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和东昌酒楼与吉州古窑

永和东昌酒楼与吉州古窑

/罗余作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江南丽色。自古人才辈出,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宜人,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的美称。提起吉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她是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所在地,这为吉安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想感受红色、绿色和古色经典的旅客。不仅如此,吉安的庐陵文化和绿色生态也成为人们来到这个城市的原因。

吉安旅游景点众多,据笔者所熟悉的几处,近处,吉安县城的文天祥纪念馆;吉安中心城区内的庐陵文化生态园、青原山(净居寺)、白鹭洲公园(白鹭洲书院)、燕坊古村,离城区不远处的渼陂古村、钓源古村、远处诸如:革命摇篮井冈山就有黄洋界(黄洋界哨口)、小井、茨坪景区、天街、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含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革命先烈纪念塔、大井、井冈山烈士陵园、五指峰、八角楼、百竹园、茨坪革命旧址群、十里杜鹃长廊、井冈山龙潭瀑布群、杜鹃山(笔架山)、水口彩虹瀑布等;其它县的如安福武功山(含武功山嵘源温泉、武功山大峡谷漂流)羊狮慕风景区、石燕洞、仁达艺术馆、白水仙、象山庵、富田景区、遂川汤湖温泉等景点。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大小五井、大井旧居、荆竹山和龙市镇(5A)、吉安天祥景区包括文天祥纪念馆和将军公园(4A)、永和吉州窑遗迹公园、庐陵文化生态园(4A)、安福文化公园(4A)、钓源古村、渼陂古村(4A)、青原革命纪念地系列景点、安福武功山景区、万安观澜门城墙、万安东华寺、万安九泷十八滩、峡江玉笥山区景景点。

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作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颇具吉安的红、古、绿特色,是吉安中心城区附近旅游景区的杰出代表。红有锦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旧居、古有千年吉州窑瓷业及其庐陵文化、绿有山水农耕江南秀色。

我作为永和人,热爱家乡生态,在此,特为家乡旅游写上一笔。如果你是一位旅人,请跟随我的文字先行感受我家乡厚重的历史和餐饮文化,今后有路过吉安,不妨到我家乡歇歇脚,想必你有丰厚的收获。

我的家乡永和离吉安市城区中心不过十多里。为策应和服务我市“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推广吉安庐陵文化,促进吉安旅游经济的发展,今年71日,吉安市公交公司开通了中心城区至钓源、燕坊、吉州窑(青原山)3条旅游观光公交专线。其中的中心城区旅游观光公交线路101路即旅游观光公交东南环线(简称游1线):市公交总站(余家河)←→青原山风景区←→吉州窑景区←→文天祥纪念馆←→古后河绿廊(庐陵人文谷)←→市公交总站(余家河)。票价拟定:4/.次,实行上车一票制。

永和人曾建忠,小名贱国,当年为配合吉州窑遗址公园提升5A级旅游景区创办了一个能够容纳200300人游客的家乡风味特色中型综合型酒楼,叫东昌酒楼。该酒楼坐落在吉州窑遗迹公园这个国家著名旅游风景区内停车场旁肖氏宗祠,自2000年开始营业以来,迄今接待游客上万人,由于较好地满足了众多游客和旅游团体餐饮服务需求,20112月,酒楼自主研发和开启的菜系“永和豆腐”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十大赣菜,江西省旅游局为此专门授予了荣誉牌匾。当年,东昌酒楼还被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评定委员会授予两星“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江西农家旅馆”。尤其在2015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为东昌酒楼颁发了《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牌匾荣誉称号。

走进东昌酒楼,大门前三柱联构筑起一幅当今重现吉州窑昔日辉煌的景象。“观赏吉州窑千年窑火,品读吉安古庐陵文化,享受永和东昌酒楼美味佳肴”。这是对永和这座全国特色小镇发展旅游文化的写照。

