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究竟可以有多无耻

孟子的这句话意思是: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然而,无耻之人,在历史上多了去了。

有一句俗话叫: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01

1643年,崇祯帝下了一道旨,免除河南五府田租三年。

河南年年旱灾,早已是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免除田租五年,对老百姓来讲,真是天大的喜讯。

但崇祯真的有这么好心吗?

当然不会。

崇祯免除田租的这五府,都已经在农民军的控制之下。明朝也不可能到那里征到税,所以,这不过是一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把戏。

那些还在崇祯控制下的土地,大多数农民全年所收粮食,不吃不喝都不足以缴纳田租,农民都只好变成流民,饿死者不计其数。

02

清朝基本统一全国之后(除台湾在郑成功手里),开始撤三藩。命令下达之后,吴三桂在云南开始叛乱。

叛乱需要名号啊!

吴三桂又想起了明朝,又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吴三桂率部下祭扫永历陵墓,在墓前痛斥满清无道,伏地放声痛哭,悲伤到无法起身。

永历帝不是你吴三桂杀的吗?

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擒获之后,说:我是北方人,想见到十二陵而死,不知道可以不?

吴三桂答应了这个要求。

但吴三桂怕送永历皇帝到北京,路途上出意外,遂决定在云南将永历帝杀死。

属下问吴三桂,怎么处死?

吴三桂回答:斩首。

吴三桂身边的两位满族卓罗、爱星阿认为永历是皇帝,应当留全尸。

最后吴三桂决定用弓弦将永历皇帝勒死。

吴三桂反清之后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天啊!当初不是你吴三国引清兵入关的?不是你吴三桂第一个剃发请降的吗?

就想问吴三桂三个字:要脸不?

03

洪承畴投降满清之后,成为进攻中原的引路人。他对满清可谓功勋卓著,但对明来讲,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叛徒。

孙兆奎是一位反清义士,不幸兵败被俘。

洪承畴与他是旧相识,想来劝降他。

洪承畴问他:你从军中来,请问扬州的史可法死了,还是没死啊?

因为这个时候扬州已经被清军攻克,史可法战死。洪承畴这样问的意思是:史可法都死了,你还死扛什么,赶紧投降吧。

孙兆奎说:你从北边来,请问松山战役中的督师洪承畴,是死了还是没死啊?

因为松山战役结束后,一度有消息说洪承畴为国捐躯,崇祯还亲自为其祭奠。实际上,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后被俘降清。

洪承畴听了他的话,急呼手下把孙兆奎推出去杀了

04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取得了最惠国待遇,但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的啊!我给你多少权利,你就都给我多少权利,大家互惠互利。所以,就有一个新词出现,叫: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清政府给英国的权利,英国不用给清政府。

美国在《望厦条约》中也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后来,美国为了展示自己对华“友好”的形象,就给予了清政府一些优惠条款,比如,清政府的商船出口货物到美国,可以享受关税优惠等等。

这些条款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成为列强的商品集散地,国力孱弱,哪里有什么货物远跨太平洋出口到美国。

05

1840的中英战争,又被称为鸦片战争,鸦片是这场战争的重要因素。

但在《南京条约》里面,没有一个字是关于鸦片的。

英国人当然知道售卖鸦片是一种卑劣的行径,是不会写在条约上的。

清朝代表耆英和伊里布不明白为何英国要在印度种植鸦片,然后卖到大清。

英方代表璞鼎查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们的人民品德高尚,就不会沾染此种恶习;如果你们的相关官员不腐败,而是执行命令,鸦片就进不了你们的国家。要使我们的领土上停止罂粟种植,主要靠你们。

这段话的暗藏逻辑是清朝的国民沾染鸦片是品德的问题,问题出在清朝国民身上,这强盗逻辑也是闻所未闻。

不仅如此,璞鼎查还提了一个建议:

因此,立刻使鸦片输入合法化……由此最大程度地限制鸦片走私,是不是会更好呢?

耆英和伊里布虽然无能,但对这个提议也是果断的拒绝了。

那么英国人贩卖鸦片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直到清朝灭亡之后。

袁世凯称帝时,总费用大概需要3000万。其中2000万用于登基典礼,1000万用来收买军队的人心。

袁世凯没钱,就想到了鸦片。

根据当时和英国的协议,应该开始禁止对华输送鸦片,但鸦片售卖是逐步停止。英商在禁令日期到来之前,低价抛售鸦片。

那么英国为何同意不卖鸦片了呢?可不是这些洋人心地善良。

因为甲午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对华商品输出大增,鸦片贸易的地位下降,已经不需要以贩卖鸦片来作为平衡贸易逆差的手段。而且舆论的压力日益加大,英国所以同意了停止输送鸦片。

英国人不卖了,国人可以卖啊!

国内烟商接手这批鸦片,为了能够得到售卖许可,烟商们不仅按照原来的税收交税,每箱鸦片另外还上交4500元给袁世凯。

袁世凯在鸦片上共筹集了资金2700万,称帝的费用也就基本凑齐了。而国内的烟商们也赚了钱,真是“皆大欢喜”。

只是这么多鸦片背后,不知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看一遍《南京条约》,才知道当时清政府的思路有多荒谬
第二次鸦片战争(上)
【原创导学案分享】《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八上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4)
吴三桂当年如果老老实实接受削藩,能否得以善终?
这个偏远小山村的祖坟藏着家族的秘密,掘开后发现一个传奇人物
吴三桂为什么不救崇祯皇帝?后来吴三桂又为什么反清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