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术笔记︱(详细版)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技术要点。

        开腹和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最直观的优势就在于:避免了腹壁的取标本切口。诚然,切口是引起患者术后疼痛的最主要因素,剧烈的切口疼痛又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NOSES不仅是腹壁切口的客观改变,也体现了患者对微创的极致追求!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技术要点(详细版),希望抛砖引玉,引发外科同道的思考! 

文末附:未剪辑版NOSES手术视频★

(本文阅读时间:大约30分钟)

(文章观点代表作者本人,仅供参考)


文前致谢:

感谢为NOSES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王锡山教授和傅传刚教授!

右二:王锡山教授↑↑↑

右一:傅传刚教授↑↑↑

术前诊断:直肠中段中分化腺癌 cT2N0M0

手术名称: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麻醉方法:静-吸复合全麻

手术体位:改良截石位

手术医生:孙锋、赵永昌、吴潇烁

术者站位:如下图(1)、(2)

图(1):术者站位(示意图)↑↑↑

图(2):实际的术者站位↑↑↑

主要手术步骤:

一、建立操作平台:

        全麻成功后采用截石位,术野常规消毒后铺巾。

(一)于脐上皮肤皱褶处做环脐切口,长约1.2cm,逐层进腹。从该切口置入12mmTrocar,建立气腹并维持气压于15mmHg。通过此Trocar置入30°腹腔镜镜头。

(二)在腹腔镜监视器观察下,避开腹壁下动脉,在右侧腹直肌外侧缘与脐水平线连线置入5mmTrocar,作为主刀的副操作孔。

(三)在右侧麦氏点处置入12mmTrocar作为主刀的主操作孔。

(四)在左侧腹直肌外侧缘与脐水平线连线交点置入12mmTrocar,作为助手的主操作孔。

(五)在左侧反麦氏点处置入5mmTrocar作为助手的副操作孔。

★注意事项:

1、不论是在肚脐上方还是肚脐下方进行观察孔的穿刺,都建议穿刺器的尖端向肚脐方向戳入,这是由于脐板由多层筋膜汇合而成的一层解剖结构所决定的:向脐板方向穿刺,避免了因穿过众多筋膜结构所造成的穿刺困难,不仅安全,而且快捷;

2、针对过瘦的患者,在进行观察孔穿刺时,锋哥建议采用开放式进入方法,国内曾有多个值得警醒的案例:在为过瘦患者进行观察孔穿刺器刺入时,穿刺器误伤了腹主动脉或者下腔静脉(2018年,曾有一例患者因此死亡)。

二、探查:

(一)腹腔及盆腔无腹水;

(二)腹膜、大网膜未见肿瘤种植和转移结节;

(三)由远及近的探查:肝脏、胆囊、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未见异常,直肠中段前壁可见一大小约3cm*3cm的肿物,局部浆膜面凹陷,凹陷处周围浆膜表层充血,未见肿物侵犯周围脏器或组织,如下图(3)↓↓↓。

(四)术中提起横结肠,检查腹主动脉旁无肿大的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腹侧壁无肿大的淋巴结;

        术中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决定行“完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图(3):确定直肠肿瘤的部位↑↑↑

★注意事项:

1、在正式手术操作之前,探查步骤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实证明,术前影像学评估时未发现的小转移灶(如肝脏的转移灶,腹膜的种植灶),在腹腔探查时有可能被发现。如果术中发现了影像学未评估到的瘤灶,患者的术后分期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势必将改变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2、探查时应该遵循“无瘤原则”下由远及近的探查顺序,以防止因探查带来的医源性肿瘤播散。

三、手术步骤:

(一)乙状结肠内侧的游离:

(1)切开乙状结肠系膜中线侧:助手肠钳抓紧直肠向腹侧提拉,张紧乙状结肠系膜,以骶岬为入刀点,以“黄白交界线”为指引,从尾侧向头侧切开乙状结肠系膜,可见一疏松的间隙,即进入了左结肠系膜和GEROTA筋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Toldts间隙),如下图(4)、(5)↓↓↓。