据东昌酒楼创始人曾建忠介绍,当初创业主要依托和伴随千年吉州窑瓷器业、吉安古庐陵和永和本土饮食三大支柱文化产业的恢复而兴起。也就是在1982年,当年吉安成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吉州窑的名贵瓷器产品逐步得到恢复,有的仿古瓷、陈设瓷甚至相继进入了美、英、法、日等国。在此背景下,东昌酒楼创新健康餐饮理念,吸纳古今健康美食元素,挖掘和弘扬发展了千年窑镇的饮食文化,打造酒楼特色,先后自主研发和开启了“东昌(东坡肉)、永和豆腐、永和家乡豆腐、永和艾米果、永和罗卜干烧肉、永和生焗南瓜、永和小吃豆粉米果”等十余大永和风味特色菜系,东昌酒楼继而伴随吉州窑古镇旅游业而红火起来,成为了永和古镇吉州窑旅游配套上线的餐饮龙头企业。2012年随吉州窑扩建而改建后,东昌酒楼主要建筑包括餐厅包厢、厨房、凉菜房、室内露天广场等配套设施,经营场地600多平方米(包括大厅占80平方米);酒楼内共设11个包厢,可以同时容纳用餐旅客200人,其中大厅可容纳30人。近年来,为适应旅游兴起的需要,东昌酒楼吸收合资,另外在原永和小学旁肖家祠堂兴建了另一座《游客食堂》,扩增容纳客人300人。两处餐饮场所合计可容纳用餐旅客500人。

说起永和豆腐,那是一道享誉全球的特色小菜,自古以来就与永和冬酒、烧饼、中秋月饼、油条、油果、艾米果、麻籽等同为作坊生产出来的永和风味特色食品。永和豆腐作坊生产工艺后来派生出来永和豆浆、永和豆泡、油豆腐干等系列食品,并传播到国内外各大小城镇。这是永和先民除瓷器以外,对世界饮食文化的又一贡献。永和诸如此类的故事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我想探求并给大家分享的是家乡的变迁与文化的溯源,温故家乡昔日的辉煌。

一、永和的由来与变迁。

吉安在汉代称庐陵县,属豫章郡。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攻破严白虎等事变后,从豫章分立庐陵郡,自始至隋初均置庐陵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置为吉州。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吉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庐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吉州,直至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吉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可见从隋至元初均有吉州之称,故称吉州窑。永和是本地地名,东昌是县名。《后汉书》、《三国志》的地理志中均谈到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孙策分豫章立庐陵郡。《晋书》地理志谈到,吴置庐陵郡下统十个县: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干、阳丰等,可见东昌县在东汉末年就已设置,直至南朝没有什么变化,到隋代已废,唐代复置,后又复废,至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又复建东昌县。其地理位置在今泰和县西,吉安市南,治所在永和。据明《东昌志》记载:“永和名东昌,地旧属泰和,宋元丰间(公元1078~1085年)割属庐陵,遂以泰和为西昌,永和为东昌。东昌之名,肇于此”。素有“古庐陵,吉州天华物宝城;老东昌,永和人杰地灵群”之称。据1986年《永和乡志》记载:“东昌府人才辈出通四海,吉州窑陶瓷名扬贯九州。”永和现隶属于江西省历史上有着“文章节义之邦”和“江西望郡”之誉的金庐陵吉安县治。永和这个国家响亮的地名在朝代纪年中都有用过。以笔者看来,概因赣水河畔连对岸青山,土地肥沃,特产丰富。世代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又因东汉起源的吉州窑发展名噪一时,车水马龙,街市繁华。文人达官显贵祈求这方土地平安,概起东昌县治永和之名,意韵:赣水,永也;文昌,和也。

永和在新中国的行政管辖上,虽然有几次变更,曾经与多宝、凤凰同属横江区,后来沿赣江一带,上游为白沙公社,下游为永和公社。以后设乡,改镇,九十年代中期,多宝曲塘片,划归凤凰镇管辖。2009年,白露塘陈家,周家社,龙山,西坑等几个村委,划归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永和的区位与交通优势。

