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建筑鼻祖德国伯施曼,记录的100年前中国古建(江苏、上海、浙江)

恩斯特・伯施曼
Ernst Boerschmann
1873-1949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一位29岁的德国青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工艺水准深深的打动了这位初到东方的德意志青年!
四年以后,这位名叫恩斯特·伯施曼的青年人重返中国,开启了长达四年的中国建筑考察之路。在1906年到1909年,他走过了平展无垠的大平原,跨过了滚滚的黄河、长江,在一座座城市、一条条山道上找寻最好的中国古建筑,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
伯施曼与中国传统建筑结缘,和1900年中国爆发的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 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近现代政治走向,也影响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态度,当时的德国人就迫切想要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伯施曼申请到了德国皇家基金会的赞助,1906年踏上中国土地,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从科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采用当时较为专业和先进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摄影、测绘和测绘草图的方式,客观地记录了清末中国大地上的自然与人为环境中的宗教建筑”。
▲ 伯施曼中国考察线路
恩斯特·伯施曼回国后,出版了《中国建筑与景观》一书,里面有288幅摄影作品,内容涉及中国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共12省,记录了20世纪初中国各地的建筑、风景、文化及日常生活。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祠堂、宗祠曾经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从尧、舜、禹祠,到著名历史人物祠堂例如:关帝庙,武侯祠等,人们去纪念先祖,缅怀圣人,中华民族一代代的故事也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蕴藏在祠堂背后的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千年文化的底气!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浩劫和动荡,很多祠堂已经面目全非或不复存在了,我们要感谢这位100多年前来到中国,留下这些宝贵照片的老人:恩斯特·伯施曼。

※ 伯施曼 镜头里的 ※
江苏省(上海)古建景观
▲ 上海 银饰店
▲ 上海 龙华塔
▲ 苏州 戒幢寺 四面千手观音
※ 伯施曼 镜头里的 ※
浙江省古建景观
▲ 杭州府 西湖
▲ 杭州府 西湖岸边
▲ 杭州府 西湖 灵隐寺
▲ 杭州府 岳飞墓及其妻墓
▲ 杭州府 西湖 云林寺塔
▲ 杭州西湖 圣因寺石塔
▲ 杭州西湖畔 皇家藏书阁
▲ 宁波 去宁波天童寺途中
▲ 宁波 天童寺旁原野墓地
▲ 宁波 天童寺
▲ 宁波 天童寺大殿佛坛
▲ 宁波 天童寺僧侣
▲ 宁波 天童寺院主持
▲ 宁波 南城墙上眺望
▲ 宁波 寺庙入口
▲ 宁波 福建会馆戏台
▲ 宁波 福建会馆前庭院
▲ 宁波 店铺
▲ 宁波 店铺
▲ 宁波 福建会馆 天后宫
▲ 普陀山法雨寺 珍珠娘娘祭坛
▲ 海宁州 钱塘江大潮
▲ 普陀山观音岛
▲ 普陀山太子岛东南处太子塔
▲ 普陀山法雨寺 僧侣陵墓
▲ 普陀山 去法雨寺桥
▲ 普陀山法雨寺 寺院主殿
▲ 普陀山法雨寺 孝子坛石刻 孝子送饭
▲ 普陀山法雨寺 祈求雷公从母亲墓上离开
▲ 普陀山法雨寺 着白底青竹袍观音像
▲ 普陀山法雨寺 玻璃供坛内白玉观音像
▲ 普陀山圣山顶
福建、山东......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清还原,留在100多年前德国建筑师镜头下的中国古建瑰宝
【隆重推荐】中国古建筑里程碑之作——《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
《中国宝塔》中国宝塔研究开山扛鼎之作| 百年旧照,西风塔影
恩斯特·伯施曼。
百年前的中国名胜和景观(中南华东篇)
黄大树:对话古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