图(4):骶骨岬入刀↑↑↑

图(5):准确进入左侧Toldts间隙↑↑↑

★注意事项:

1、以骶骨岬作为入刀起始点的原因:骶骨岬位置恒定、无解剖变异、便于寻找和暴露、较好地避开了重要的管道结构(比如:髂动脉、输尿管)和神经(比如:腹下神经)。

2、准确定位Toldts间隙的前提是助手的两个器械的合理张力的存在,为此,助手的左手肠钳应固定住直乙交接部的肠管,助手的右手抓钳应固定住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系膜,并保持两钳之间的合理距离及张力!

(2)扩展Toldts间隙:助手左手肠钳继续向腹侧牵拉直肠上段,右手抓钳把持肠系膜下动脉蒂、向头侧并腹侧保持张力,主刀仔细扩展Toldts间隙:在此间隙内,向左侧扩展外科平面,达到乙状结肠系膜消失的Toldts线。

    注意保持了左半结肠系膜及GEROTA筋膜的完整性,并在主髂血管前保留一层透明的GEROTA筋膜,透过此筋膜可见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后外侧的左输尿管和生殖血管(未造成对腹主动脉神经丛、左输尿管及左生殖血管的损伤),分离范围从中央向左达生殖血管外侧左结肠旁沟,如下图(6)↓↓↓。

图(6):扩展左侧Toldts间隙↑↑↑

★注意事项:在确保间隙内合理张力的情况下,始终沿着GEROTA筋膜与Toldts筋膜之间进行游离,以“路标血管”和略带光泽的GEROTA筋膜作为解剖标的物,沿着无血的“圣神平面”进行游离。注意:在此间隙内游离时,往往容易“走深”,术者须明确:不论患者身材胖与瘦,覆盖在腹主动脉、左右髂血管表面的GEROTA筋膜是不会缺如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3)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在两侧髂动脉夹角处,可见GEROTA筋膜覆盖的灰白色上腹下神经丛,沿其表面自尾侧向头侧分离达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在其包绕该动脉远心端骨骼化、并分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距腹主动脉发出点2cm处),清扫周围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注意保留了主动脉前筋膜的完整性)。如下图(7)、(8)、(9)、(10)↓↓↓。

图(7):测量自肠系膜下动脉发出2cm的拟离断处↑↑↑

图(8):裸化肠系膜下动脉↑↑↑

图(9):Hemo-lock 结扎肠系膜下动脉↑↑↑

图(10):已经离断的肠系膜下动脉↑↑↑

★注意事项:游离并切断肠系膜下动脉是根治性直肠切除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准确暴露肠系膜下动脉的根部、是能否确保手术根治性的重要前提!为了确保准确暴露肠系膜下动脉的根部,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四:

1、可以采用“头尾联合入路(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头侧和尾侧)”准确寻找肠系膜下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点的位置;

2、在裸化肠系膜下动脉之前,务必将肠系膜下动脉与腹主动脉间的Toldts间隙游离完全,即“先找平面,后裸血管”的原则执行要到位;

3、为保证良好的Toldts间隙内的张力,助手的右手抓夹位置最好在距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发出部位4至5cm处,如果离根部太近,容易影响主刀的操作,如果距离根部太远,助手抓钳张力可能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4、此外,助手抓钳向腹侧并左侧牵拉的张力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4)离断肠系膜下静脉:在离断肠系膜下动脉之后,继续向头侧及外侧分离左侧Toldts间隙,在平行于肠系膜下动脉断端处,向左侧水平游离并显露肠系膜下静脉、予以切断,如下图(11)、(12)↓↓↓。

图(11):游离、裸化肠系膜下静脉↑↑↑

图(12):准备离断肠系膜下静脉↑↑↑

★注意事项:

