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意!这6种测血糖的错误方法,你常犯!快改掉,让血糖更平稳~

指导专家

     

   陈世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倪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闻博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友控糖必不可少的“五驾马车”之一,但是,当你在家自我监测血糖时,你的监测方法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为了提醒糖友避免出现一些错误,小编特地为糖友总结了这6个常见错误,以示警醒~


1

  血糖监测只查空腹血糖

错!


很多人体检时只重视空腹血糖的监测,而忽视餐后血糖,这就造成了相当多的早期糖友没有被诊断出来其实,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糖尿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不逊于空腹血糖


而且,对于2型糖友来说,餐后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症的发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餐后血糖越高,越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发生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机会就越高。餐后血糖越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越高。


2

  餐后血糖=吃完饭后2小时的血糖

错!


国际餐后血糖控制研究小组研究表明,作为糖尿病控制的一个重要标志,餐后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管理中成为愈来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使血糖浓度的测量更为精确,同时也是心血管发病的征兆指标。


但是,很多糖友却误以为测餐后血糖就是测吃完饭后2小时的血糖,其实应该测从进餐第一口饭算起的2小时后的血糖值。


3

  不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错!

医生会要求糖友定期去医院抽血化验,这是因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仅仅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器检查到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实际反映的是糖友过去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可以用来全面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建议患者坚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一般要求3~6月定期检查一次。


4

  很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

错!


有些糖友怕花钱、图省事,往往很长时间才测一次血糖,而且只测空腹血糖,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对于病情较重、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友,为了全面掌握病情,往往需要一周选择两天,测全天的血糖谱,包括空腹(或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及凌晨 3 点的血糖。


而一般建议血糖较稳定者每2~4周查一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

 

5

  用自我感觉,代替血糖监测

错!


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因人而异,因此,如果糖友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自己血糖的高低,那么,控糖的真实水平就会被湮没。


有些糖友,特别是老糖友,尽管血糖很高,但症状却不明显,倘若这种高血糖状态一直得不到发现和有效控制,那么,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将会大大增加。


因此,糖友绝对不能凭感觉来决定测不测血糖!

 

6

  空腹血糖偏高,忘记加测凌晨血糖

错!


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头天晚上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降糖药用量过大,夜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所致。

 

因此,对于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一定要加测夜间凌晨血糖以便区分究竟是那种原因引起的空腹高血糖,而不可贸然增加药量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健康时报2016年12月30日《测测你的餐后血糖》20160701日《餐后血糖关乎心脑》2012年07月19日《糖化血红蛋白:3~6月查一次》2011年02月10日《糖化血红蛋白:诊筛糖尿病,切点不同》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糖监测的10个常见误区,你躺枪几个?
糖友自测六误区 你知道几个?
血糖监测偷不得懒
不小心被糖尿病“盯上”,做好这6点,让血糖监测更准确!
【健康科普】糖尿病患者怎样监测血糖?
最全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对照一下您的血糖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