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学生主动学习,乐学、肯学、会学

让学生主动学习,乐学、肯学、会学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要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动、自学、乐学、会学、自得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中应首先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主动性,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摸索学法、发展能力、促其良性循环的过程。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激发热情,明确学习目的,有的放矢。

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它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调节、检验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具体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心中更加清楚。最后,学生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个人目标。在第二步中,教师提出的教学目的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接近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易被学生操作。如《草原》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对作者的意图有所领悟,即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的美及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系统、明确学习目的:除以上目标还要学习动态、静态描写。最后学生在落实以上目标同时,再确定个人目标。这样学生参与了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又便于落实学习目的,检查落实情况,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放手让学生读课文,自感自悟,明白课文作者的思想,体会中心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使学生获取知识,体会思想内容,感受语言美。尤其是那些抽象、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内容或片断,仅靠老师用语言讲解是很难感受到的,这时朗读就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举,营造朗读的氛围,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思考、想象、体会,能设身处地地进入作者的角色,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透过文章的“形”捕捉到了“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如《桂林山水》一文,为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美妙,可这样设计:谁能把桂林的山读得“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把漓江的水读得“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以读引思,创设情境,好象是与作者漫游漓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想象,不但能感受到那美丽的山水的景色,也从中得到了自学的乐趣。

三、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思维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再不仅仅局限于文章的表面,还会深入到实质,能透过文章的重点段落、关键句子,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如《将相和》一文,学生读后知道了“将相和”的来龙去脉。这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他们为什么闹不和?后来怎么又和好了?还有的问:如果不和好的话会有什么结果?这些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的思维就调动起来,这一部分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组织学生讨论,畅行合作学习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将各抒已见,纷纷发言。这时教师要进行一番处理,把问题集中到几个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题目中,将学生的思维由发散到集中。然后组织讨论,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找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出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丰碑》一课,当学生了解到“丰碑”就是指死了的军需处长时,老师可指出: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还有哪些人物可称得上“丰碑”,分组讨论,大家积极发言:“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丰碑”的含义,即使教师不讲解,学生出明白了。

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好的内容,发展他们的潜能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去接受学习对象,才能发挥其积极性。在教学中有些内容可灵活处理,不必千篇一律,把学生束缚到一个模式上。如读写例话《动态和静态描写》,在了解动态、静态描写的内涵后,可结合学过的课文谈一谈。课文可自选,关键是要找出动态、静态描写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就大了,主动性就更容易发挥出来了,同时信息量也增加了。

六、让学生摸索学习,自己懂学法,乐学、会学。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有所领悟但还末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来,为今后的自学打下基础。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时,先让学生阅读,古籍课文内容。然后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再讨论,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最后带着对漓江的喜爱、赞美之情朗读课文。至此,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方法:读、思、议、读,并用这种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师检查自学效果就行了。通过以上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过程,不但获取了知识,摸索了学法,发展了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我们语文教学就是要学生学到知识,开发智力,挖掘潜能,实现强素质、增本领的教育教学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怎样指导孩子学好语文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
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小学语文学法的特性与指导要求
浅谈小学语文学法的指导
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