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姆·史莱特的PEG策略在A股的表现

很多人以为PEG指标是彼得·林奇发明的,其实彼得·林奇只不过是使用这个指标比较多的一个大师。真正发明这个指标的是著有《祖鲁法则》的英国著名投资大师吉姆·史莱特,他在《祖鲁法则》一书中说到:“年成长率15%的公司应该得到15倍以上的市盈率,年成长率20%的公司应该有20倍的市盈率,以此类推”。首次提出了“市盈成长比”(即PEG)

PEG=PE/(G*100),在A股,这里的PE我们用最新的总市值/最近四个季度的归母净利润,而这个G,就是企业的年盈利增长。因为下一年真正的G都是未知的,关键是这个G用什么样的数据来估算的好。我们还是上数据,从2007年回测到2018年,整整12年的数据,剔除ST股票,每20个交易日换入PEG最低的10个股票(剔除负数),用了过去1年、3年、5年的利润增长和分析师预测的3年增长数据作为G,并把沪深300以及最简单的PE策略回测如下:

从结果来看,12年总的年化收益率,最好的是用分析师对未来3年盈利的预测数据,年化15.63%,虽然还是比不过最普通的PE策略的20.83%,但也远远超过了沪深300的3.16%,但如果我们再看最近3年,那么不管是用过去的数据还是用将来的预测,都远远跑输了指数。最近3年表现最好的是用3年过去盈利增长来估算的,年化也亏了11.71%,相比较沪深300指数年化才跌了6.90%,而PE策略才跌了2.33%。

回测结果不好,不一定是策略不好,关键还是很难估算出这个G,我们回到3年前的2015年年底,统计了当时分析师对每只股票的未来3年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和实际上这3年的复合增长率的比较,中位数偏差竟然高达57.58%,差异如此之大得出现在这样的结果也是很自然的结果了。

那么彼得·林奇是如何用PEG这个指标,它的策略在A股上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我们下次再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挑选低估值股票
量化交易策略——彼得.林奇策略
用EXCEL落实彼得.林奇的选股策略
成长价值投资(PEG PE)的估值方法
干货分享:用技术指标PEG挖掘高成长股
几位大师使用PEG的使用异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