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豆如何防治菌核病
  大豆菌核病有什么症状?大豆菌核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大豆菌核病?

  一、大豆菌核病症状及危害
  大豆菌核病又叫大豆白腐病,在各地均有发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为害较重,重茬地发病率3%~30%,个别田块发病率达50%。该病菌侵染茎和叶柄影响养份输送,严重的使茎枯死,造成豆田植株成片死亡而使大豆减产,甚至绝产。
  大豆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苗枯、叶腐、荚腐等症状,花期以后发病较重,主要为害茎杆。田间多见植株上部叶片萎蔫变褐枯死,系由茎部受害引起。病株茎部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剖开病株茎部可见有黑色鼠粪状或圆柱状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腐烂呈麻丝关,病株外部的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粒,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豆粒易腐烂或干缩皱瘪。

  二、大豆菌核病传播途径
  1、大豆菌核病的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
  2、大豆菌核病的越冬菌核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并释放子囊孢子,借接触或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再侵染则通过病健部接触菌丝传播蔓延,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高,菌丝迅速增殖,2~3天后健株即发病。

  三、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
  1、本病发生流行的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85%以上。
  2、一般菌源数量大的连作地或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四、大豆菌核病预防措施
  1、精选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过筛以清除混杂于种间的菌核。
  2、选择杆强、分枝少、主茎型品种。
  3、耕种帮种植网建议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
  4、大豆田应勤中耕,及时排水。实行宽行双条播等措施推迟田间郁闭时期。
  5、在大豆菌核病发病田块收割后要及时深翻,将土表的菌核埋入20厘米以下的土层内。

  五、大豆菌核病防治农药
  在大豆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治萎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豆菌核病导致豆荚腐烂皱瘪,常查田选药防治,农业防治不容忽视
大豆三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油菜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完全版)
甜瓜七大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科学管理大豆,巧妙预防菌核病
莴笋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