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恩的境界

感恩的境界 2008-4-18   作者:铁血教授

    感恩不仅是一种良知、本能,感恩更是一种境界。感恩有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知恩

    知生身之恩。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背负着恩情来的,这个恩情来自于我们的父母,没有父亲和母亲,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人生呀、价值呀、幸福呀就无从谈起。所以,武汉华中法商学院王诺丁副院长曾经对她的女儿说:“爸爸妈妈给了你的生命,等于给了你的一切!”

    在我们发出第一声啼哭来到人世间之前,爸爸妈妈用了10个月的艰辛岁月孕育我们。“十月怀胎”对妈妈来说,那种滋味,也只有做过母亲的人才能深刻地体验那种惊喜与忧惧的情感,感受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爸爸虽然没有承担妈妈那种亲身孕育的苦累,但是,爸爸对妈妈的呵护、对新生命的期待,那可也是关怀备至、提胆吊心的呀,这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生身之恩。

    知养育之恩。从我们出生到我们踏入社会,凭借我们的身体、知识与能力赚取第一份工作之前,这一段时间,都是爸爸妈妈在悉心地养育我们。我们就像鸟巢中鸟儿,从我们还没有睁开眼睛吃妈妈的第一口奶的时候,到我们开始睁开眼睛,见到光线,看到世界,看到妈妈,见到爸爸,会咿呀学语,会扭头张望,会笑了,会吃了,会爬了,会走了,会跑了,会上幼稚园了,会上小学、读中学、考大学了……在这二十一二年中,都是在爸爸妈妈的一口水一口饭,一把屎一泡尿地喂养下长大的。爸爸妈妈经过了从一脸的青春妩媚,到满脸皱纹甚至是弯腰驼背的辛劳,陪伴我们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地懂事成人,这是父母的养育知恩。

    知教导之恩。当爸爸妈妈教我们喊“爸爸”“妈妈”之时,在爸爸妈妈教我们开始识物认字之后,爸爸妈妈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从我们上幼稚园的第一天起,幼稚园的阿姨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生活的常识、先贤的智慧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都成为我们日后走上社会的基础和能力。中国有一句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讲的就是教导的恩情,这是师恩啊。

    知世间知恩。人——是生活在大气层下的地球之上,处在一个国家的社会阶层当中,从我们生命所需要的阳光、空气与水分,穿衣、住房与食物,交流、运动与远足,劳动、创造与成就等等,时刻都承接着不尽的天地自然与人间社会的恩德。如果没有苍天送给我们的雨露阳光,我们不能生长;如果没有大地赐予的五谷杂粮,我们不能存活;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我们不能移山填海;如果没有知遇与提携,我们不能大有作为;如果没有社会与机构,我们不能万众一心;如果没有民族与国家,我们就不能有片刻的和平与安宁,这就是世间赐予我们一生的恩德。

    第二种境界:感恩

    感恩是一种表达。感恩就是要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这种表达,首先表现的是一种意识,通过“知恩”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就能激起一种“感恩”之心,这是“感恩”意识被唤醒的过程,是人的本能反映,也是良知的表现。其次是一种心声与意愿的传递。有了“感恩”的意识与心愿,不论在情感的表达与心声的传递上,就有了行为表现:亲口表达谢意,鞠躬以及身体部位接触时的拥抱等,都是“感恩”意识与心愿传递的基本方式。

    感恩是一种教化。将感恩纳入教育,就是对人类的教化。“知恩”“感恩”的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我们从感恩教育报告的现场,能够看到从孩童到长者,从优秀到顽劣的不同人们,往往被报告当中的真情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特别是在学校里,那些过去一时懵懂、不谙事理的同学,在知道了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他们,知道了老师像蜡烛那样燃烧、像春蚕那样奉献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声泪俱下地跪倒在父母的面前,悔过自己的顽劣,第一次扑倒在老师的怀里,检讨自己的无知,这一切,都是教育的力量在瞬间所产生作用。

