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个问题
观察最近的网络舆论,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是否真能存在一个“政冷经热”的世界?当国际政治对立情绪(基于价值观及其他原因)越来越浓的时候,经济上是否还有融合和加强的可能?假设经济上会继续融合,政治上对立的影响是如何排除的?假设经济上难以继续融合,政治上的对立是否会进一步加剧?

2、各国的内部情绪调动出于什么目的,能否达到自己的目的?情绪的正反馈可能持续多长时间,产生哪些影响?

3、在冷战对立的情况下,不同阵营国家的“和解”,是否主要出于战略拥抱的需要,价值观究竟占几分因素?价值观究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还是经济目的的借口?

4、历史上,当一个主要新兴国家无法提供或者不愿提供一个国际新秩序时,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5、科技封锁、科技突破各自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各自的障碍在哪里?突破障碍的成本各自有多大?哪一方更能承受?

6、假设一方缺乏足够有力的政府和财政主导体系,另一方缺乏足够充满活力的市场创新主体,各自克服困难的可能性有多大?假设都难以彻底克服,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什么?

7、假设关键小国目前在经济上依赖双方,这种依赖会是“长期不变”还是“可以调整”?在什么时候会倾向“不变”,在什么时候会倾向“调整”?关键小国民众的价值观判断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对外政治经济决策?关键小国价值观判断的最终依据是基于新闻媒体报道的个别地域问题,还是基于他们对新兴国家的整体看法和认识?他们为什么会形成目前的认识?

8、新兴大国是否需要向世界解释自己的行为模式?假设不需要解释,会有怎样的后果?假设需要解释,解释的受众是谁(精英还是民众,企业家还是政客)?解释的途径如果受阻,应对方式是什么?

9、不同地区潮汐般的人口膨胀(对应资源的匮乏和市场的有限),是人类工业化以来出现大规模战争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主要国家人口都进入老龄化的情况下,国家间对抗的形态会呈现哪些不同特点?

10、“全球观”与“天下观”是否可以融合?从“天下”走向“全球”是否愿意并且可能?如果愿意并且可能,还欠缺什么?如果不愿意或不可能,后果是什么?

11、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究竟分别是什么?西方文明是否像中华文明在近代那样经历过衰落?如果没有经历过,是如何做到的?如果经历过,是如何度过的?中华文明是否经历过近代那样的衰落,如果没有经历过,原因是什么?如果经历过,是如何度过的?

12、什么才是真正的“平视”?

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势力的扩张对西方文明的传播,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
西方对俄持续施压会有哪些后果?
中国官僚体系(11/12)——全面危机与新兴价值观
战败72周年,不道歉的日本仍难逃小国宿命
好好学习│系统思维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对外战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