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业机器人竞争格局:四大家族垄断,国产品牌突围
工业机器人本体竞争格局:四大家族垄断,国产品牌突围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国KUKA,在全球高端应用领域占有较高市占率。国内品牌广州启帆、埃夫特、新松、埃斯顿、广州数控、新时达享受市场增长红利快速成长,正在国内市场实现突围。

2016年,“四大家族”全球市场中的市占率合计达58%,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超过半壁江山;爱普生、欧地希、川崎、松下等,也分别在全球有超过4%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国内品牌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市占率较低,合计共9.7%。 

国内较知名的品牌包括广州启帆、埃夫特、新松、埃斯顿、广州数控、新时达等,2013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占率约25%,2016年他们的市占率合计达到32.8%,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市占率正在不断提高。

系统集成环节市场空间约为本体的3-4倍

系统集成商从上游采购工业机器人等设备,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要求,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完成产线的组装和调试。相比来说,系统集成环节的技术难度比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环节、核心零部件制造环节技术难度低,但其商业模式更倾向于轻资产,市场空间也更广阔。系统集成环节市场空间约为工业机器人环节的3-4倍。

系统集成商的议价能力

系统集成环节对其上游的设备制造环节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但对高端设备如工业机器人厂家的议价能力较弱;另外,系统集成环节企业数量较多,下游客户的选择也多,因此系统集成商对下游的议价能力不强

一般来说,一个单纯的系统集成商,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对下游行业的理解、设计能力、历史业绩情况及客户资源。



(点击图片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工业机器人深度分析:国产突围,谈何容易?
国产机器人突围国外品牌垄断地位的关键所在(技术、模式、领域)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国产品牌崛起,但是国际巨头技术壁垒依然很高
快步追赶四大家族,来看「中国工业机器人TOP10」
CAGR达23.6%!这是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行业高垄断 技术难度大!这家公司议价能力较强,市占率6年提高近3倍
智能制造之工业机器人行业最新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