    感恩是一种觉悟。从“知恩”到“感恩”,我们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到觉醒、从感性到理性、从教化到觉悟的过程。当我们知道了“生身知恩”、“养育之恩”、“教导知恩”与“世间之恩”以后,不论在我们的情感上还是认知上,都有了一次飞跃,知道了我们的一切,都有着一层层恩情所包裹,在经过了自己的感动、思想与净化之后,那种偶然被唤醒的意识、情愫,便会渐渐升华为觉悟。一旦这种觉悟化作了自觉自发的行为,甚至成为了一种民风习惯的时候,就会将教化的作用推向目标的顶点。

    第三种境界:报恩

    报恩就是报答别人给予的恩惠。

    “报恩”属于“感恩”的范畴,但相对与“感恩”可以停留在“心存感激”这样一个层面而言,报恩则是回报的实在行动。

    报恩是一种要求。“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实际上是对人们提出的“有恩必报”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人性泯灭、人格扭曲的原因,知恩不感恩,有恩不报恩,更有恩将仇报者,也并不鲜见。每天,当我们随手翻开一份报纸,总能见到抢劫杀人、坑蒙拐骗的报道赫然显现,最让人类感到耻辱的就是兄弟反目成仇,父子对簿公堂。人要是都走到这一步,“恩”字将从文字中删除,“仇恨”将布满人间。

    报恩是一种行动。“报恩”不仅只有口头上的表达,情感上的亲近,更在于有切实的行动,而且这种行动不只是停留在一时一事或一时的冲动当中,而应该是时时刻刻的、点点滴滴的、持之以恒与习以为常地去做。记得我们在赤岗小学做感恩教育报告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家长在报告结束后,特意前来表示谢意,同时还建议我们加强对《弟子规》的宣讲。我们知道,《弟子规》本是一册对学童们的生活规范,然则从报答亲恩的角度来看,《弟子规》所列举的日常生活行为,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报恩父母的基本宗旨与精神。我们知道,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做儿女的一辈子也报答不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敬一份做儿女的孝心。而这些孝道的体现,也仅仅在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日常的生活行为,可是许多时候,我们已经连这些起码的要求都难以做到了。

    报恩是一种能力。从“知恩”到“感恩”,仅用教育与教化的方式就能实现,但“报恩”却有“力量”与“能力”的要素根植其间。

    我们知道,生活之中,我们时时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受到别人的恩惠,有些恩德,只需要说一声“谢谢”就作为了报答,有些恩情仅需“还个人情”就能两不相欠,但是,不可否认,也会有那种“心有而余力不足”的时候。有的人尽管是恩情从未忘却,心底每每思量着回报,却也有受能力所限而遗憾终身的。特别是那些在危难之际,受到到了别人倾囊支助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想报答那一施之恩,但是最终也没能如愿,所以,报恩,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报恩是一种缅怀。在“舍命相救”、“再生父母”的大恩大德面前,能力是很苍白的。在《弟子规》中有这样的要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是讲“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 

    堤康次郎是日本西武集团的创始人。堤康次郎去世后,继任者堤义明因循先父的创业精神与思想,十年坚守,十年奋发,带出了一个15万余众的西武集团。为了感念创业者堤康次郎的恩德,15万西武人,自发地在下班之后,自行组织、自带干粮地到堤康次郎的墓地扫墓守陵——竟然成为西武人众志成城的一代风尚。

    及至我们国家在民间的寻根问祖、祭扫清明等,实际都是对我们的先辈恩德的一种祭奠与缅怀,恩德在此时便凝聚成一股殷殷的力量和一腔腔浓烈的真情。

  第四种境界:施恩

    为什么要“知恩?”知恩是为了“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感恩是为了“报恩;”为什么要“知恩”“感恩”“报恩?”知恩、感恩与报恩是为了更好地“施恩!”

