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名士高启之死:他有三罪让朱元璋不能忍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江南名城苏州发生一件大案,苏州知府魏观、名士高启等人被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处死,而且是极其残忍的腰斩。

魏观两年前到任苏州,他是一个才子,也是个实干家,一改前任知府陈宁的苛刻伤民,赢得了苏州百姓的信任。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然而,魏观重修苏州府的举动,为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苏州府是苏州知府的治所,但在元末却是吴王张士诚的王宫,张士诚与朱元璋争斗多年,还得到了江南人的支持,朱元璋对此非常恼恨。

魏观在重修苏州府时,按照旧时惯例,邀请高启撰写《上梁文》,高启也就跟这惹祸的苏州府联系在了一起。

高启是元明之际著名诗人,时人誉之为李白再生,他也自比“仙卿”;张士诚虽然统治能力一般,但对文人比较重视,高启也得到了张士诚的善待。

展开剩余71%

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高启经历战乱、亲人亡故,躲到城外隐居起来;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广招天下文人纂修《元史》,高启才再次出山。

朱元璋的伟业,让高启对他自然而然有崇敬感,曾在诗文中称呼朱元璋为“圣人”“真龙”,这也是对新朝天子的真心拥护。

可朱元璋是底层出生,他对权力和财富的欲望特别强,导致对臣下的要求非常严苛,动辄严刑拷打,甚至直接毙命,以致当时不少官员每次入朝,都得跟妻儿做好诀别的准备。

高启也察觉到了这种不正常的氛围,他对仕途重新死心,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元史》修成后,朱元璋亲自召见高启,授予他户部右侍郎的高位。

这是一个副部级的职务,而且居于要害位置,但对这一美差高启坚决推辞,朱元璋也没有为难他,要求有司把高启“赐白金放还”。

作家黄波在《最可惜一片江山: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朱元璋》一书中,认为朱元璋就是在此刻对高启动了杀机,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像高启这样的文人如果不跟朝廷合作,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高启之死还有一些其他诱因。

高启为魏观重修苏州府所写的《上梁文》已经失传,但据零星记载,其中有“龙盘虎踞”四字,龙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虎也不是一个小小的苏州府所能承载的;尤其在苏州府这个前吴王张士诚曾呆过的地方,这个词只能用在张士诚身上,对朱元璋来说是绝对不能忍的。

明清时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高启是因写诗讽刺朱元璋惹祸的,他曾在《宫女图》一诗中,写下“夜深宫禁有谁来”之语。

我们都知道,皇宫里只有皇帝,当时是朱元璋一个真男人,高启说深更半夜的宫里会有谁来,这种讽刺是很直接的。

清朝人所修的《明史》和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等人,都认为朱元璋有可能因为这句诗杀高启,因为朱元璋确实杀过很多人。

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朱元璋在意的,恐怕还真不是这么一两句话,根子还在于高启当年的不合作,这种拒绝让朱元璋很不痛快,再加上之后闲居民间的高启时不时写点看起来不敬的诗文,被抓住把柄来泄愤也就很自然了。

朱元璋是一个极具争议和极富传奇的帝王,要想对他做一个不是很全面,但比较有深度的认识,《最可惜一片江山: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朱元璋》值得认真阅读。

首赞 +1
平台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1374年,金陵街头人声鼎沸,江南第...
明朝一个文人写了4个字, 朱元璋看了大怒, 亲自监刑, 把他腰斩为8段
明朝一个人写4个字,朱元璋看了大怒,亲自监刑,把他腰斩为8段
“皇帝与文人”,朱元璋与高启
苏州知府魏观之死
一篇贺文酿成惨祸:明初这位杰出的才子,是令人叹息的人生悲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