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层联系点
武汉市汉阳区人大常委会“民情民意联系点”—— 更深扎根察民情 更实服务惠民生
2022年第7期 —— 人大视窗 作者:文·图/张梦君 杨李东
小区外墙脱落、墙体渗水一直是武汉市汉阳区新城春天里小区居民的烦心事。今年3月30日,居民何国华在小区楼栋看到市人大代表刘思桥的“民情民意联系点”公示牌,牌上“有事反映请扫码”几个字特别醒目。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扫了码,没想到刘思桥立即通过了好友申请。在了解情况后,通过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房管局、街道、社区商议解决问题途径。眼看小区维修改造进入招投标程序,何国华心情由“阴”转“晴”。据介绍,这样的公示牌,在汉阳区共有450块。
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致力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探索开展“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推动代表深耕基层亮身份促履职,发挥闭会期间主体作用。
联系群众,向更深处扎根
近年来,汉阳区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实现街道代表之家、选区代表工作室建设全覆盖,代表履职阵地逐步向基层一线延伸,在推动代表联系群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产生伊始,就将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如何彰显身份、发挥作用列为第一课题。“代表工作室虽然进了选区,群众有事找代表依然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大代表依然在橱窗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万磊指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必须再向前走一步,向更深处扎根,在最末端发力。”
以问题为导向,万磊亲自带队密集走访汉阳辖区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听取意见、交换思想、研究对策。以公示身份、扎根群众、表达民意、服务民生为核心内容,开展汉阳人大“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形成共识。
3月28日,汉阳江欣苑选区率先启动,选区内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共4名公示身份。印制代表微信二维码的“民情民意联系点”公示牌,在小区楼栋、红色驿站、代表单位等群众较为集中的地点悬挂。此后,各街各选区相继行动,以便民利民为目的,精心设计点位,不长时间内实现了全区100个选区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全覆盖。选民可以通过扫码加代表微信好友直接“点对点”反映问题,代表也可以“全时段”收集群众意见,实现联系群众“不下线”,民呼我应“无延时”。
“亮身份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情怀。”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是本次活动中第一个挂牌的省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只要选民群众信任,我愿意成为他们的微信好友。”胡明荣说。
“我有一个微信好友,名叫'人大代表’!”何国华逢人就说。他不只向刘思桥代表反映民情民意,节假日互致问候,天气变化嘘寒问暖。“过去闭会期间要见人大代表很难,代表接待日往往也因为上班错过。现在有了'民情民意联系点’,感觉到人大代表随时就在身边。”
每一块金灿灿、亮闪闪的“民情民意联系点”公示牌,擦亮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庄严承诺,让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在民间扎下了根。据统计,活动进行1个月,开展各类代表履职活动243次,代表线上联系居民2600余人,“这相当于以前一年接待的选民人数”。
表达民意,向最末端聚焦
还建房办证难、无障碍设施不足、小区停车乱象、房屋墙面脱落、“双减”后家长焦虑等等,来自最基层的诉求、最末端的声音,饱含着群众对人大代表的无限信任,一条条汇聚到“民情民意联系点”。
翻开汉阳区人大代表履职记录——得知陶馨阁小区居民希望将文化广场改造一新,区人大代表方紫微立即赶到小区,现场画出广场改造设计草图;在外地出差途中,收到居民发来的微信好友申请,区人大代表潘希文立即通过申请,并远程协调问题妥善解决;常年奔波于江腾广场周围的两个外卖小哥向区人大代表万辉扫码反映电动车无处停放问题,万辉通过人大街道工委联系相关部门选点规划,修建停车棚,外卖小哥终于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区人大代表韦莉将自己的“民情民意联系点”公示牌挂在了校门口,立即引起学生家长和居民群众的关注,很快成为师生沟通、家校联系的“校长信箱”;在一份闭会期间代表建议中,红建街背街小巷破损的彩砖路面长度,精确到个位数,这背后是汉阳区人大代表魏凌云多次的现场走访和细心记录……
“近1个月来,全区代表累计通过'民情民意联系点’收集意见建议192条,其中代表直接解答74件、街道和社区层面解决87件、协调政府职能部门解决22件、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9件。”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庆华表示,汉阳将“民情民意联系点”作为收集议案建议素材的重要途径,结合汉阳已有的线下代表履职阵地,线上汉阳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系统、武汉微邻里、网上评议系统,推行民情民意分类梳理、分级受理、统一交办、统筹督办,省、市、区三级代表联动发力,让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能够“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服务民生,向更精准发力
4月12日,一场代表建议督办会在向阳选区召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领衔督办,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及规划、园林、城建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
“没想到区人大常委会这么重视这个建议案。”初任区人大代表杨俊峰感慨万分。在“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中,几位选民向他反映的意见,都是希望周边建一个口袋公园。随后他深入调研,提出他的第一件代表建议——“关于在向阳体育公园空地建设口袋公园的建议”。目前,该建议办理方案已通过,公园建设进入手续报批环节。杨俊峰欣赏表示:“我第一时间回复了这几位选民,大家都很高兴,我也很有成就感”。
“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是民意收集渠道的拓展和延伸,督促民生问题解决离不开人大有效监督。区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办法》《代表闭会期间建议办理工作意见》等配套制度,依法运用持证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代表约见、专题询问等监督手段,督促代表建议承办部门积极办理,以办理实效回应群众诉求。通过勤“议”、善“约”、真“询”打好监督“组合拳”,精准发力,打通解决问题通道。
智慧来自群众。一条条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也为人大工作拓宽了思路。区人大常委会为问题而为,工作重点更顺应民意、贴近民生。针对群众对城市绿化的密切关注,区人大常委会将执法检查议题明确为检查《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实施情况;针对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比较集中,将开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推宜居宜业新汉阳建设”专题询问列入工作计划,同时还有针对性对6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
“开展'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是区人大常委会致力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创新举措。”万磊介绍,“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彰显了闭会期间人大代表身份,提高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效率,'倒逼’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增强了人大代表履职成就感责任感。我们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在提升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上做深做实做优。”
山东东营人大民意“直通车”开到群众家门口
