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型影像人物志《吾家吾国》合集

作为一档针对国之大家的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将镜头聚焦于一群“时代的宝藏老人”。这些比共和国还要年长的80后、90后、00后,将美好的青春和滚烫的人生都献给了为国为民的壮丽事业,节目以他们鸟瞰时代的超然视角,带来醍醐灌顶的“人生之讲”,开启直击心灵的“青春之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央视新闻频道记者王宁代表无数后辈的求索视角,走进这些前辈的内心世界,当他们娓娓道来峥嵘记忆和热血历程,并向当下的年轻人分享他们沉淀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表达他们依然燃烧的理想和抱负,精神之“钙”也就在“吾家吾国”的共同情怀里,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接力式补给。

百岁院士陆元九

百岁院士陆元九:科学精神就是老老实实地干活

到2021年,两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已经有101岁了,他是我国航天事业惯性导航和自动化科学技术研究的开拓者,他首次提出的回收卫星的概念为“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哪怕已至高龄,陆元九依然在以十分质朴的方式坚持工作、学习。

指挥家郑小瑛

中国第一位女指挥郑小瑛

想到自己年老之后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计划和想象,而对于1929年出生的郑小瑛先生来说,她的生活只有一个字——忙。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曾经担任过中央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她觉得歌剧不应该只是某些上层的音乐爱好者享有的,它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她提倡“让歌剧走近大众,让大众走进歌剧”。

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了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希望,而在我们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在2020年的年底,中国的探月工程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作为探月工程规划制定者和首任总指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每一次奔月之旅,都离不了栾恩杰之名。

艺术设计家常沙娜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常沙娜

常沙娜是在法国出生的,她的父亲是被称为敦煌的守护者的常书鸿,所以14岁的时候常沙娜就跟着父亲开始在敦煌的千佛洞当中临摹壁画。作为知名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专家,常沙娜先后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外立面的建筑装饰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设计,在1997年,她主持参加设计了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比较文学研究家乐黛云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乐黛云

17岁时,她的作文得到沈从文赏识被调入北大中文系;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她始终坚持传播中国文化;她与哲学大师汤一介相爱相伴未名湖畔,她就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乐黛云。

天文学家叶叔华

“北京时间之母”叶叔华

她是“北京时间之母”,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天文界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她用一生为她所爱的事业努力,也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她就是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海洋学家汪品先

“深潜院士”汪品先

作为我国深海研究的院士,2018年,82岁的汪品先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到1400米的南海深处进行科考,在9天里完成了三次下潜,为我国的“南海深部计划”完成了更多探索。而他的夫人孙湘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孢粉学专家,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夫妇二人共同捐赠了多年积蓄200万元,设立了“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

考古学家郑振香

第一代女考古学家郑振香

92岁的郑振香是新中国第一代女考古人,也是妇好墓的发现者与研究者。郑振香回忆起当年发掘妇好墓的考古细节,并分享了她日记中所记录的读书笔记与思考,在蛇鼠作伴、环境恶劣的考古一线,她一待就是四十余年,考古铲都磨成了勺子大小。

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

文艺界唯一“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蓝天野,表演艺术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导演,他得过很多的奖,他是“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而在艺术之外,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头衔——流浪动物保护者。在过去的70年时间里,蓝天野给观众留下了很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曾在经典话剧《北京人》《茶馆》《蔡文姬》中饰演重要角色,还曾在电视剧《封神榜》中饰演姜子牙,在《渴望》中饰演王沪生的父亲。

血液学家王振义

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王振义

他是我国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先后培养出三位院士,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师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让中国声音传向了世界,他就是“癌肿诱导分化第一人”王振义。今年98岁的王振义仍风雨无阻坚守工作岗位,他还放弃了专利申请,只为让更多病人可以受益。

“跨界科学家杜祥琬

“跨界科学家”杜祥琬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原副院长,他为我国氢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是“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最近,他还主持参与了关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咨询研究工作,很多人都说,杜祥琬先生是“跨界科学家”。

物理学家叶铭汉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

叶铭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曾经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学术主任。1986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需要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交换大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都用打长途电话的方式来进行交换,费用实在太过昂贵,叶铭汉当时是高能所的所长,在他的支持下,科研团队在网络传输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焊接泰斗”潘际銮

我国焊接专业创建者潘际銮

他被称作“中国最强焊工”,是中国焊接专业的创建者、第一条高铁的钢轨焊接顾问,也是我国的“焊接泰斗”。虽已95岁高龄,潘际銮仍全力投身于他痴迷的焊接事业中。

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王永志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间站,他的构想成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1992年9月21日,这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航天史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为“921”,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语言学家陆俭明、马真

当代知名语言学家陆俭明 马真

陆俭明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陆俭明夫人马真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陆老一样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工作。1958年,陆俭明和马真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时候,和语言班上的同学们共同参与编写了《汉语成语小词典》。

物理学家陈和生

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

陈和生院士是我国的粒子物理学家,75岁的他依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作为总指挥,建成了我国目前单项最大的一个科研装置——散裂中子源。这个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来解决科学技术领域一些重大的瓶颈问题。

草地农业科学家任继周

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任继周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是我国著名的草地农业科学家,他一辈子都致力于草原研究。1956年,任继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任老一直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微不足道,但是在记者王宁看来,任老对于草原的研究恰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

著名电影艺术家王晓棠

王晓棠,出生于1934年,今年已经88岁了。1955年,王晓棠被借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她的第一部故事影片《神秘的旅伴》。1958年,王晓棠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专业电影演员,同年凭借主演的电影《边寨烽火》获得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急救专家李宗浩

中国著名急救专家李宗浩

李宗浩,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急救专家,他也是中国现代急救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五十多年,他只专心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拓展急救事业。为了能够让现代急救医学深入人心,他撰写了《中国灾害救援医学》《现代救援医学》等书籍,这也让他成为了急救科普领域的开拓者。

防护工程专家专家钱七虎

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和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通俗地讲,钱老就是为祖国铸造“地下钢铁长城”的人。在他指导下,构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成为了我国战略防御的基石,虽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但是钱老仍然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的建设前沿。

导弹专家沈忠芳

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

沈忠芳,今年已经88岁了,是《导弹人生》一书中十二位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之一。作为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和B6系列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和见证者。

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

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

魏江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衣真菌学家,他是我国地衣学科的开创者,中国地衣学的主要奠基人。现在,已经91岁的魏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写《中国地衣志》第九卷,目前这份工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作家马识途

当代作家马识途

马识途是当代作家、革命家,他与巴金、沙汀等人并称为“蜀中五老”,电影《让子弹飞》就改编自马老的小说集《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马老心里最想说的话就是他的革命经历,马识途老先生是一位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我党的地下工作者。

文物专家孙机

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孙机

孙机,文物专家、考古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员。1960年,孙机先生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在北大历史系资料室工作了二十年之后,1979年他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做文物研究,可以说他和古籍、文物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植物生理学家匡廷云

植物生理学家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是我国光合膜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六十多年她一直投身在光合作用的研究当中,致力于揭开光能转化之谜。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现在研究饲料种子的加速培育是匡院士的重点工程。

感谢豆芽小屋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吾家吾国》:以吾辈之力,书写时代荣光
他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88岁还在航天第一线,是中国卫星之父
浩瀚太空有了一颗“吴伟仁星”
缅怀!姜景山院士逝世
夜读|​“那几分钟时间,我知道什么叫祖国”
历届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