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溪

太溪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太溪
英文名称:
tàixī;K3;KI3
定义:
足少阴肾经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针灸学(二级学科);腧穴(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太溪,足少阴肾经的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牙痛,心痛,喘息,呕吐等病症。

编辑本段简介

①脉学名词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 肾气。

②经穴名

  出《灵枢·本输》。别名吕细。属足少阴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咽喉痛,虚火牙痛,耳鸣,虚喘,咳血,消渴,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直刺0.5-1寸。灸5-10分钟。

③经穴名

  出《灵枢·本输》。另名吕细、内昆仑。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前方有胫后动、静脉。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编辑本段功效

  〖穴位取穴法〗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配然谷穴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配肾俞穴治肾胀;配支沟穴、然谷穴治心痛如锥刺。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腧穴、原穴。
  〖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穴义〗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编辑本段名解

  (1)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2)吕细。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
  (3)肾经俞。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4)肾经原。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5)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肾经而传,气化之气吸热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清热生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太溪穴示意图

编辑本段取穴定位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

编辑本段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与跟腱、跖肌腱之间、趾长屈肌。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的浅静脉向前归流大隐静脉,向后归流小隐静脉。跟腱前方及两侧脂肪组织较发达。胫神经和胫后动脉体表投影的下点则在内踝和跟腱之间,神经在动脉的后方。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肌腱均受胫神经支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溪穴
十大要穴之“太溪“穴
人体第一大补穴——太溪穴
巧按压穴位迅速降压法
【漏谷穴】漏谷穴位位置图、按摩手法及作用
漏谷穴的准确位置图,漏谷穴位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