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记)行走在千年古镇(上)

(游记)行走在千年古镇(上)

文/01一线

明崇祯九年(1636),一代旅行家徐霞客开始了他宿命的西南之行。在江右游历吉安期间,腊月十八日,随行三人同达赣江永和对岸的张家渡,搭乘小船顺流北下。行十里,他指着江左岸樯桅林立、商贾云集的地方,对同伴说,那里有个集市叫永和。至鸡冈山下的丹砂渡码头,上岸去游历了对岸的青原山净居寺。几天后,随永新舟沿赣江永和对岸神冈山脚下的禾水西去。遗憾的事,他此行几度涉水赣江永和段,终没有涉足永和。假如他转念来光临永和集镇,这将为他的游记增添旅记光华。

江水悠悠,古道依然,千年守望。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接礼周济当年51岁霞客的永和之行。


这方天星分翼珍,地势接吴楚。唐开匡仙祠,宋建丞相府、绿野坊、清都观,游赏堪画图。锦绣街铺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六街市连廒峻宇。金凤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舞。倘若徐霞客读到这般描写,想必他对宋时号称天下三镇之一的永和也会充满兴趣。


有人说,这里的吉衡古商道曾是吉安商人统治湖南进军西南的要道,同赣江黄金水道一样,意义非同平凡。徐霞客此次出游除了以探询名山大川的奥秘,可能也看重了这条商道,故而西行经湖南去了云南。


为了永和之行有个好导游,我们特请了吉安县文物局局长、永和当地人谢XIALING同行。谢手上这张元朝时期永和镇主要街道分布地图,伴随了他研读家乡,指掌熟悉。

5.1这天,天气晴朗,我们相约早晨来到永和赣江古道丹砂渡码头,招引霞客离船上岸。驻足古码头,我们依稀看到了当年这里车水马龙、千帆竞发。穿越河滨古道,我们又仿佛听到永和人喊船的号角。喊船,是古代流传民间信仰的一项活动。永和处于赣江、禾河流域,只要在春节接了大神、喊了船,当年一定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如今,赣江永和太溪陈家村仍然保持了“喊船”的习俗。他们请的不是简单的纸画,而是用金银纸扎的“封神官乘船”、“八仙划船”等诸神仙,“请”回来后粘贴在一具木制的大方牌上,气势恢宏。


谈起脚下的商道,谢局长兴奋地讲述,永和祖辈商人“一把包袱一把伞,走到湖广当老板。”无数的家乡人,到湖广川黔一带经商,勤劳诚信,历尽艰辛,成为“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他们深受厚重的庐陵文化熏染,积累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修祠建房铺路,改造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房主在建材和家具上装饰宣扬着儒家道德或人情世故的雕刻、绘画、楹联、格言和匾牌,寄寓着对吉祥安康生活的期盼。走南闯北的永和人,在营建村宅时博采众长,结合本地传统工艺和建材特点,建成典型的赣派建筑。风火马头墙、青石门窗、黛瓦白檐头、假重檐、天井等都尽显庐陵建筑风采。


放眼四向,永和集市隔江北邻神岗、东邻青原、西望真华(娑罗山)三山,南接田地村庄。真华山南北有次陆地南山和庐岗。逆流沿河堤往南,我们到了通仙桥。桥下溪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里追逐嬉戏。过了通仙桥,此刻,我们进入了集市南部境地。开始一路跟随谢局长寻址问踪。永和这座千年文化古镇,这里曾演绎“辟坊巷六街三市”的繁华,今天,终于可以揭开面纱渐渐地从朦胧中清晰了起来。这里整个街市依山傍水,古木参天,暮鼓晨钟,香烟袅袅,人们置身其间犹如在梦幻世界。


依图追寻,集市西向有本觉、古佛和智度三寺。本觉寺位西南角南山东北脚下,古佛寺靠智度寺位于西北角庐岗东麓。市镇西部南北各有“一山一寺一书院”,它们都是踏青、朝圣和寻访书香的好去处。通仙桥西南,引入眼帘的是唐代本觉寺塔,至今依然耸立云间,成为了永和古镇的历史标志。塔处本觉寺,曾经也是香客云集。据《东昌志》和《庐陵县志》记载:“本觉寺,在东昌上市,南有塔,唐开元时建。”距今已近1300年历史。本觉寺不幸于1950年遭暴风所毁,而本觉寺塔却“历兵残风霜,岿然独存。”1957年,该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收入《中国名胜辞典》。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本觉寺塔做了整修。该塔为青砖砌就,塔体内外刷白,塔高26米,八面九层,第一至第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拾级而上,可登达第五层。登上第五层极目而眺,庐陵古城新貌、吉安新城美景、永和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传说,本觉寺塔是一座“飞来塔”,很久以前从西昌飞抵。古时庐陵县治设今泰和县西昌。本觉寺塔原是西昌的一座宝塔。后因县治迁今吉安,西昌日趋冷清,此塔闲来无事便参禅修炼,吸纳了天地灵气之后,竟然长出一对隐形巨翅,每当雷雨交加之夜就能腾空起飞。有天夜里,它趁雷雨大作腾空飞落赣江之畔的永和白沙村二王庙旁。当得知此非庐陵县治新址后,便伺机飞离此地。又一个雷雨之夜,宝塔再次振翅飞到数里远的永和吉州窑本觉寺旁,以为到了新县治。次日一早,本觉寺僧众发现寺旁凭空高耸一座雄奇的宝塔,便欣喜地跪在观音菩萨神像前感恩谢德。观音大士掐指断定该塔不甘久留此地,考虑到此地亟需这样一座塔来威镇一方,于是拔出大官刀斩断了宝塔的神翅,接着又施展法力,祭出八根千斤铁链套住塔顶,将塔原地锁牢。从此,这座宝塔无翅难飞,永驻本觉寺旁。按佛家说法,“飞来”实则“高僧到此”之意。塔西南曾有座慧通庵,寺院西北是佛母墓。南山坐西向东面向赣江是群祖墓地。本觉寺西北灌木丛中掩映着南唐时期的清都道观,清都观是座讲经授道的书院。清都观东面集市,南邻本觉寺有读书台,西傍秀水塘,北接南丰里。这里的古色古香衬托起古人读书的风雅。永和欧桂里系欧阳修的祖籍地,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叔祖父欧阳仪、父亲欧阳晔南唐时期接连考中进士,至此,把永和所在的唐时文霸乡改名为“儒林乡”。