永和镇,地处江西的中部、赣江中游,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城南。古镇的水陆交通方便,陆路是古代江浙与闽广来往必经之地;水路,往北顺赣江而下,经南昌出鄱阳湖入长江,可通往全国各地,向南溯江而上,出赣州可达闽广。永和东濒赣江,南邻凤凰,西连敦厚,北与庐陵文化古城吉安(今吉安市吉州区)隔江相望,距吉安县城敦厚镇11公里,距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6公里。永和濒临赣水,雕梁画栋,风景秀丽,东临锦绣青原山,西擎巍然神冈山,庐冈屏蔽其南,凤凰山翼于其北,赣江与禾川汇合往东,地不甚广。永和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交通方便,京九铁路,105国道,敦锦公路,穿境而过,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工作和生活在外地之永和老乡,从井冈山机场下飞机四十里路可到家。从吉安城北下火车再乘62路公交车半小时到敦厚,很快到永和任何一个村,自驾车,走赣粤,大广,从高塘下高速,几分钟到敦厚再到永和。若往青原(新圩,富田,文陂,值夏)方向,过永和连心大桥较方便。

三、永和的丰厚的历史文化。

永和因闻名遐迩的吉州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永和拥有千年丰厚的瓷器文化。

瓷器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以致瓷器即中国并称。瓷器作为实用的日用器具,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瓷器更是极具价值的艺术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恒久的艺术魅力。

吉州窑因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属吉州所辖,因地得名;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

吉州窑位于赣江中游西岸的吉安县永和镇,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创烧于晚唐,而衰于元末,吉州窑至唐宋时代发展成名窑之一,吉州窑陶瓷业曾经给永和带来盛世辉煌。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窑场,其产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以黑釉瓷和彩绘瓷最负盛名,黑釉瓷中木叶天目、剪纸贴花、窑变釉纹等产品更是器走天下、誉满世界,被日、韩、美、英及东南亚各国列为国家级文物收藏。

永和吉州窑是古代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集南、北方各瓷窑之大成,能仿制全国各地窑的瓷器,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赣江对岸青原山“鸡冈岭”和腹地西坑的腻土以及周边山地的松林,让古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瓷土和燃料资源。吉州窑的丰富烧瓷,经验和名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永和吉州窑陶瓷业发展历史悠久。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永和为东昌县治,开始了早期开发。南齐朝,又辟为焦度将军的封邑。唐末五代,“民聚其地,耕且陶焉”。东昌县治永和自唐朝开始繁荣昌盛,附居者数千家,人口四五万。特别是宋代,制瓷业得到飞速发展,吉州窑产品远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各国。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在南宋最盛时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有直接为瓷业而设的专业市场,如瓷器街、柴草市等。还有粮食糟行、竹木商行、五金店辅、茶楼酒肆等。“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歌舞”。对于永和镇昔日的繁荣,明初永乐年间的《东昌志》称:“异时谈吉安之盛,萃于庐陵,故庐陵为郡之望;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故永和为天下三镇之一。”

传说永和瓷器的没落与文天祥家庭有关。据文天祥在《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一文记载:“先君子尝考次谱系,文氏系成都徙吉,五世(七世—编者)祖炳然居永和镇,高祖正中由永和徙富田。”《宋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信国公文山先生纪年录》(后面称《纪年录》亦云:“庐陵文氏来自成都,公六世(七世—编者)祖炳然居永和镇,五世(八世—编者)祖正中徙富田。且不说吉州窑的规模(窑工数万),永和街的繁华。当时的文天祥是熟悉吉州窑的。文天祥在永和白鹭洲书院读书,他的老师就是永和人欧阳守道,他的妻子欧阳夫人就是欧阳守道的女儿。经常出入恩师、丈人家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后人对文天祥家庭影响永和瓷器众说纷纭,一是说文天祥起兵勤王,带走窑工三千,失败后,窑工惧怕元军报复,纷纷逃奔,吉州窑遂废。史记元军虽杀戮汉人无数,但对技术工人却是不杀的。二是说文母怀文天祥时,每天早上到窑场去取火,窑工以为不吉利,文母忿然说“你又不是烧龙烧凤。”语毕,窑火(或是器物图案)出现龙凤样,窑工惧,纷纷逃奔,吉州窑遂废。两者都指因文天祥而窑废,但前者是文天祥身后,后者是生前,相差四十七年。烧龙烧凤只是传说。现古镇有吉州窑遗址、唐时飞来塔和古书院清都观等印证着历史的沉积。

