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授不肯告诉你的,等学姐来告诉你

本文为募格学术征稿 转载请联系后台

最近很多学弟学妹在抱怨,已经开始写论文了,但一天下来死活憋不出几行字,天气晴朗时一心想出去浪,天气不好时跟着伤春悲秋,于是论文一拖再拖,拖到了懒癌末期。一想到被导师要求的进度表狠狠吊打,脱发掉发的病症就愈加严重。要是跟导师沟通吧,未免显得太矫情。再说,导师日理万机,也未必有时间。


说实话,这种困苦笔者也经历过,好歹也算熬过了这一阶段,跟学术界稍微切割了一下,但回想起那段论文分娩的岁月,还是温情满满的。回忆起以前高考时,老师在讲台上打了鸡血般地喊出“享受高考”的口号,台下的学生个个愁成苦瓜脸,无动于衷,但回忆起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也是很振奋人心的吗?


所以,煎熬的时光也是可以辩证地去看待的。本文就是给还在论文写作中深受痛苦煎熬的小伙伴们一点点小建议。不敢跟导师沟通的,来跟学姐沟通吧!教授不肯告诉你的,让学姐来告诉你。


台湾大学城乡研究所副教授毕恒达曾经出版过一本备受研究生追捧的网红书籍——《教授为什么没有告诉我》,这本书是笔者在写论文期间的精神伴侣,想到教授写论文也曾有过想吐的经历,甚至宁愿去刷马桶都不一样碰论文,可想而知作者是真的懂我们的。结合书中的建议和笔者的个人经验,总结成一下四点,供各位学弟学妹参考。


01

自己感觉有趣,读者才会感兴趣


笔者读研期间曾经当做助教,发现在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思考和讨论的时候,如果是笔者本人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就会讲得眉飞色舞,欲罢不能,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如果连笔者都对话题没兴趣的话,台下基本也是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带领讨论的人对话题讨论的效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写论文也是如此。我们为什么总是感到死活憋不出几行字呢?十有八九是我们自己都感觉这个问题很枯燥无味,所以才难以下笔。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维度分析:一方面,是论文主题本身枯燥乏味吗?另一方面,是我们没有发现论文主题的趣味性所在吗?二者经过一番权衡,要让自己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是享受的,同时读者对我们的论文是感兴趣的,要怎么办呢?


一就是换一个有趣的研究主题,二就是重新挖掘论文主题的趣味性。很多时候,换论文题目研究来不及了,那重新思考自己当初选题的初衷,让读者感受到论文的趣味性和社会意义,或许就是接下来比较前置性的作业了。只要拿出纸和笔,列出三点非它不可的理由,然后从这三点理由展开分析阐述,基本上论文的字数已经蹭蹭蹭往上涨了。


02

抢在教授之前读最新的文献


做学术研究总是离不开阅读文献的,但比阅读更前置性的步骤是寻找并获得文献。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数据库和资料库,找文献不是难事,但总有些文献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比如还没正式出版的书籍等等。这些寻而不获的文献往往很容易成为一个自我原谅的借口:等书来了再看,所以现在可以先歇息一下。


还有一种情况是,导师给我们列出一张书单,根据书单范围去读书。这种方法很便利,一开始我们的确可以系统性地了解一个领域的现有进展,但是,我们是否曾经思考过在这个书单的圈圈以外的未知领域呢?学科发展最前沿的地带发生了什么事、举行了什么研讨会、出版了什么书籍……这部分的工作可以不必劳烦导师来下命令了,自己就可以动动手指头去跟进。


03

分析文献而不是摆出文献


这不是还是继续讲文献。文献综述是论文的半壁江山,是对前人研究的整理和评析。文献综述写得是否到位,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


笔者以前对文献综述也存在过思维误区,就是以为文献综述主要是让读者知道我看了很多很多的文献,所以会下意识地标注,进而是下意识地拉长参考文献的书目篇幅。其实现在回过头看,才发现自己的幼稚可笑。如果自己的文献分析不到位,即使参考的书目再多,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注水猪肉”。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径,尤其值得注意去规避。


文献综述的终极要义还是分析文献,不是像陈列室一样把文献摆出来。我们所阅读过的文献,或者我们要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文献,不能是一个个单一的个体,而必须是有机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我们可以去比较不同作者研究角度的异同、比较可取之处与不可取之处、比较研究范式的时代背景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献综述才是有价值的、生机勃勃的。


04

以毒攻毒,写作永远不会嫌早


写作有趣与否,都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但没有量变何来质变呢?懒癌末期的我们,心里总是产生美好的愿景:在deadline之前突然爆发神力,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千万字。但愿景是美好的,现实是很骨感的,大部分时候是我们肠子都悔青了,埋怨当初自己没有及时开始写,导致最后写出来的质量堪忧,还有压线的风险。


笔者的导师在以前曾经这样说过:接下来的周末大家要做点什么呢?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不如就直接开始写论文吧。这时候,我们的构思不一定很完全,甚至连论文大纲都没有,但相信我,写着写着就会有的了。


不想碰论文的时候,去写论文才是完成论文的最快捷径。因为动笔写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的思维高度集中,而关上电脑去滑手机的过程容易让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外界事物,心思都散了,论文当然就遥遥无期了。


所以,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看完这篇“攻略”之后,先深呼吸十五秒,回忆四条建议,继而就应该把手机扔一旁,打开电脑开始落笔了,如果你还在抱着手机寻找别人写的其他攻略,那这篇文章也就没有意义了。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END·

募格学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师吐槽:这届学生我想退货
学术讲座丨北师大教授:如何避免把文献综述写成“文献综抄”?
文献综述是什么?导师是不是又催论文了?
学术写作大讲堂|如何正确做文献综述?|会员资讯
郭英德:我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
刚上研究生有什么比较好的查阅检索下载并整理文献的学习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