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车影行踪】追忆53路历史(作者:椒盐粒)
userphoto

2022.07.16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连接宝山、吴淞和张庙三地的第一条以阿拉伯数字命名的公交线路是什么?

1988年地图:吴淞区局部

53路。不错,正是这条经过宝钢、海滨、淞南、泗塘、通河、呼玛等多个大型新村,沿途拥有宝钢、上钢一厂、上钢五厂、上棉八厂、上海铁合金厂、吴淞煤气厂和东海船厂等多家大厂的通勤主力线路。她还曾在20世纪80年代创下了日均客流8万人次的纪录。

不知不觉,53路已经撤线15年。对于“老宝山”“老吴淞”来说,53路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纷纷表示,不该长期让这个番号空缺着。

1959年

7月23日,新辟53路公共汽车(第二次启用53路路别编号),线路自吴淞至张庙蕰贰线(今爱辉路,当时“蕰”“蕴”混用),沟通了吴淞和张庙地区(曾一度均属吴淞区)主要居民生活区和工业区之间的交通。线路自吴淞淞兴路起,经同济路、蕰藻浜大桥、逸仙路、大上海路(今长江路)、张庙路(今长江西路),至张庙蕰贰线。沿途设张华浜、煤气厂桥、肇家浜、三转炉、江杨南路、西新桥、泗塘新村等站点。

张庙地区公共汽车(1960年代)

1960年公交手册:53路(“弍”为“贰”之简写)

1960年

7月1日,为加强宝山与张庙之间联系,53路延伸调整为宝山(县人委)至张庙蕰贰线(爱辉路),线路全程增至12.73公里。延伸段自吴淞淞兴路起,向北沿同济路、罗宝路(今并入同济路),折入友谊路,至宝山。沿途设泰和路、同济支路、水产路、张建浜、宝杨路、宝机二厂、县人委等站点。宝山头班车提早至5:00,末班20:35;张庙蕰贰线头班4:45,末班20:30。

53路660型公共汽车(视频截帧)

1965年票价表:53路

1974年公交指南:53路

1975年票价表:53路

1980年公交手册:53路

1982年

12月22日,汽车九场新辟53—101路联运线,自大八字(大柏树)至宝山,工作日上午6:00—7:42开行。该线后正式定名226路高峰线(今116路)。

53路SK660型公共汽车,长江西路(张庙一条街)

1983年交通手册:53路

1989年票价表:53路

1990年乘车手册:53路

1992年

6月26日,53路由爱辉路延伸至呼玛新村(呼兰路通河路),线路全程14.370公里,比原来增加了1.64公里,沿途停靠19个站,增设呼玛路、呼玛新村2个站。

53路SK661F型公共汽车,友谊路

1992年交通指南:53路

1994年交通指南:53路

1995年

4月6日,配合成都路高架工程动迁工作,53路终点站由呼玛新村延伸至共和新路,线路长度增加0.68公里,增设通河路、共和新路两个站。共和新路站头班车4:00,末班车24:00。

53路SK6152Pc型公共汽车(网图)

1996年交通手册:53路

1997年

7月1日,若干空调车投入53路运营。

1998年旅游手册:53路

53路SK6104HP型公共汽车,密山路(Aizome 摄)

2003—2004上海绿页:53路

53路SK6152Pc型(截断),同济路(朱达艺 摄)

2004年

12月30日,53路终点站由宝山(密山路)调整至海江新村。

53路SK6104HP型公共汽车,海江新村双城路(Aizome 摄)

53路SK6104HP型公共汽车,呼玛路(Aizome 摄)

53路SK6104HP型公共汽车,海江新村(Aizome 摄)

2007年

7月21日,53路停运,线路48年历史结束。

53路SK6102P型公共汽车,海江新村(Aizome 摄)

53路YZK6840HFCA1(CY)型客车,呼玛路(贺佳伟 摄)

322路(夜宵线)

322路老站牌(Aizome、李凯 摄)

1983年3月8日,汽车九场新辟322路夜宵线公共汽车,自宝山至爱辉路,线路全长14.63公里。

1987年12月29日,配合铁路上海新客站启用,322路延伸至上海火车站(南广场),自宝山至上海火车站,全程23.22公里。

322路SK6104HP型公共汽车(207路代车)(刘祺 摄)

322路PK6110CD(PD)型客车(网图)

322路SXC6105G3(W0A)型客车(728路代车),新客站(刘祺 摄)

322路SXC6105G3(W0A)型客车(813路代车),新客站(刘祺 摄)

322路SLK6109ULE0BEVX(L0B)型客车(贺佳伟 摄)

322路SLK6929ULE0BEVS1(L9E)型客车,宝杨路(张渊源 摄)

207路(高峰线)

207路老站牌(Aizome 摄)

1990年7月25日,宝山公交公司新辟207路高峰线公共汽车,线路自彭浦新村至宝山,全程16.619公里。

1995年4月28日,为满足彭浦新村北区居民出行,207路彭浦新村终点站站位由岭南路调整至景凤路,线路长度增加0.95公里。207路彭浦新村(景凤路)上午5:30—8:00运行,下午15:30—18:00运行。