吉州窑是民办窑,产品也属民用器皿,品种多样,造型朴素,釉色绚丽,艺术精美,深受群众欢迎。在吉州窑瓷业兴旺时期,这时窑火终年相望,聚而居者千家,层楼锦铺处处皆是,游人客商络绎不绝。传说古时各地为了采购吉州窑瓷器,在永和设有许多会馆,如有济南会馆、应天会馆、浙江会馆、福建会馆、广东会馆等等。近年在国内许多省份,在丝稠之路,在南海之滨,均发现有吉州窑瓷器;在英国、日本、南朝鲜和东南亚各国都有吉州窑瓷器。它的产品不仅行销国内外,而且在国风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吉州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综合性瓷窑,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吉州窑在我国瓷业史和民间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过积极的影响,但古文献中很少记载。吉州窑以产生活瓷器为主,以碗盏为大宗,陈设瓶罐和玩具也颇为丰富,充分显示了民窑特点。其产品器形繁多,釉色丰富,装饰独特,造型雅致,工艺精湛,是我国瓷苑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1982年,吉安县在永和镇相继成立了“吉州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熄灭了600多年的吉州窑火重新燃旺,名贵瓷品已逐步恢复生产,其中木叶天目盏经与国家陶瓷研究所合作科研攻关,终于破解千古之谜,其制造工艺于1985年在吉安县通过了国家级鉴定。目前,他们生产的仿古陶瓷品,已远销美国、加拿大、瑞士、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和中国香港。吉州窑遗址也于2001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宣传和利用千年吉州古窑,开发旅游资源,弘扬庐陵文化,吉安县正加紧吉州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其次、永和拥有千年的人文历史。

著名的永和本觉寺和本觉寺塔和清都观见证了她的古代人文历史。

在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流行,在吉州就建有寺观。到了唐代,佛教更为盛行,形成了许多宗派,而禅宗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派。特别是在唐开元二年(714年)华南寺禅宗慧能六祖分示行思禅师七祖在青原山开设道场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青原山成为全国著名的佛教区之一。那时在青原山、吉州城、永和镇等地,到处寺观林立,永和本觉寺和本觉寺塔(又称飞来塔)就是建于唐代。据《庐陵县志》记载“本觉寺,在东昌上市,南有塔,唐开元时建。”关于飞来塔,当地传说有一高僧名叫飞来,他四方化缘,积蓄了许多钱。当他归仙以后,为了纪念他,将这笔钱做了此塔,故称飞来塔。这个传说有一定的根据,但那位高僧不一定叫飞来和尚。永和本觉寺和本觉寺塔均建于唐代,吉州窑出土中有“本觉”两字瓷片为印证。

永和清都观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977年),北宋治平中(1064-1067年)修建,始称清都观。元代至元年间重修,修观后铸有一个大铁钟,钟上铸的文字是“至元二年(1336年)太岁丙子十月日本山道士刘禹贤题”、“大元国江西道吉安路庐陵县永和清都观化十方檀越……铸造洪钟一口,计一千余斤。”从寺观的修建和大铁钟的铸建,说明在元代中后期永和市场经济还比较繁荣,而永和市镇经济的繁荣与瓷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反,永和市镇经济的衰落与瓷窑成为废址又紧紧相连。这又说明在元代中后期吉州窑仍在烧造。

永和因吉州窑曾经不仅闪烁万家灯火,汇集八方商贾,而且还是“文墨之邦”。名家出永和,宋初,三朝重臣、仕至丞相的周必大,坚持抗金的名臣欧阳珣、白鹭洲书院山长、教育家欧阳守道都出于此镇。

