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赏析《观沧海》(一)




古文赏析《观沧海》(一)

 


今天讲一首诗: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前段时间,我们讲的是作文,有些妈妈反映听作文听累了,所以现在给大家换换口味。最近讲了《观书有感》,讲了《童趣》。总体上来说,我们讲的古文都是初中课本里有的东西。我们这个群,叫功夫作文·国学经典群,其实这两个是一个东西,是一体的。讲经典,我们也多是从作文的角度来讲,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讲的。


这首诗,是曹操出兵乌桓得胜回来后,登上碣石山上写的。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背景:曹操是谁?曹操的姓氏原本是夏侯,因为曹操的老爸过继给一个大宦官——曹腾,所以就改了姓。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就知道,曹操集团的核心人物都是由夏侯氏组成的,比如说夏侯霸、夏侯渊,这些人物算起来应该是曹操的堂兄堂弟,由此可见“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道理是一点也不假的。


我们学过历史,知道曹操很会用人,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是:用人唯才、打破门第。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曹操打破门第、用人唯才?因为曹操本来就没有门第!在东汉末年,曹操的社会地位相比起来是很低的。我们看曹操出场的时候,在朝廷里面是一个小人物,说话、提建议基本上是没人搭理他的。在当时,有几大势力:一个大势力是皇亲国戚;一个大势力是宦官;还有一个大势力是前朝元老,以刘表、袁术、袁绍为代表。而曹操与这些势力相比,就微不足道。


我们要看到,一个政权的政治斗争,说白了就是几大势力的斗争,就是几大门第的斗争。所以就当时而言,曹操不是什么大门第。因此,除了核心的堂兄堂弟之外,曹操就只能在社会上招人、用人,这样也就打破了门第。这就跟如今一个家族性质的公司与一个草根的公司一样:家族性的公司往往在家族里面寻找可用的人材,而草根性的公司只有到人才市场招兵买马。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刘表,他的家族公司就是由他的小舅子——蔡瑁来控制的。理解为什么曹操“唯才是举”了吗?


那么,为什么说曹操是一个大政治家呢?因为曹操对当时的社会、对家族集团的统治、对权力顶端的门第,进行了重新的洗牌。并且,这个牌洗得非常好,社会进步、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面对曹操有一个评价: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当时曹操听完这句话,是大笑而归。这句话的意思,怎么来理解?我们来和董卓比较一下,当年宫廷发生动乱,皇权、外戚权与宦官权发生争斗,于是就请董卓来保驾,结果董卓自己有了野心,立了汉献帝。但董卓是一个“乱世之奸雄”,却不是“治世之能臣”。所以,相比较而言,“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这个给曹操的评价,就比董卓高了很多。


乱世为奸,那是为了治世而臣;乱世不奸,命都保不了。比如说,当年汉献帝周围的那些忠臣,写血书的大臣,终究是死的死、亡的亡。而曹操的奸,是因为世乱,所以不得不奸;曹操的能,是因为治世,所以就变成了能臣。相比较而言,董卓只能是奸而不能治;相比较而言的汉献帝周围的那些忠臣,是能治而不能奸——不能保命。因此,我们来看“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这个评价,是要客观地、全面地来看。


我们来讲讲,为什么当年曹操要征讨乌桓?乌桓在现今辽宁的东部,学历史首先要懂地理。这一块地方,是在魏国的北方,也就是后方。一个国家,后方不宁就真正的不得安宁。比如说,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长城?就是因为后方——北方不得安宁。再比如,汉武帝为什么要竭尽国力跟匈奴玩命?也是要让自己的后方安宁。还有,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而放之?还是为了取得后方的真正安定。也就是说,真正的无后顾之忧。当时袁氏家族与乌桓有旧交:当年袁绍忧郁而死,袁绍长子袁谭被曹操所杀,袁绍另外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则投靠乌桓,企图联合乌桓东山再起。曹操为了无后顾之忧,于是就采取了先统一北方,进而南下统一中国的战略。这与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孟获而放之,先平定后方再进行北征伐魏的意思是一样的。明白了吗?


我们再说这个碣石,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极具重要性。我们看地图,从唐山到秦皇岛这一带,是东西往来的咽喉要道。除了海上通路之外,要去东三省的话,只此一路。所以,这一带又称“辽西走廊”。走廊,是狭路,是要道,是咽喉。唐山,就是因为唐太宗北伐的时候打此路过的一座山,因此取名“唐山”。秦皇岛,由于这里是秦始皇派人渡海求仙的出海口,故名“秦皇岛”。我们用毛主席的一首词,就基本上说明了关于这一块的历史。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里的“魏武挥鞭”,指的就是后称魏武帝的曹操。

以上,就是我们要讲的关于这首诗的背景。


现在回到《观沧海》这首诗上来,先说这个“观”,我们在讲《观书有感》的时候讲过,“观”,不是看,本意是谛视,就是仔细地看。这个仔细,我们在《童趣》里讲过,“观”即是“察”,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是发自内心地去看,由内心去观察,这才叫“观”。所以,我们在诗中可以看到,因为是发自内心去细看,而不只是眼睛去看,才有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因为由内心去看,所以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而是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甚至是日月星汉。比如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正因为是观,是发自内心的观,所以就会有“主观”。这“主观”的表现就是看到了日月好像是从大海中升起,好像看到了星宿的光耀从大海里迸发出来。如果不“观”,不发自内心的“观”,就没有“主观”,也就没有这么精彩的诗句。这么精彩的诗句,用我们平时讲的六根六尘,不就是意法吗?什么是意法?意法就是比喻,比喻就是主观的感受,而不是客观的真实。


我们再来说这个“沧”。这个“沧”,同“苍”,有一句“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这里指的不是云南的那个苍山洱海,这个“苍”,指的是颜色。什么颜色?就是傍晚的颜色。这里我们只说文解字,具体是什么,还需要大家随文入观。松的颜色,就是苍色。从颜色上来讲,我们就说是“苍松”,这个“苍”是青色,但青得又接近于黑。就义来讲,有晚、有暮、有终的意思,比如说一个人苍白的脸,说明接近OVER的意思,还有苍颜、苍老,都表示了这样的意思。


说到“说文解字”与“随文入观”,又想到了一个题外话。比如说,《千字文》当中第一句话叫“天地玄黄”,意思是说:天是玄的,地是黄色的。这个“玄”,是什么意思呢?字面的意思是灰黑色。天是灰黑色,对吗?《千字文》里的“天”有几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我们站在地球上手指的天。所以这个“天”,就是刚才有妈妈讲的不同颜色的天,比如说早上的天、晚上的天、下雪的天、下雨的天,颜色是不一样的。第二层意思是,从宇宙的大范围来讲,比如我们站在月球上或是火星上看这个“天”,也就是宇宙的空间,那还真是“玄”色的。不是像我们站在地球上,白天看天是蓝色的。在宇宙里看,这个“天空”是“黑”色的。由此可见,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


前面,我们讲的“天”,还有自然的味道,也就是说,还有物理概念。那么,“天”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老天啊,帮帮我啊!上帝啊,求求你!菩萨啊,保佑我!这个“老天”的“天”,是形而上的。所以,老子的《道德经》里就讲“玄之又玄,谓之道”,表颜色的“玄”又引申为:深邃、悠远、奥秘。


所以回过头来,这里的“苍”,只能通过说文解字来让大家随文入观,让大家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这样的评价是如何得来的,准确吗?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评价,是曹操死缠来打求来的?
三句话概括三国的三位雄主,你会用哪一句呢?曹操这一句毫无争议
感悟《三国志》
许劭凭什么说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