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现存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荟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众多、艺术造诣之精丽,乃当今世间其他任何地区所罕见。已知江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但具体情况不详。苏州自古以来即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从而园林得以较快发展。然而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亦曾迭有兴废。至新中国成立后,始广加维护,遂使众多名园得复重丽。

图片来自网络

当今,苏州古典园林依然每天接待着世界各地与国内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由于拙政园等多座园林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此苏州古典园林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的艺术魅力,一跃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并远播到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为苏州和中国带来无尚荣耀。

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苏州古典园林,有一位人士不得不予以提及,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院士。在中国古建筑史研究领域中,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就有着“南刘北梁”的称谓,但大家对与梁思成先生齐名的刘敦桢先生却知之甚少。

多年来他在学术上做出了众多巨大贡献,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曾与营造学社同仁,对我国华北、西南地区主要古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奠定了本学科的坚实基础。解放后,首倡对中国民居和苏州古典园林的调查和研究,又长期研究并主持中国古代建筑史全国性编写工作,其成果均获得国家级奖励。

众所周知,他的巨著《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公认为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著作,国内外建筑园林界都为其丰富的内容、精辟的论证、详尽精美的图片所折服。但为世人所不知晓的,是此书在写作与出版中所经历的漫长且曲折的艰难过程。刘敦桢先生虽是苏州古典园林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但最早的涉足人是他多年的挚友——著名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学教授童寯先生,他曾著有《江南园林志》,首开近代学人研究传统私家园林之先河。由于他将后半生的许多心血,都倾注于苏州古典园林的研究,遂使这一过去未曾为世人充分重视的中华瑰宝,得以重现光辉,并登上了世界文化的最高殿堂。


▲刘敦桢

刘敦桢先生是湖南省新宁县人,1897年9月19日出生于清代官宦之家,四岁起开始接受传统诗书启蒙教育,这使他从小就受到中国古代文史的长期熏陶。而名宦亲戚宅第庭园中刻意布置的若干峰石和花木,大概就是他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感性认识的启蒙。

刘敦桢先生与苏州的缘分,则要从他年幼时的一段经历说起。上世纪之初,他随在江苏省东台县卸知事任的父亲返乡,途中在苏州小住。这是一座与自己故乡景物迥异的水城,众多舟楫的往来与各式石桥的密布,都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产生了以后要再度返回此城的心愿。

1913年他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21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在近十年期间,看到日本全国上下对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的高度重视与刻意保护,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从而做出了回国后要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尽最大努力的意愿。

1922年他回国到达上海。1923年与友人合组华海建筑事务所。后又投身建筑教育,积极参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我国第一个中等建筑技术专业的创建和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首批建筑人才。在设计工作与教学之余暇,踏访周边城市古迹,遍涉当地古建筑与园林,就成为他最感兴趣的活动。同时,他还积极查阅历史文献,寻找有关古建筑资料,陆续写下了《大壮室笔记》。又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两部官方出版并具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建筑技术文献予以仔细阅读,这些都大大提高和深化了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毕生为这一事业献身的信念和决心。

1930年刘敦桢先生加人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32年夏,他放弃了南方的优裕生活和丰厚收入,携家前往北平,全力投入营造学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工作。在短短的五年期间(1932——37年),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物调查,获得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成果,在我国这一新开拓的研究领域中,他没辜负社长朱启钤老先生对“南刘北梁”的期望,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中学术宗师牢固的地位。


刘敦桢先生曾于1936年两次短暂到苏州调查古建筑,随后写出了《苏州古建筑调查记》。此文是有关苏州古建筑及园林最早的系统报告,除就著名宋代建筑玄妙观做重点介绍外,还对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和严家花园的造园艺术备加推崇。当时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而且营造学社的工作重点也并不在此,致使他对古典园林这一领域,未能做出更深入的调查研究,直到二十年后他才实现了全面研究苏州园林的意愿。

也许大家都不知道,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当他执教苏工专时,曾于闲时假日多次与苏州工师之首姚补云老先生同游,遍及城内外寺观、第宅、园林,并相互切磋研讨。这也反映了他当时已对苏州园林的关注。

▲严家花园

▲环秀山庄

新中国成立后,在极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条件下,刘敦桢先生对一切建筑之源的民居建筑,开展了较全面和深入的调研,并出版了阶段性成果《中国住宅概说》,不久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对该领域的调研的热潮。