自古以来,永和籍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南宋三朝宰相、文学家、胶泥活字印刷试验成功第一人周必大,因“不善阿谀逢迎,没有附和权贵”,深得孝宗皇帝的器重,曾委托他辅佐过光宗、宁宗皇帝。晚年定居故里,著《平园集》200卷。自学成才的南宋教育家进士出身的欧阳守道学识渊博,先后受聘于吉州白鹭书院和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培育了许多人才,南宋状元宰相、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还有坚持抗金的名臣欧阳珣等许多名人志士。永和也是南宋文天祥的故乡,新中国曾山、曾庆红的故里。

永和先人独异于其它地方人的忠烈、血性,铁骨,刚直,讲节义,不怕死,有才华,后人延续着这些血脉品质。有豪气治国安邦的宰辅栋梁有之;大义凛然的忠节名臣有之。文天祥虎啸龙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浩然之气横扫千秋天宇。

永和的山山水水和因发达的制瓷业是许多文化名人游历之地,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基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大书法家和诗人黄庭坚、“诚斋体”创立者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及胡铨、刘辰翁、解缙、罗洪先、王守仁等,或于此访友、或于此览胜、或于此讲学、或于此小住,留下不少诗文和遗迹。永和镇“东昌十五景”,一景一段历史,一桩故事,累被文人吟咏。“苏黄台”是苏东坡、黄庭坚讲经论道的地方;“明秀楼”有宰相周必大的诗咏;“金钱池”有状元罗洪先的诗咏;“东坡井”表苏东坡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他在这里小住,为观题名,在这里会见了农学家曾安止,曾为其所著《禾谱》补写了农具图,作《秧马歌》。如今古迹名胜历数百年,天灾兵祸,多忆湮没,有的仅存遗迹,只有24个如冈似阜的古窑包错落有致相嵌在镇旁的田野上,用万古不化的语言向人们展示古镇昔日的辉煌;建于唐代的本觉寺塔依然耸立,成为永和古镇的标志。

第三、永和拥有千年丰厚的旅游资源。

永和山川秀美,雕樑画栋江南,古绿文化厚重。永和的今天是美好的,它的美好离不开党的阳光雨露,离不开永和人的智慧和勤劳,也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淀。

近几年来,永和依照古镇的独特风貌,着力建设小城镇,规划了古城区、名胜古迹旅游区和新城开发区,先后改造了18公里敦(厚)锦(源)油路,兴建了仿宋古色一条街,创办了锦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使遐迩闻名的江南古镇倍增秀色。如今的永和古镇,既保持着古风古韵的无穷魅力,又展现出青春焕发的勃勃生机。

吉州窑遗址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群之一,遗址分布面积2.8平方公里,遗存废窑堆积24处,窑址总面积8万平方米,堆积为72.6万立方米,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千年以后的今天,在永和镇西侧,仍能看到有23座大小不一的窑岭,连绵不断,蜿蜒起伏,座落在树林田舍之间,各色古瓷残片,俯拾即是,镇内街道路面,全用匣钵和瓷砖铺的,有些房舍庭院,也用匣钵和瓷砖砌成,留存着浓厚的古瓷都气息。现依托现存的吉州窑遗址资源,以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庐陵文化、陶瓷文化、宗教文化和古镇文化为宗旨,秉承“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在坚持大遗址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开发而成。整个景区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由商贸区(东昌路宋街)、陶瓷文化展示区(包括吉州窑博物馆、文化广场、观演戏台、古村落等)和吉州窑遗址公园(包括陶苑、陶冶坊、清都观、舒翁轩、环秀轩、本觉寺塔、龙窑等)三大主题区域组成,是集文化、旅游、休闲、考古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南宋最鼎盛时,永和具有“六街三市七十二花街”的繁华规模。当时永和街市以现在的桐木桥肖家为界,当地称之为“中市”,往北为“下市”,以南称“上市”。“六街”是古时永和镇六条繁华的主干道,分别为“瓷器街”、“莲池街”、“茅草街”、“锡器街”、“鸳鸯街”和“迎仙街”,街名和大致位置与永和古迹分布图基本吻合。其中,“茅草街”是制瓷燃料运输的主要通道,而“鸳鸯街”是宋时最繁华的一条街道。