1999年7月9日,207路延伸至宝杨路汽车站。

2007年5月8日,207路停运。

207路SK6104HP型公共汽车(贺佳伟 摄)

207路JS6895Q11(YX)型客车(贺佳伟 摄)

彭宝专线→华宝专线→159路

彭宝专线老站牌(Aizome 摄)

彭宝专线站牌(贺佳伟 摄)

1993年,公交宝康实业公司新辟彭宝专线,线路自彭浦新村至宝山。

1999年12月9日,为填补临江新村公交空白点,宝山公交公司53路车队所属彭宝专线东端延伸调整至宝山(临江四村)。

2000年9月20日,彭宝专线调整中途走向经爱辉路、共江路。

2006年9月19日,彭宝专线向西南延伸至大华新村,线路更名华宝专线,全程约26公里。

2007年4月20日,华宝专线更名为159路,实行无人售票单一2元票价。

彭宝专线HL6820(HQ)中型客车,东林路(贺佳伟 摄)

彭宝专线XQ6900SH(T9A)型客车,东林路(贺佳伟 摄)

彭宝专线ZK6896HG(Z9A)型客车,东林路(贺佳伟 摄)

华宝专线XQ6900SH(T9A)型客车,原平路(贺佳伟 摄)

159路XQ6900SH(T9A)型客车,武威东路(魏家钧 摄)

159路ZK6896HG(Z9A)型客车,武威东路(刘祺 摄)

159路SXC6105G3(W0A)型客车,东林路(张渊源 摄)

159路SWB6100V2(S0D)型客车,东林路(张渊源 摄)

159路ZK6106BEVG1(Z0A)型纯电动客车,漠河路(张渊源 摄)

728路

728路老站牌(Aizome 摄)

728路老站牌(贺佳伟 摄)

1997年1月16日,宝山公交公司新辟728路,线路自呼玛新村至宝东路。

1999年7月9日,728路由宝东路延伸至宝杨路汽车站。

后终点站由呼玛新村(呼兰路通河路)调整至呼玛路共和新路(与53路并站)。

2006年12月28日,728路自呼玛新村调整延伸至共和新路长江西路(纪蕰路枢纽站),全程17.5公里。

2016年8月27日,728路自宝杨路汽车站延伸至宝杨码头。

728路XQ6960S(TS)型公共汽车,宝杨路(贺佳伟 摄)

728路PK6110CD(PD)型客车,宝杨路(贺佳伟 摄)

728路SK6115KHP2-1型客车,宝杨路(魏家钧 摄)

728路SK6115HP2-1(H21)型客车(贺佳伟 摄)

728路SK6115HP2-3(HP)型客车,宝杨路(刘祺 摄)

728路YZK6103CACA(CA)型客车(贺佳伟 摄)

728路SXC6105G3(W0A)型客车,纪蕰路(张渊源 摄)

728路SWB6105G3A(W0B)客车(魏家钧 摄)

728路SWB6128EV56(S2V)型客车,淞滨路(张渊源 摄)

728路SWB6129BEV38(S2Y)型客车,淞滨路(张渊源 摄)

宝山17路

宝山17路ZK6896HG(Z91)型客车,纪蕰路(张渊源 摄)

宝山17路ZK6896HG(Z9A)型客车,纪蕰路(张渊源 摄)

2009年5月28日,为方便泗塘新村、共康新村等地区市民欢乘轨道交通1号线,宝山巴士新辟宝山17路,共和新路长江西路至共康东路阳曲路。线路实行单一票价1元,实际为环线运营,自纪蕰路枢纽站起,经共和新路、长江西路、虎林路、阳曲路、共康东路,再经岭南路、一二八纪念路,回虎林路原线至纪蕰路。

2020年10月15日,宝山17路起讫站按实际走向正式调整为共和新路长江西路至共和新路长江西路。

参考资料

[1]上海市宝山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淞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3

[2]上海市宝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4

[3]上海市宝山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区志(1988—2005)》,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11

[4]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志编纂委员会编:《友谊路街道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5

[5]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志编纂委员会编:《张庙街道志》,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6.5

[6]上海市宝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年鉴1991》,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7]网络

策划·撰文·排版

张渊源

摄影

朱达艺

刘祺

贺佳伟

魏家钧

Aizome

李凯

张渊源

指导

灯塔

zrg

责编

徐曾祯

椒盐粒的自白

我们公交文章署名“椒盐粒”,这个“椒盐”是“交研”的谐音,表明了我们做公交研究的决心。然而,我们只是一个小团队,所以称“粒”。可是小身材却有大味道。就像那地上的盐粒,在月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点亮行途。我们要做的正是那会发光的“小颗粒”。

来源:“上海门牌研究所”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故事】83路公共汽车和她的伙伴们
【车影行踪】上海人的儿时快乐车——57路公共汽车(附936路)
【记忆】曾经的周家渡“小三线”,你记得吗
未来宝山整体规划重点!简直是要称霸上海啊!
公共汽车(5)
勿加西新村专线巴士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