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建华:大学领导贵在有书生气

 

近日连读了两篇关于“书生气”的文章,一篇是秦朔的《没有书生气,会有更文明的中国?》,另一篇是吴飞的《“书生气”的缺失,让精致的利己主义得以泛滥》,并把书生气概括为“真实真诚、不媚权贵、独立的思想”,深有感触,实在忍不住想附和几句。

联想到有一次好友相聚,席间说起一朋友在某大学当了12年副校长为什么没有当上正职,当场有人评价说:“他书生气,只适合做学问,当不了正职”。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大学领导不能有书生气?难倒书生气是毛病?是缺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书生气成了一个贬义词,大概就是认死理,不会变通,不会拉关系,不会吹牛拍马,不通人情世故,太个性化的意思,甚至是“书呆子”、“学究”、“迂腐”、情商低等的同义词。

在市场化的社会中,人们难免会一切用市场逻辑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以市场效用作为评价标准,交易、露骨的自私、粗俗、追名逐利,都在所难免。但大学毕竟是大学,它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它要坚守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明德至善的宗旨,它要引领社会的发展,而不是被社会所污染,它要用自身的洁气、正气、傲气去荡漾社会的浊气、歪气、俗气。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始终离不开“书生气”、“学究气”,书生气就是大学的底气、骨气和正气,当下应着力养成。

其实,大学的书生气养成首先取决于大学的主要领导者有没有书生气。大学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书生出身,换言之,大学领导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和职称,是学术科班出身,是在大学的学术氛围中砺炼出来的,并且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某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这些年,对大学领导的准入条件有的地方提出了博士和教授要求,有的地方甚至出台了地方官员不得进入大学任职的规定,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问题在于,是高学位和高职称就能确保大学领导者是有学术味、书生气,我看未必,因为有些大学领导者是利用行政权获得学术资源的,有的甚至职称也是请人“帮忙打造”的。这些人虽然有教授、博士的标签,但实质上没有书生味,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帖上标签这后再无学术成果,有的甚至几年不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是不学无术。这种人当了校领导是无法服人的,因为在大学,只有学术水平高的人才会被尊重,至于你的行政权力只是表面上服从,或者是短暂性服从。

曾经有一种观点,主张大学领导职业化,这是针对个别校领导只干“私活”、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而提出的要求。其实,一个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校领导也未必会把全部精力放在管理上,相反,如果挤时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但会起示范效应,而且更能了解教学科研中的实际困难,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还有哗众取宠者扬言自己“不申请项目、不带学生,不申报奖项”,即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纯粹的“职业革命家”。这种所谓的“职业革命家”,其实久而久之就成了不学无术的“官油子”,满身的官僚气息,满嘴的官场腔调。

我们是按照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双重标准来要求大学主要领导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特性决定的,出发点是好的。只可惜,中国几千大学校长书记中成为了教育家的是以个位数计数,更没有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倒是政客培养了不少。试想,一个大学领导者不以学术为上,不以学术为志趣,不以有学问的人为尊,大学又怎么可能不充满“行政味”?大学的去行政化,其实就是要从去“行政味”开始,形成一切以学术为中心的大学文化。

多些书生气,少些官场气;多些学者腔,少些官腔;多些学术思维,少些官僚思维;多些文人傲骨,少些官僚媚骨,这是大学领导者之正道,否则,不但会遭师生鄙视,也会让社会上的官员小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中师大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第二落点)
“负面清单”正面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熊丙奇:北大11位校长助理意欲何为
科学网__社会公众不必以“帽”取人
朱清时:“去行政化”并非不要行政领导
一位大学老师感染新冠期间写的年终总结:怀疑得了新冠39次,吃黄桃罐头5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