景区再现了永和这座全国特色小镇,曾经古代丰富的瓷土和燃料资源发展了制瓷业,而境内鼎鼎大名的吉州窑则是推动古镇发展的助推器。曾经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连殿峻字,呈现出“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繁荣景象。现在古瓷片、窑具还俯拾皆是,一条条用阻坛和窑砖铺成各种图案的长街古巷,纵横交错,依旧保留了古资城的风貌。

景区的开发利用是因为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州窑不仅将中原的制瓷工艺溶于之中,还将吉州本地的人文情趣绘于瓷器上,并在造型,瓷的机理上有新的变化,使吉州窑成为中国瓷的重要品类,才使古代的欧洲、中东各国的王室贵族爱上吉州瓷。1982年,当年成立了“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厂”,吉州窑的名贵瓷器产品逐步得到恢复,有的仿古瓷、陈设瓷甚至相继进入了美、英、法、日等国。

江西吉州窑博物馆见证吉州窑是中国极负盛誉的综合性窑场,也是全国古代黑袖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各种器形有120余种,其中有青轴疑、乳白袖器、绿秘瓷、黑袖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琉璃器等。特别是“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等产品,饮誉中外,列为国宝。宋徽宗用吉州窑造烧的茶具品茶时,评论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吉州窑是我国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名窑遗址之一,遗址坐落在永和镇西侧一块约2公里长、1公里宽的平地上,24座古窑包如岗似岭,分布其间。它以悠久的历史,宏伟的规模,丰富而精美的产品,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向往。

吉州窑的陶瓷是宋、元时期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因永和镇濒临赣江,当年主要以赣江水路运输为主。世界各地的许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珍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

建国后,当地政府加强了对这一古窑遗址的保护。1965年郭沫若在吉安访问时,特别对吉州窑的遗址状况很关切。他说:南有吉州,北有磁州,还有景德,古窑瓷片在国际上都很珍贵,要妥善保管,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见证。

永和现吉州窑遗址公园门前建成了仿古宋城一条街,公园内设有多个陶瓷作坊供人们游览和亲身体验手工制陶的乐趣。

吉州窑瓷业的发展促进了永和镇的商业繁荣,如今镇上仍残存着一条条匣钵和窑砖铺砌的长街古道,南北横纵。永和冬酒、豆腐、烧饼等作坊妆点了昔日瓷业兴旺,街市繁华,热闹景象。

东昌酒楼,在欢度国庆之际,正在计划整体装修三件事。一是装饰主楼门前三柱,有三联《题永和东昌酒楼》印证:七字联“客听日夜品佳肴(天),楼树庐陵读文昌(地),门聚紫窑轩吉祥(人)”;九字联“客座永和日夜品佳肴(天),楼树庐陵风尚读文轩(地),门聚东昌紫窑映吉祥(人)”和十一字联“读窑光紫气映照庐陵文化,品东昌美味记忆永和佳肴,访古城芳踪寻游吉州名胜”;二是计划开设一个永和吉州窑旅游菜谱文化长廊,展示永和镇古今饮食文化。三是恢复原计原味享有世界品牌声誉的“永和豆腐”石磨生产豆腐坊。

东昌酒楼永随着“崇文、正气、开放、图治”的时代步伐,和唱着盛世中华发展的最强音,成为了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吉州古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永和这座全国特色小镇上,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旅客前来此地观光旅游和品食佳肴,促进了永和古镇旅游文化业和饮食文化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2017912日晚为吉安县编篡《吉州窑》一书之前应约所写的《永和镇东昌酒楼简介》再添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枝樱花(花卉摄影)
摄影: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2)
摄影: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4)
摄影:冬天盛开的杜鹃花(1)
摄影:她传播着春的消息
摄影:木瓜海棠花开(2)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