1、包绕肠系膜下静脉周围的血管鞘因人而异,有的人较薄,有的人较厚。再加之BMI(体重指数)不同,乙状结肠系膜内的脂肪含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由肠系膜下动脉离断处向肠系膜下静脉前行游离时,需要遵循“小步慢跑”的原则:仔细辨认,小口夹取,以防止误伤肠系膜下静脉,引起不必要的出血。

2、肠系膜下静脉背侧的Toldts间隙(在整个左侧Toldts间隙内)是相对比较疏松的,如果在此前游离Toldts间隙时,层面不够准确(过深过浅),可以凭借肠系膜下静脉背侧的这个疏松间隙“寻找”回正确的Toldts间隙。所以,锋哥给这个间隙起了一个代名词:“修正间隙”,意即:由于疏松,可以帮助确定融合筋膜间隙、并具有修正作用的间隙名称。

3、如果因为系膜内脂肪含量较多等原因,使隐藏于系膜脂肪内的肠系膜下静脉不容易暴露,此时可以嘱扶镜手将光纤打到6点位,在Toldts间隙内,由下向上观察肠系膜下静脉。

(二)乙状结肠外侧的游离:

        向右牵引乙状结肠系膜,沿黄白交界线(Toldts线)向头侧切开左结肠旁沟腹膜返折。将乙状结肠向右侧翻转,在其系膜和GEROTA筋膜之间的Toldts间隙向右侧游离,注意保护了GEROTA筋膜后面的左侧输尿管和左侧生殖血管未受损伤。

        游离后使乙状结肠外侧与中线侧平面完全贯通,并向上方延伸至乙状结肠下段水平,注意保护了GEROTA筋膜、乙状结肠系膜和降结肠系膜的完整性,如下图(13)↓↓↓。

图(13):分离乙状结肠外侧的自然粘连带↑↑↑

图(14):乙状结肠间隐窝处的游离↑↑↑

★注意事项:

1、在游离乙状结肠外侧之前,一定要将左侧Toldts间隙完全游离,游离完毕的标准是暴露三大“解剖标志”:第一个标志是位于患者背侧、隐藏于GEROTA筋膜背侧的左侧生殖血管;第二个标志是位于患者腹侧的乙状结肠管壁(手术中乙状结肠管壁呈现白色,区别于呈黄色的乙状结肠系膜);第三个标志是位于患者Toldts间隙左侧端的“侧腹壁脂肪”,此处的脂肪往往呈现疏松的黄色(有时颜色较深),与结肠系膜内的脂肪和GEROTA筋膜内的脂肪略有不同,手术中需要注意鉴别。

2、始终贯彻张力第一、平面第二的手术腹腔镜原则。在游离左侧髂血管区域、当乙状结肠间隐窝时,最好选择在Toldts间隙内直视下操作,当此处的Toldts间隙被完全游离后,再在Toldts间隙内铺设腔镜纱,以保护此处GEROTA筋膜背后的髂血管、输尿管和生殖血管,如上图(14)。此后,再从外侧入手进行分离,就相对比较安全了。

(三)直肠周围的游离:

        从骶岬水平开始,在直肠上段系膜后方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向后侧、外侧、前侧锐性扩展外科平面至直肠后间隙,直至肛提肌上间隙。

(1)向后侧(直肠后间隙/肛提肌上间隙的游离):从骶岬水平开始,紧贴直肠系膜,在直肠系膜与骶前筋膜之间的直肠后间隙内、向尾侧扩展外科平面,切断直肠骶骨筋膜,进入肛提肌上间隙、最终到达肛提肌平面,并切断肛尾韧带,如下图(15)、(16)↓↓↓。

图(15):直肠后间隙的游离↑↑↑

图(16):游离至肛提肌层面,并离断肛尾韧带(正在离断肛尾韧带)↑↑↑

★注意事项:

1、在游离直肠时,应始终坚持外科手术“先易后难”的原则——体现在直肠周围间隙的游离,就是按照“后方指引,两侧包抄,前方会师”的游离顺序。这一顺序的确定,其原因是:相对而言,直肠后间隙是疏松的,所以操作较为容易。游离完直肠后间隙以后,再游离两侧直肠侧方间隙和前方的邓氏筋膜间隙,将使复杂的操作变得容易一些;

2、直肠骶骨筋膜是分隔直肠后间隙和肛提肌上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在寻找、确认、离断直肠骶骨筋膜时,应小心观察、确认位于直肠骶骨筋膜背侧的骶前静脉丛,防止因误伤引起的骶前静脉丛大出血;

3、准确进入直肠后间隙/肛提肌上间隙,避免损伤腹下神经前筋膜的方法有很多种——以直肠固有筋膜这层光滑的筋膜结构、作为贯穿始终的参照物进行游离——是明智的选择之一。这是因为:直肠固有筋膜具有无解剖变异、局部特征性强等的特点。

(2)向外侧(两侧直肠侧韧带的离断):向两侧扩展直肠后间隙,以后方间隙作为指引,向两侧游离直肠周围间隙,切断两侧的直肠侧韧带,直至肛提肌上间隙水平(游离至肿物下方5cm),如下图(17)、(18)、(19)、(20)↓↓↓。

图(17):左侧直肠侧韧带的分离(中部)↑↑↑

图(18):左侧直肠侧韧带的分离(尾部)↑↑↑

图(19):右侧直肠侧韧带的分离(中部)↑↑↑

图(20):右侧直肠侧韧带的分离(尾部)↑↑↑

★注意事项:

1、在游离直肠时,不存在“格式化的手术游离顺序——即严格按照从后方→两侧→前侧的顺序”,手术时,往往是“张力导向性”的游离顺序。什么是张力导向性的游离顺序呢?就是整体上按照从后方→两侧→前侧的顺序,但是具体操作往往是以有张力的间隙为导向。这时,可能就会出现类似如下的组合“直肠后→左侧间隙→右侧间隙→前方间隙→左侧间隙”,诸如此类;

2、游离两侧的直肠间隙(或者说切断两侧的直肠侧韧带)时,需沿着无血的“神圣平面”进行操作。游离方向的两侧筋膜分别是:直肠固有筋膜和盆筋膜壁层(日本学界称之为“腹下神经前筋膜”),上述两侧的筋膜外观呈“帐篷样式”,而帐篷的顶端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无血分离线路。如果这个线路出现了偏差,太过向外侧会损伤腹下神经前筋膜、甚至破坏腹下神经前筋膜下方覆盖的腹下神经或者盆神经丛,太过向内侧会破坏直肠固有筋膜,甚至进入到直肠系膜内,这样的后果不仅仅会发生不必要的出血事件,同时,也会为破坏肿瘤的根治性效果“埋下伏笔”。

(3)向前侧(游离邓氏筋膜间隙):向尾侧延长直肠两侧腹膜返折切口,沿着直肠膀胱陷凹腹膜返折水平向直肠尾侧游离,游离至大约前列腺水平(游离至肿物下方5cm),如下图(21)、(22)↓↓↓。

图(21):邓氏间隙的游离(精囊腺位置附近)↑↑↑

图(22):邓氏间隙的游离(前列腺位置附近)↑↑↑

★注意事项:由于神经血管束(NVB)位于邓氏筋膜的左前外侧和右前外侧,如下图(23)↓↓↓,在分离直肠前方、尤其是前侧方的过程中,当拟切开线在游离至前列腺底部(女性为阴道近端)时,如果继续向下分离、有可能损伤与性功能密切相关的NVB。因此,通常在接近前列腺底部时,应横断邓氏筋膜,所持能量器械应当改在邓氏筋膜后叶后方游离,此举旨在降低神经血管束损伤的风险。若前壁肿瘤较大并已经侵犯了邓氏筋膜,为确保肿瘤学安全性,推荐在邓氏筋膜后叶前方游离,但神经血管束发生损伤的风险也会增高。

