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死亡,你要知道的事
用心传递负能量2017-06-05

Life Thru The Same Lens

 A Girl Called Eddy

A Girl Called Eddy 

00:00/04:18

前几天端午假期,一则流言在朋友圈传开:提醒大家,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是一个祭祀而悲壮的日子,应该送“安康”或者“平安”。

这是文化。

死亡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屏蔽的。我们一个个在接触死亡,但不把死亡变成一个社会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死亡是社会的禁忌,是一种“不详”,或一种詈骂,因而,又是一般状态下的“非所宜言”。

在中国,“死亡”和“性”历来是两个最为忌讳的题目,前者视为“晦气”,后者视为“不雅”,青少年大体是靠自己的摸索独立完成其认识的。

然而,死亡的问题,怎样死亡的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且现况可能是“大有问题”。

大多数人是怎样步入到弥留时刻,是否对弥留时刻“有所准备”,可能都是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不知道那时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决定得到怎样的对待,也不具备表达任何意愿的能力,因而只能将自己交付于医生和家属,让他们去做决定,而这些决定也不考虑他是否愿意,而是考虑社会是否满意。

这样,人就把自己交给了习俗、文化、科学和制度。

“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意味着各种技术手段的使用。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90%的医疗投入都用在了最后一个月。但弥留中的生命,绝大部分的可能性是死亡,人们在死亡之前进行了各种“尽一切可能”的表现或者自我的心理安慰,但正在步入死亡的人,却可能是被生物化地对待。

我们已经习惯看到“抢救有效”“手术成功”的说法,暗示我们任何疾病都有回天的可能。即使再大的年纪,死亡的讣告都要说“因病医治无效”,短短几个字,意蕴无穷(高考生可以来做个句子鉴赏)。

这几个字表明:一、死亡是疾病的缘故,而不可能是“天年已尽”;二、生命消失之际总是需要治疗,这类似于一项律令,既是礼俗的律令,也是道德的律令,甚至它就是一项制度,因此生命必须是在医院里走到尽头,必须经过医生的手,否则就违背了什么;三、死亡是医疗的失败,如果医疗一直成功,人就不会死掉。这些言外之意,其实都问题重重。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但这个终点,究竟是人生的一部分,还是人生以外的部分,是人生的完成式还是人生的否定式?思想家大概各有说法,但传统而言,处理死亡作为生命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是由自我准备的,而现在,死亡一定要经过技术环节来处理,一定要进入到医院这个临死者和家属都陌生的异乡。内在地,死亡不再被当成生命的终点,而是当成可以拒绝、应当永远延迟的黑暗,也当成一种需要治疗和挽救的病。在医院里,临死者成了一个消费者,而且是失去了自主能力的消费者。抢救阵仗巨大,人死得轰轰烈烈,而非宁静安详。病人、家属、医疗行业和整个社会各表“已尽全力”。

终于,死亡降临了人生,太平间的通道打开了,通往殡仪馆的路也打开了。今天,这已经形成一条龙的服务,一切都在无缝对接中。职业性的装殓、奏乐、鞠躬、告别,整个过程无须劳烦亲友,工作人员按照规程和价格一步步到位,亲友就在这个场境中与逝者“同框”。前方,炉子和墓葬也是在价格体系之中。

医院里生,医院里死,营养、治疗改进了,生命确实因此而延长。但以死为病、视死如仇的技术主义文化也在增强,医疗消费、死亡消费的消费体系也在建立。人生被技术主义主导,被消费体系吸纳,“生命至上”、“技术至上”、“经济至上”奇妙合一,形成了抗击死亡才能享受生命的“一条龙”。

我之前看一个TED视频,说:我们都在意如何活得好,却忽视了如何“死得好”。

在人类的潜意识里,死亡始终是个禁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人在追求永生不死。求生是一种生物本能,牢牢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链里。

事实上,人们从理性上已接受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对死亡前痛苦的恐惧、对死亡过程的恐惧,以及对死亡后空无的恐惧等,死亡变得十分可怕。人生本是为了追求幸福的,而人生的最后一站竟充满了如此的痛苦,因而人到晚年变得越来越焦虑,生活质量愈发下降了。

临终关怀的意义,就在于以现代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使不可避免的死亡变得轻松,自然地、坦荡安适地走向死亡;同时,它也给垂死者的家属以安慰和帮助。因而,它们构成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部分。

近年来,一些欧美国家正在悄悄兴起“死亡哲学”的研究和教育,以试图从道德哲学的高度对“生”与“死”进行重新评价,并使更多的人懂得珍惜生命、正视死亡,使自己的一生不仅有个美好幸福的“生”,而且有个幸福安乐的“死”。他们认为,人们既已接受了“死亡是自然的”这一事实,那么开展“死亡教育”也是应该的。

关于死亡教育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项:使临终病人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和失落感,从而安详的走向死亡;对死者的亲属进行节哀教育,使之积极地、主动地面对现实;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生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

死亡教育在美国开展得较为广泛,美国创办了“死亡哲学学会”及《死亡研究》杂志,其研究内容是有关生与死的医学、心理、社会、宗教、伦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已将死亡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之中。如美国,一些州的中学已经开始了死亡教育,说是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认识人生的“归宿”,如宾夕法尼亚州的中学还带学生参观殡仪馆,并鼓励学生亲手去触摸死者。

在日本,则有人提出把死亡教育列入义务教育中。

在中国,目前的临终关怀手段还是比较小众化,以社区式的和家庭式的为主。

生命是那么的短暂,生命是那么的美好,以致“恋世”成了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情结。

这一矛盾开始了人类对死亡的认知和向死亡的抗争,以便征服死亡,使生命进入“永恒”的状态。这是人类对于自我、人生、生命的最早的反思,死亡文化得以产生。人类由此从精神上上升到了“人”的境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善终服务(hospice)
医学人文 | 从容跨越生命的终点 坦然面对那温暖消逝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
一位肿瘤医生的感悟:把死亡这事儿想明白,让“去者善终,留者善別,能者善生”!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医学博士宁晓红:什么样的临终治疗是恰当的(下)
清明祭·“死者为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