赵玲玉 燕娜娜 人民代表报 2022-08-10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社会建设工作事关社会保障和民生福祉,直接关系基层社会治理质效和群众切身利益,尤其需要直线联系基层,倾听来自一线的原汁原味的声音,掌握最真实的民情和诉求。
今年,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在健全完善代表工作站、街道议政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载体平台的基础上,创新推进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设立,搭建“民生直通车”,搭起群众“连心桥”,推动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向下延伸。
9个联系点覆盖不同类型基层单位
联系点设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后期工作开展实效。《东营市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制度》对联系点设立提出明确要求:突出基层性,综合考虑建点条件和设点意愿等因素,统筹考虑和尽量涵盖本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典型代表性,满足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群团组织、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需求。
首批基层联系点名单里有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玉景社区、河口区义和镇同合村、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广饶县宁康怡康轩康复养老服务中心、山东威玛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不同类型的单位、9个联系点。“这些单位既有油田新移交地方管理的城市社区,也有黄河滩区拆迁安置的农村社区;既有弱势群体综合服务机构,也有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单位。我们充分考虑区域统筹,做到了全市5个县区联系点全覆盖。”东营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王跃斌说,“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联系点,能让我们在调研工作、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更多类型、更广范围的样本,听到更全面、更客观、更综合的意见建议,为更好地做好社会建设工作奠定民意基础。”
原汁原味听民意,收集第一手资料
“咱们社区残疾人数量多,能不能协调增加'如康家园’辅助性就业名额,为社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小区内车位紧张,能否协调在小区周边划定停车位,方便居民停车?”
……
走进东营市东城街道胜宏社区惠园小区,门口的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职能介绍牌,包括联系点责任人姓名、电话被摆在醒目位置。迎面的“民意馆”留言板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留言贴,都是社区居民近期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虽然我们社区被定为联系点时间不长,但居民了解联系点职能后热情高涨,每天都有居民通过留言板或者电话反映问题。”胜宏社区党委书记梅玉莲说。“这个联系点好啊,咱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可以直达市里,这是通天哩。有啥问题市领导亲自给咱想办法,咱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心了。”旁边的社区居民李大爷高兴地附和着。
成为社情民意“建言直通车”是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设立的第一要义。为采集到更多“带露珠、沾泥土”的第一手资料,东营市人大探索构建“群众-基层联系点-市人大社会委”社情民意直通反馈渠道,群众的意见不用经过层层审批,不用辗转不同部门,能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反馈到市级层面,打通了市人大与基层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为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联系点负责人和联络员全都是驻点工作人员,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全天候”“无缝隙”。同时,探索“联系点+代表工作站+社区网格”等多点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与“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专职网格员等重点人群的联系,确保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真正掌握最原始、最真实的情况和问题。目前,全市9个基层联系点共收集基层一线群众意见建议26条,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成为基层群众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成为人大了解基层群众意见的常态化平台。
发挥联系点作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设立联系点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群团组织、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等社会建设工作重点听取群众呼声、摸清群众诉求,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推进情况;掌握社会建设领域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征求对社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等。
为确保联系点切实发挥作用,东营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除随时收集汇总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外,还每月到联系点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电话信函等方式,及时传达社会建设方面的重大精神和重要部署,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联系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并向相关部门反映交办,切实跟踪监督意见建议办理情况,努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虽然东营市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设立时间不长,但因扎根基层、直通一线,掌握着最真实的民情和呼声,迅速在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中发挥作用。比如,在《东营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联系点提出了“应加大网格员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网格员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理清网格员管理责任体系,保持网格员工作顺畅有序”等意见建议,被吸纳到法规草案之中。在全市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监督调研中,联系点提出了“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等建议,被常委会写入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推动解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有及时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儿里;只有及时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才能真正与群众手牵手、心连心。东营市人大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犹如一辆辆“民意直通车”,源源不断将百姓的声音传到党委、政府的耳中,凝聚起推动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市两会举行专题记者会,邀请市人大代表围绕“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交流探讨
全天候“在线”、360度服务、“一站式”解决!
人大代表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大有作为
改革以人民为中心 民主与民心相连接丨大型纪录片《征程》
乌海人大网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