智深撕破脸,鲁智深便“提起那醋钵儿大小的拳头” ,一拳,两拳,三拳,镇关西便一命呜呼了。镇关西本人与鲁智深并没有仇,鲁智深纯粹属于“见义勇为”打死一个人。

(“纯粹”改成“确实”比较好,因为以“好汉”开篇,文章论证也是冲着“好汉”的。只不过若这样改,就要强调,是“打死了一个人”,这样才能从气里上贴合。)

不仅仅是“严重暴力倾向者”,这些“好汉”中也有许多还是“极端血腥者”。第六回中史进与他的好朋友鲁智深,在瓦罐寺遇到了“不义之徒”,于是这对好朋友又开始“见义勇为”了。(原文不是“还是”,但考虑到文章的递进关系,这些细节还是要注意的:))

史进喝道:“哪里去!”赶上往后心一朴刀,“噗”地一声响,道人倒在一边。史进踏入去,掉转朴刀,往下面只顾咯吱咯吱地搠。

这一段文字用古文形式呈现,或许并不让人觉得如何过分。如果翻译成白话文,那就是触目惊心了:史进大吼一声 “往哪里去”,赶上那人,再用刀往那人背上一戳,只听“噗”的一声响,那人便倒在了地上。史进怕那人还没死透,于是跑到那人身前,往那人身上上上下下捅了几十刀,直到把那人捅得身上全部是窟窿才肯罢休。

这事放到今天,史进恐怕不是判死刑就是关精神病院。

不过,史进与李逵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了。第41回,张顺活捉了黄文炳。梁山泊的人恼恨黄文炳从中造谣,于是就有了这一段惨剧: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

简单的来说,就是把黄文炳凌迟了,然后再把他身上的肉用火烤着吃,再把他的心肝挖出来泡酒。不得不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残忍的刑法。历史上的暴君都应该像李逵和宋江学习,因为实在没有哪个暴君能像他们那样,在杀人方面想象力如此丰富多彩。

另外,吃人肉的生物,我只见过两种:第一,动物,譬如老虎,狮子;第二,半兽半人的物种,或者说兽性还没有完全退化的人类,虽然长得人模人样的,但心里就是动物,简单的来说,就是衣冠禽兽。这么看来宋江、李逵他们属于第二种。

必然有人说,是黄文炳活该。但请想想,谁叫宋江喝醉了呢?又是谁叫他在墙上题诗呢?谁看见了那诗不去举报呢?(这里说得有点绝对,不是看到的人都会去举报,议论文中尤其注意严谨用词。)

当我控诉梁山泊“好汉”的种种恶行的时候,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他们都是被官府逼的!但请各位好好想一想,真正有哪几个是被官府逼的?除了林冲这类人外,大部分都是像鲁智深那样:杀了人还畏罪潜逃,最终走上梁山,或者是自愿落草。

又或者像杨志那样被人逼的。“吴用智取生辰纲”,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杨志本是个好好的守法公民,他自己也说过,不想玷污了自己的祖宗,所以当有人劝他落草时,他持反对态度。可是杨智不巧,偏偏碰上了吴用这帮“扫把星”,把他押运的财务给骗得一干二净,走投无路的杨志,因为没有办法向上级交差,只得落草,梁山泊至此又增加了一人。

像杨智这样,还有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圣等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只不过他们不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而是被梁山泊的“好汉”逼上梁山的。

(初稿中没有加粗部分,讨论中突然觉得如果不加这一句,接不上前文鲁智深和自愿落草的一类,而且与“被官府逼的”自相矛盾。而这一句是恰到好处的补充和反证,举足轻重,不可少。否则,杨志这段描述无厘头。)

要说梁山泊上那帮人,能称得上“好汉”的也只有“义”了。但如果只有“义”,又怎么能称得上好汉呢?好汉难道只需要“义”就行了吗?如果只需要“义”,那么现在社会上的小混混岂不越来越多?他们可是讲“义气”,不讲法律的。

(初稿中也没有加粗部分,但补充,能很好地将论述更深一层,且有了现实意义,不可小觑。)

他们究竟是好汉还是暴力狂魔?

小作者说,他学了点老舍的幽默讽刺哈哈,我忍俊不禁:人家语言大师,哪容你读了上十节课就学会的哈哈~~

后记:今天正好读到一篇文章,关于最近网络上文学和三观问题的热议。

文章认为经典同样可以批评、议论,但也为经典正名,其中观点之一:水浒英雄的滥杀,并不是个人的凶暴,也不是作者的恶趣味,而是因为长期在死亡线上挣扎,广泛存在于“游民”阶层中漠视生命的价值观……

经典是可以重读的,且看孩子们这学期读,以后读会有什么不同的感想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三次开会,看宋江的领导艺术
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介绍
《水浒传》知识点汇总
水浒传31——50回概括,200字(有一两回差几个字,见谅!!)
梁山泊都是好汉行为吗?
《水浒传》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