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州曲)〔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过小年
userphoto

2024.01.15 江西

关注

(九州曲)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过小年

|01一线

大中华春节有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其中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就涉及一个小年节日。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家庭宴饮,燃放鞭炮,其活动类似过大年,只是不出门拜贺。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古时候,小年也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关于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关于小年祭灶,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有晋周处所作的《风土记》:“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以及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等等。
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过小年意味着离过春节不远了。
祭灶,是一项古老的习俗。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辞海》对“灶君”一词,有这样一段记录:《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释:“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体现的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在古时候,我国多数地方家家户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其为“灶君司命”。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我国起源甚早,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礼记》「礼器」篇。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坊间流传:“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其实,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方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方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清代以前,多数地方祭灶是定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如晋周处所作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又如范成大的诗《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还有明代于谦的《腊月二十四夜口号》。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廿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廿四祭祀。《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廿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廿三祭灶。

小年这天,是传统意义上民间祭灶的日子。人们不仅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点等,也会把旧的灶神画像换下来,贴上家家户户回来的一帧新灶王像。祭灶前后,扫尘除垢。祭灶前除了准备供品外,就是打扫厨房,白天把锅碗瓢盆洗刷干净,厨房收拾齐整,晚上进行祭灶仪式。小年这一天,还有吃灶糖的习俗。灶糖起初为祭灶、辞灶时的供品,主要原料是麦芽糖,还有一种是江米磨粉加饴糖所制。因灶糖多做成圆形,似瓜,中空,所以也称“糖瓜”。灶糖的粘性特别大,入口粘牙,故又称“胶牙糖”。北京俗称“关东糖”,因是按关东传统制法做成。上海、江苏的灶糖呈元宝形,也称“糖元宝”(扬州人还在灶糖上插一条葱绿的喜花,叫做“元宝灶饭花”),或称“廿四糖”。山西地区则统称“麻糖”。此外,还有做成荸芹、葫芦、小鸡、小鸭等各种形状的灶糖。人们认为灶糖富有粘性,用糖祀灶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使他上天后无法说人的坏话和过错;又因为其味甜,灶王爷吃糖后嘴甜,就会多说好话。
扫尘,是传统年俗之一。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源于古人驱除病疫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扫尘这一习俗也流传到了现代。人们把从小年开始到除夕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的民间习俗还有剪窗花、洗浴和婚嫁。小年通常是在为过春节做准备,过去小年剪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三羊()开泰、二龙戏珠、莲()年有鱼()、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等。洗浴是指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至于婚嫁,民间认为,过了小年,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当然,小年也有禁忌。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2024111日,中华散曲月课作业选用曲牌:〔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1月同题作业,记录腊月的一天或腊月有意义的一件事。116日上午8时至10时集中收作业。
布置作业写道:值此雪花纷飞、龙首祥腾之时,透过腊月的窗口,望见新年的烟火和温暖的春天,各种传统和习俗展现在我们眼前,宰年鸡、赶大集、推磨做豆腐、喝腊八粥、杀猪割年肉、打糕蒸馍贴花花、上坟请祖上大供、灶王爷上天、祭灶神、过小年等等,请您用温馨的笔触将这美好的一天或一件事记录下来,迎接龙年春节的到来。
〔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曲谱:
平平×仄平(韵,可上),×仄仄平×(韵),×××平平去平(韵,可上)。平平厶上(韵,可平),×××、仄平去(韵)。〔带〕××仄仄平平(韵),平平平去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去(韵)。×仄平平去(韵),平去上(韵,可平)。
今以曲牌〔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应主题小年欣然填写了此曲。欢迎大家点评!

【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过小年

(中原音韵押先天韵)

小年祭灶喧,院廷卫生牵,春节门庭圆梦编。衣食有鲜,岁月绚、美心愿。(带)厨房辞旧夜糖暄,亲人围坐前。迎祥纳福款谈天,暖日丹心见。老小云霞面,春气卷。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猜您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习俗知多少!「一」
农历廿四--福州祭灶日,这些事正宗的老福州人才知道!
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王爷 马上就要过年了
【祝福】小年来到,略说小年!
小年,准备过年
今日小年—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