    “施恩”是感恩的归属,“施恩”是感恩的最高境界。

    施恩是一种传承。恩情从哪里来?从施者那里来。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这就等于给了我们的一切恩典,因此,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施者,父母是恩德的源头;等到我们到了学校,老师开始传授我们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因而老师也成为了我们的施者;等到我们参加工作、进入社会,社会大众为我们提供了舞台,让我们有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因而世间也成为了我们的施者,及至我们恋爱结婚、成家生子,我们又成为了施者。生命就是这样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接中延续的,恩情也是在一辈又一辈的绵延中传承的,施恩——其实是我们做人的一种本分。

    施恩是一种奉献。施恩——有时看起来就是一次举手之劳,但对于受恩者却有如神仙相助;有时虽只匙水口食,却成了救命之恩。

    在《闯关东》的剧情中,商人夏元璋在爬上海船的过程中,将食物与水全部遗失了,就在他又饥又渴、濒临死亡的关头,他向同船的传杰讨要食物,刚开始,传杰不给,因为他自己也仅剩下半块烧饼。当传杰的母亲知道了原委,就让传杰将烧饼分一些给这个将要饿死的商人。最后,传杰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嘱咐,分两次从他自己那半块烧饼上,掰下两口烧饼喂进了夏元璋的嘴里,就这样救下了商人夏元璋的一条性命。

    在这个情节中,虽然传杰仅仅喂了夏元璋两口烧饼的食物,却救了夏元璋的一条性命;而传杰的这点烧饼,不仅是传杰一个人的奉献,甚至是他同在一条床上的母亲和二哥传武的共同奉献

    施恩是一种牺牲。三天前,我读到下面这一则故事:

    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互相搀扶着,用一堆黄土默默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地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竹笋——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充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时,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大米交给食堂。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子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子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子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打在儿子脸上——这是16岁的儿子第一次挨打。

    儿子终于上学去了,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母亲却陷入了沉沉地思考……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一位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来,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紧锁地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脸红了,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代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来?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么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肿成大梭形……母亲抹一把眼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终于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疑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母亲,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当我泪眼婆娑地读完它,我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母亲。世事如烟啊,一转眼,母亲离开我已经十年了,她那拄着拐杖立在路中央送我去武汉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那是她留给我最后的影像……

    而我想到第一个要分享的人,就是我的儿子……

     施恩是一种美德。说道美德,我就想起了“贫民窟的圣人”——特蕾莎。

    一九七九年她在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她提出了一个取消颁奖庆祝盛宴的请求。她对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主管者说:客人们能不能不享用这次盛宴,而把这次宴会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因为……因为……吃这餐饭可能是一种浪费,一顿豪华盛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如果把钱交给我们仁爱传教修女会使用的话,却可以让1500名印度穷人吃一天饱饭。

    特蕾莎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带着深深的不安。因为她知道她的请求可能让很多尊贵的客人,因无法享用这顿风光美味的大餐而甚为扫兴,因为那里不仅有法国鹅肝酱、牛排、挪威鹿肉等世界名菜,而且更能够与全球的名流、学者、头面人物和政要们济济一堂,但是,为了穷人,特蕾莎修女还是说了那番话。

    出乎特蕾莎的意料,她的要求并没有得罪当年那些高贵的客人,反而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他们一致同意取消那一次的盛宴,把办理盛宴的7100美金全部交给特蕾莎修女。而特蕾莎修女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她是为穷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最后她将这笔盛宴的费用和连同当年的192000美金的和平奖奖金,一并捐作了麻疯病防治基金。

    特蕾莎修女1910年出生在南斯拉夫境内, 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17岁时发了初愿到爱尔兰的劳莱法修女院学习, 27岁时发誓终身愿成为修女。此后,她放弃在女子学校和修道院做老师的优雅生活, 来到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恶梦之城"的加尔各答,走进那些不避风雨的贫民窟,置身在贫困者中间。

    她在那里开办了圣马利亚中学,让那里较大的孩子受教育;她从美国医疗遣使修女那里学习基本的医学常识,然后到患病者的家中去医治他们;她亲手握住快要在街头横死的穷人的手,给他们临终前最后的一丝温暖;她亲吻那些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

   她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也被世人亲切地称为“特蕾莎嬷嬷”。

    特蕾莎去逝时,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葬礼那天,12个人抬着她,葬礼所经过的路线人山人海——印度总理跪下去了,所有人跪下去了,人民尊敬她,人们都不敢高过她的灵柩。这就是美德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善良,请小心轻放!
“父母十恩”——父母恩重难报答
母亲的十大恩德
母亲十大恩德
知恩于心,施恩于性, 报恩于行/若烟
父母十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