图(23):神经血管束的位置(虚拟图)↑↑↑

(四)标本的切除:

(1)裸化、切断远端肠管:助手双手器械抓持并固定近端肠管(抓持乙状结肠下段或者直肠上段),使得待裸化的直肠下段张紧。应用长为5cm的黑色丝线标记肿瘤远侧端,并且定位。用超声刀切开直肠系膜,使肠壁完全裸化;用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闭合并切断裸化直肠肠管,形成近侧待切除肠管盲端和远侧待吻合肠管盲端,如下图(24)、(25)、(26)、(27)↓↓↓。

图(24):已经被助手双钳拉紧的直肠↑↑↑

图(25):标记拟离断的直肠远侧端↑↑↑

图(26):开始裸化肠管↑↑↑

图(27):切断已经裸化的直肠肠管↑↑↑

★注意事项:

1、在准备裸化直肠之前,助手双钳应该持续拉紧直肠,这一张力的提供不仅有助于沿着一个层面裸化直肠,还有助于主刀暴露、切断肠系膜下动脉的主要终末支——直肠上动脉。谨记李国新教授所讲过的:不拉紧、不裸化。

2、在裸化直肠系膜区的时候,可以应用解剖学知识,预测可能出现的血管位置和血管数量。具体而言,肠系膜下动脉行于直肠系膜内,在第三骶椎分为左右两条直肠上动脉。所以,在第三骶椎平面上方裸化直肠系膜的时候,我们通常只会遇到一条位于中线侧的血管——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在第三骶椎平面下方裸化直肠系膜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遇到两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血管——左、右直肠上动脉,大家可以参考下方视频。

→→→医学干货︱“直肠上动脉”和“母痔区”的关系,我们手术室里去解密!(附:视频)

3、建议裸化直肠时,尽量使裸化区的宽度达到4cm,同时,在应用腔镜切割闭合器切断直肠时,应该在裸化区的头测切断直肠肠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后续的手术步骤提供便利——具体而言,吻合远端、近端直肠前,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裸化末端直肠,大家可以参考下方图片(28)↓↓↓。

图(28):尽量使裸化区的宽度达到4cm↑↑↑

(2)裸化、切断近端肠管:

        在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时,这个步骤通常是在腹壁外操作的,在完成此次手术时,我们采取的是全腔镜下的操作方法。首先,用尺子量过的丝线测量拟离断的近端肠管,并定位和标记。然后,助手左手肠钳和右手抓钳分别固定、牵拉拟离断的肠管之两侧。主刀左手抓钳抓持乙状结肠系膜残部,形成“三角牵拉”态势。主刀右手超声刀等电器械沿着拟切开线,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直至肠管管腔壁。使用超声刀等电设备裸化局部肠管,使得裸化区的长度达到约4cm,用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闭合并切断裸化区的远端肠管。这样以来,已经完成了手术标本的完全游离和切除,如下图(29)、(30)、(31)、(32)↓↓↓。

图(29):测量拟离断的近端肠管↑↑↑

图(30):“三角牵拉”提供良好张力↑↑↑

图(31):裁剪乙状结肠系膜残部↑↑↑

图(32):裸化局部肠管区,长度大约4cm↑↑↑

★注意事项:

1、在裁剪乙状结肠系膜时,应遵循“首先切开系膜,然后离断血管”的方法。具体而言,在主刀与助手的器械形成三角牵拉的基础上,主刀电器械首先沿着拟切除线、将系膜表面的腹膜剪开。然后,在有充足张力存在的前提下,乙状结肠系膜内的血管通常会清楚的显露出来,此时,再采用Hemo-lock“各个击破”——结扎并离断隔条血管。按照上述分两步结扎裁剪系膜的优势在于:充分显露系膜内的血管,能够确保结扎止血的效果。

