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行若调琴,要取其适中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的国都,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那个时候,在附近寂寥的森林里,一个叫着守笼那的比丘,正在修道。他的修道很偏激,因为很难达到领悟的境地,所以就开始起了迷惘的念头。

  「我做了这样激烈的修行。相信在佛陀的弟子之中,没有人比我更专心一意。虽然这样,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到达领悟之境地?我倒不如回家,或许要好一点。我的家里有的是财产,有那些财产,足够我享受任何幸福的生活,或许我应该把这个修道放弃,还俗来得好些。」。

  佛陀知道了他的迷惘,就拜访他,纠正他的心境,他就坦坦白白将自己的心事说出来。

  「守笼那呀!听说你在家的时候,弹得一手好琴,是吗?」。

  「是的,稍微懂得一点弹法。」。

  「那这样的话,你该知道,一旦把琴弦拉得太紧的时候,就发不出好的琴音,是不是呢?」。

  「是的。」。

  「反之,琴弦拉的太松弛时,是不是也发不出好的琴音?」。

  「是的。」。

  「那么,怎样做才能发出好的琴音呢?」。

  「不过于紧,不过于松,最要紧的是要调整得适合音调。不然的话,发不出好的琴音。」。

  「守笼那呀!佛道的修行,也和这个一样道理!过于刻苦时,内心就高傲而得不到安静;过于弛缓,又会陷于懈怠。守笼那呀!在这里你也应该要取其适中才对!」。

  自此以后,守笼那就把这个弹琴之比喻,铭记在心,重新开始修道,终于到达领悟的境地。

经典出处:

  ◎杂阿含经·九·三○·二十亿耳

  ◎增支部经典·六·五五·守笼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有的人对陌生人毕恭毕敬,而对亲人随意发火?
一曲《修心》空灵之音,心生向往神圣境地!
琴体说--
略谈古琴指法
[转载]琴体、槽腹、琴面、琴背——配三名家制琴透视剖面图
吴琴木画家《临摹仿作 取其精髓》(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