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广富林,揽尽上海千年历史
userphoto

2022.06.05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广富林,是松江的文化发源地

广富林遗址,是目前上海发掘规模最大

出土文物最多

具有巨大的考古价值的遗址

被誉为“揽尽上海千年历史”之地

水下博物馆:浸润时空漫游

说起广富林文化遗址,自然不能错过神奇的水下博物馆。广富林文化展示馆整个展览空间均设置在水下,展厅设计以“时空之旅”为理念,进入展馆给人以踏入地下和走向远古的暗示。

走访丨考古遗址发掘现场 ★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广富林地区,当地的村民在开挖河道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一大堆陶器碎片。1999年,村民在开挖池塘时,又发现了一些墓葬随葬品,经过文物部门的几次研究后,确认了这里保存的是一种既非良渚文化又非崧泽文化的新文化遗存。

之后又通过几次勘探和挖掘,发现了这个新的文化遗存融合了南、北文化的特征,因此,这类遗存被命名为“广富林文化遗存”。

探究丨海陆变迁早期文明 ★

在7000~10000年前,广富林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古海岸在冲击成陆地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出地面隔绝海水的一道道天然屏障,为先民的生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崧泽文化

距今6000年

良渚文化

距今4500年

广富林文化

距今4000年

重现丨原始先民生活足迹 

  居住环境

01

环境逐渐从湖海变成淡水沼泽,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场所

  村落样貌

02

尚未形成大规模村庄,先民以原始村落形式居住在此

  村落建筑

03

发现北方地面式建筑与南方干栏式建筑,印证南北文化的多远融合

  生产劳作

04

制作遮体御寒的衣物,使用石制和骨质工具捕猎,下水捕鱼、养殖家畜

  原始耕种

05

发现稻田遗迹和犁、石镰等原始工具,可见当时开始有规模的种植水稻,烹煮稻米

别称丨华亭建制古城千秋 ★

时光荏苒,古老的广富林历经沧桑,她是如何从4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逐步走向一座富甲天下的繁华古城的?这里要从松江的诸多别称说起……

华亭春秋时期,松江地区属吴国领地,吴王特地来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狩猎活动,并令其部属在松江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建筑,名曰“华亭”。

茸城天上有十头仙鹿下凡留恋松江景色,结果9头不肯返还天上,民间曰十鹿九回头,只有一头回到天上,由于鹿最有特色的为鹿角也称鹿茸,故而又称“茸城”。

云间云间二陆——陆机陆云,传说陆云在京城洛阳遇见名士荀鸣鹤,互通姓名时,有“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的对答,松江别称“云间”由此得名。

“沪”是指古松江渔民捕鱼的一种工具,“渎”指独流入海的河口。在松江的入海口列竹捕鱼被称为“沪渎”,后来上海就有了“沪”的简称。

记录丨云间纪事民俗民风 ★

从明代开始,因棉纺织业兴起,古松江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盛极一时,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商客、手工业者、文人在此安居乐业。

“十里长街”可窥见当年松江的商贸手工、饮食物产、民风民俗,觅得繁华府城熠熠生辉的往事。不同的文化在这里彼此影响,相互交融,逐渐形成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风貌。

来源:乐游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卡广富林:你们可知埋在遗址下的那些秘密么?
美到窒息!一起钻进广富林的古建筑群里“寻宝”
为什么上海古称是松江?
纪录片《广富林猜想》 笑问君从何处来
这个在松江的遗址公园,从先民文化看到现代文明
上海之根(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