随着对民居建筑的广泛与进一步调查,使得位于苏州第宅中众多的私家园林浮出水面。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有着丰富经验的刘敦桢先生敏锐地意识到:我国传统园林这一领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已经凸现。于是就迅速组织所属的中国建筑研究室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历史教研组的人员,将苏州园林作为一项重要科研课题,展开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对苏州园林的调查工作从1954年正式展开,一方面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几乎走遍了苏州的大街小巷,对隐藏在高墙深院内的私家宅园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文字记录、摄影和测绘,力求做到全部资料真实全面与准确无误。此外,还注意到在不同时刻与自然条件变化时产生的园景差异(如风霜雨雪、月光日照、波静云影、花开叶落等)。为此,特派专人定点定时守候,及时对出现情景进行记录和摄影,从而大大扩拓了人们对园景新的认识。

▲刘敦桢先生在苏州畅园


1956年刘敦桢先生总结了两年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了题名为《苏州的园林》的论述,并在南京工学院举行的首次科学报告会上宣读。这项成果的发表,在我国建筑园林界又一次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注意。通过刘敦桢先生和助手们的不懈努力,至1960年完成了该项研究的初稿,并易名为《苏州古典园林》,但随着后来“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此稿因此未能杀青。1979年,由他生前的助手们及其子刘叙杰再次整理,使经由刘敦桢先生和众多参与者长期艰苦努力而最终成文的巨著《苏州古典园林》终于面世,至今仍可堪称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之作。

▲《苏州古典园林》目录

书中内容分为总论和实例两大部分,其中总论部分列有绪论、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六个章节。实例部分则遴选出有代表性的十五处典型园林,除若干说明文字外又精择黑白照片500张及实测绘制之墨线图300幅,其质量俱居上乘。该书是研究苏州园林经典之作,从规划和设计的角度,对现存明、清两代为主的苏州私家园林,进行了多方位的细致剖析,也是对中国古代造园史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的实践成果,所进行的一次较全面深入的总结。

旧时我国虽有不少文人记述名园,但却鲜有涉及品评园林建筑技术与艺术创作。本书是在刘敦桢先生主持下多年研究的结晶,并对我国现存若干园林做出深入剖析,所论虽仅及苏州诸园,实际上也是对中国传统造园中的若干实例的重要总结。

一、本书揭开了隐于高墙深院中的苏州私家园林神秘的面纱,使它们重现光彩并登上世界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

本书较全面与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人文渊薮、造园艺术。阐述了如何从园林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方面,营造出写意的山水园林。可以说,在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已知研究中,至今还没有其他著作能够超越这一成果。

二、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留存的典型实例。

书中介绍了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怡园、耦园、艺圃、环秀山庄、拥翠山庄、鹤园、畅园、壶园、残粒园、王洗马巷七号某宅书房庭院等十五处典型实例,其中精选拍摄的黑白照片500张,实测手绘墨线图300幅,籍以全面深入分析和总结苏州古典园林在一定的历史和技术条件下,其造园的思想渊源、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

▲拙政园中部园景

▲狮子林池西景物

三、为了如实反映现状,采用现代建筑学方法,全面、精确地对苏州园林进行了实体详尽测绘。

书中所介绍各园林的总体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以及各个单体建筑平、立、剖面及详部等测绘图中,大到全园总貌,小到园中每棵树木、每块石头的形象,都表现得精确无误。这是通过对实物近距离的入微观察,一尺一寸地测量,一笔一划地绘图才获得的。只有所有物体的各项数据完全准确无误,才能列为真实可信的科学档案。而准确的测绘图和数据,也成为苏州古典园林今后维护工作的不二依据。

▲狮子林总平面图

▲沧浪亭剖面位置示意图


阅读建筑 * 特别推荐


《苏州古典园林》

作者:刘敦桢



【内容简介


苏州以古典园林众多,而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也是我国重要世界文化遗产的所在地。本书是刘敦桢院士深入考察、测绘与研究苏州园林多年,历经数次修订整理而成的重要著作。本书分为总论和实例两大部分,其中总论部分述及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内容。实例部分则介绍十五处具有不同内涵的典型园林,除了文字说明外,又精选黑白照片500张,实测手绘大小墨线图300幅。本书是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出自大师手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史的重要参考。本书是在1979年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古典园林》基础上,经过刘敦桢院士之子、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刘叙杰先生同意对原书错别字,用词,图片索引等进行修订。

【作者简介】

刘敦桢,现代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解放前历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建筑系主任及教授。解放后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及教授。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对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对我国传统民居和园林的系统研究以及组织全国有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及人员,长期主持并亲自参加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等有影响的专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敦桢与苏州园林
刘敦桢
【文保先驱】刘敦桢先生对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贡献
山高水长 | 朱启钤与中国古典园林
陈从周和刘敦桢:修复古典园林的最佳搭档
古典建筑 苏州园林【国内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