2、在离断近端肠管之后,再裸化肠管达到4cm的目的是:便于后续在此处肠管内置入抵钉座时,无需再次裸化肠管;而裸化肠管达到4cm的目的是:便于应用丝线或者刽子手结、将肠管绑缚在抵钉座的中心杆上,具体细节在下方步骤中有详细交代。

(3)标本的取出:

       助手在冲洗、消毒末端直肠之后,主刀电器械切开末端直肠的闭合处,使之形成开放的肠管。助手应用卵圆钳,将无菌塑料管套由肛门置入直肠,在主刀协助下,助手将已经完全游离的直肠标本放入无菌塑料管套内,并将位于无菌塑料管套末端的白边带收紧,然后,助手将标本通过直肠管腔拉出体外,完成标本的取出,如下图(33)、(34)、(35)↓↓↓。

图(33):在剪开末端直肠之前,盆底放置消毒纱布↑↑↑

图(34):在切开末端直肠的最后阶段,预留一点残余的直肠管腔壁,以方便牵拉直肠↑↑↑

图(35):经直肠拖出肿瘤标本↑↑↑

★注意事项:

1、在剪开末端直肠之前,盆底应该提前放置消毒纱布,以防止开放直肠管腔壁时,有肠内容物污染盆腔。

2、经直肠脱出的肿瘤标本大小,原则上直径不应大于3cm。

3、伸入直肠腔内的无菌塑料管套,应该在其外部涂抹石蜡油,以方便在将包扎肿瘤标本的管套从直肠内部脱出,起到润滑的作用。

4、为了尽量满足肿瘤无菌、无瘤的要求,在将直肠标本从直肠脱出之前,应该将位于无菌塑料管套末端的白边带收紧。

(五)消化道重建:

       标本取出后,再次消毒末端直肠管腔,经肛门将抵钉座置入盆底,应用腹腔镜切割闭合器将末端直肠再次闭合。主刀应用超声刀等电器械将近端直肠切开(在切开管腔之前,同样需要在周围铺设碘伏纱布),反复消毒已经开放的近端管腔之后,将置入盆腔的抵钉座放入近端肠管管腔。助手协助固定抵钉座中心杆和肠壁,主刀应用7号丝线捆扎、固定近端肠管末端。在反复确认中心杆与肠壁固定牢靠的基础上,修剪中心杆周边多余的肠壁组织,完成近端肠管抵钉座的置入,使近侧肠管呈待吻合状态。并检查无活动性出血,肠管血运良好。

       将吻合器从肛门插入至闭合钉处,在腔镜监视下,调节旋钮伸出中心杆,在闭合线中点附近穿透远侧肠管盲端、直至中心杆桔黄色标志完全伸出。钉仓把持钳夹持抵钉座,与吻合器中心杆对接锁定,回调旋钮缩回中心杆,使抵钉座与吻合器头部靠拢,直至指示窗显示达到安全范围,检查吻合部位两侧肠管无扭曲和夹入其他组织后,打开吻合器保险,击发进行吻合。调节旋钮Open3.5周使抵订座与吻合器头部稍分离后,从肛门退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器内近端、远端侧吻合环完整。

图(36):经肛门置入抵钉座↑↑↑

图(37):应用切割闭合器封闭末端直肠↑↑↑

图(38):切开近端直肠管腔↑↑↑

图(39):近端管腔内置入抵钉座后,围绕中心杆,用丝线绑缚、固定肠壁↑↑↑

图(40):裁剪多余的近端肠管壁组织↑↑↑

图(41):吻合近端与远端肠管↑↑↑

(六)术后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继续教育】各种膜解剖理论——互斥还是包容
从Toldts间隙到Toldts间隙
大肠癌诊疗常规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应用解剖
结直肠筋膜腔隙、壁脏腹膜移行的层面解剖学研究
腹腔镜右半结肠解剖系列--泌尿生殖系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