北宋苏东坡对庐陵吉州永和并不陌生,他的恩师欧阳修的家乡就在这里,感慨万千的他在庐陵逗留了很长的时间。万安十八滩、永和镇淸都观、庐陵的南塔寺和新干县城,他都作诗题词,他还对吉州城后河两岸的风光赞道“此地风光半苏州”,这就是后河半苏巷的由来。他对恩师家乡有感情,加上早闻永和吉州窑盛名,故在东贬北归时机,特地来到了庐陵吉州永和镇游历。


永和镇是东汉献帝兴平至建安年(公元199-200年)东吴领地,孙策置东昌县治所于此,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存续到隋唐,至唐贞观五年(631年)并入庐陵县。永和东昌与泰和西昌同属自汉至隋唐设置的庐陵郡,庐陵自隋至元初又有吉州之称。永和是本地地名,东昌是县名。东昌大致管辖今天的赣江吉安段两侧,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敦厚镇、永和镇范围。


据《东昌志》记载:“永和为庐陵之郡只十余里,地不甚广,而山水秀丽。”永和镇自唐末五代,“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始置“柴草市”,北宋真宗景德(1004年)成为镇市,制监镇,司掌磁窑烟火事。这里河谷平原尽显曲美突起,物化“瑰宝”的吉州窑堡散发柔力之气,因胎土中含砂较多,使胎质粗松、吸水率高,粗看似陶,击之有金属声,胎质“似陶非陶”成为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产品以黑釉瓷和彩绘瓷为代表,黑釉瓷中的各种釉斑、木叶纹、刻花和剔花等独树一帜,尤具特色。吉州窑具青、白、黑各色釉瓷和彩绘瓷,其中的黑釉木叶天目纹盏和青花瓷属国内外首创,极为名贵。


吉州窑又名东昌窑、永和窑,是我国陶瓷史上独一无二“中国的瑰宝”享誉全世界,深受各国欢迎,成为外销陶瓷的主力军。永和吉州窑因集北宋各窑制瓷技术之大成,宋代成为了南方著名民间瓷窑。永和与吉州窑于是闻名遐迩,其陶瓷艺术对国内外陶瓷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国内许多瓷窑都学习借鉴吉州窑的烧造技术,吉州窑的许多工匠去景德镇瓷窑,带去了技术,促进了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的提高,其中釉下彩绘为景德镇元代青花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故史称“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镇”。吉州窑陶瓷名贯九州,产品“器走天下”,誉满世界,许多国家博物馆把吉州窑瓷器作为镇馆之宝。


永和镇因吉州窑的发展和地处古代中原至岭南交通要道赣江水道之畔,成为江南重要商埠,西南之一都会。吉州窑产品远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各国。瓷业的兴盛,又带动了商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时商贾云集、樯桅林立、车辐辘辏,成为“舟东一大都会”、“实西南之一都会也”。据明《东昌志》载:“谈庐陵之盛,萃于永和。”遂与朱仙、汉口齐名为“天下三镇”,成为江南重要商埠,形成了上市、中市、下市“三市”,瓷器街、米行街、莲池街、锡器街、柴草街、鸳鸯街“六街”。宋时永和镇吉州窑陶瓷的兴盛,印证了吉安“金庐陵”“江南望郡”的美誉。


时任泰和县令的大诗人黄庭坚是苏东坡的得意门生,他得知老师从岭南北归,更是高兴万分,早早地在永和等候。道观谢道士易庵先生欣然设宴接待了他们,并让他们留宿清都观。在品茶把盏之间,苏东坡感慨之余,写了一首诗赠送谢道士,并为清都观题写了“清都台”匾额。苏、黄在逗留永和期间,在清幽恬静的清都观前,二人谈诗论典,演绎了永和一段佳话。后人便建“苏黄讲经台”以记其胜。讲经台前有一小池,苏、黄二人童心未泯,向水中投掷铜钱戏耍。说也奇怪,之后小池竟生出一种叶如金钱的萍藻,人们遂美其名曰:“金钱池”。东坡还在此会见了农学家曾安止,为其所著《禾谱》补写了农具图,作《秧马歌》。如今,吉州窑湖畔依稀回响苏、黄游览永和时木屐徐敲青石板路的清音余韵,只可惜苏的墨迹荡然无存,永远的传说,记录永和的灿烂历史。


清都观东面有口井,世称东昌井。传说一天清早,苏东坡送同行刘器之去临安。经过米市街,遇到一个扛着木头的乡人,避让的时候,苏东坡不小心踩到了水沟里,器之赶忙扶住他,东坡笑着说:“此地可开井尔。”人们听后便在这里开了一口井,果真井水喷涌而出并且甘甜如饴,人们便把此井命名“东坡井”。其实这是永和家乡人怀念他而嫁接了原有的东昌井。(上)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设备技术、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技术。个人辞条列入大型文献《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编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蝴蝶兰
美丽的银莲花
摄影:从摄影师的角度审美(395)
摄影:木瓜海棠花开(1)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2)
摄影:南京月牙湖一游(4)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