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古道今 | 状元撰文、榜眼手书,这块石碑究竟有多“牛”?
userphoto

2022.07.29 上海

关注

状元撰文、榜眼手书

这块石碑究竟有多“牛”?

在莲花岛三元府第内,有一块《公建总管庙序》碑。此碑虽然其貌不扬,不大吸引游人关注,但是驻足细读之下,发现其撰写者、书写者不一般,是响当当的人物。碑文撰写者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状元钱棨,书写者是乾隆十九年(1754)榜眼(殿试第一甲第二名),落款为“钦赐三元及第、特授翰林院修撰、充《四库全书》处总校官湘舲钱棨撰”“大清乾隆五十一年岁次丙午闰七月望后三日,西庄王鸣盛书”,钤有“王鸣盛印”,另一印未能识读,待考。碑上序文,不仅记述了新建总管庙的缘起、经过及乡绅捐田、捐钱情况;还留下了乾隆年间阳澄湖地区“解天饷”庙会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这块石碑。

《公建总管庙序》碑(阳澄湖莲花岛三元府第)

总管庙序碑

《公建总管庙序》,作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闰七月十六日,此时,钱棨居乡丁父忧。道光《苏州府志》卷一百〇二记载:“四十六年,会试、殿试皆第一……除修撰,丁父忧,服除,入京奉命。在上书房行走,充三通馆纂修,武英殿分校。”清国史馆《清史列传》卷二十八记载:“五十一年八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五十二年九月,奉旨在上书房行走。”可知,乾隆五十一年(1786)八月,钱棨已回京任职,丁父忧应在此之前。

《相城小志》卷二钱棨《总管庙记》

民国《相城小志》卷二记载,总管庙“祀宋金和、金昌”,“在储家浜,清钱棨有记”“储家浜总管庙碑,乾隆五十一年立”。同时,著录《总管庙记》全文,但并未著录撰文者、书写者,亦无乡绅捐田、捐钱情况。《相城小志》卷一记载:“储家浜,在北十九都一图闰字圩。”民国《吴县志》卷六十一记载:“总管庙碑,在北十九都一图储家浜。”《阳澄湖镇志》(方志出版社2017年版)记载,储家浜自然村属新泾行政村。《阳澄湖镇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记载:“总管庙,在新泾村储家浜……庙内有'七总管’塑像一尊……姓金名七”,又:“总管庙碑,碑文为建庙记……除白祠庙'立庙封文’碑和水月庵建庙记碑尚存原处,但碑文已难以详辨外,其余均毁。”2010年,新泾村村民集资重建总管庙时,重新发现了总管庙碑。

书者王鸣盛

王鸣盛

王鸣盛(1722-1798),字凤喈,一字礼堂,号西庄、西沚,太仓州嘉定县人,沈德潜(号归愚)入室弟子,与元和惠栋、吴江沈彤等交游。乾隆十二年(1747)乡试举人,入紫阳书院读书。十九年(1754)殿试中榜眼,官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1756)大考翰林,获第一,擢侍读学士。三十四年(1769),充福建乡试正考官,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回京途中违规使用驿站马匹,降职为光禄寺卿。丁母忧后,辞去官职。其后,迁居苏州阊门外,潜心学术研究,著有《尚书后案》《军赋考》《十七史商榷》《蛾术编》等。

何为总管庙

元明清以来,江南一带,总管庙(总管堂、金神庙、利济侯庙、利济侯祠等)遍布府、县、乡、镇、村之间。至正《昆山郡志》卷五记载:“自浙江被于淮甸,家祀户奉,庙貌像设,无处无之。”清徐逢吉《清波小志》卷上记载:“即今江以南所在,莫不肸蚃。”清胡书源《建昌山金元七总管庙记》云:“七总管者……三吴庙祀甚盛。”

乾隆《严州府志》卷二十八胡书源《建昌山金元七总管庙记》

总管,元朝官职,设置于“路”(相当于明清“府”)一级行政区划,级别在达鲁花赤之下,同知、治中、判官之上。

在苏州,吴县、长洲县、元和县、昆山县、常熟县、吴江县等,均有总管庙。其中,较为原始、较为典型的,有昆山周庄总管庙、苏州草桥总管堂等。

道光《吴门表隐》卷三“粮巡道城隍庙”

总管何许人

《礼记·祭法》记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金氏一门,五代六人,死后皆为神,以“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而受到立庙奉祀,称为金家神道。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金氏子孙尚在昆山,俱为农夫。嘉庆《贞丰拟乘》卷上记载:“今子孙尚在,俱为乡农矣。”

1.金锜

金锜,英伟刚烈,死后为神,多次显灵,多地立庙奉祀。至正《昆山郡志》卷五记载:“自高祖锜以英伟刚烈,殁而为神,世显灵异,庙食甚盛。”

2.金和

金锜子,排行二十(一说十二),本汴京人。随宋高宗南渡,侨居昆山周庄。死后为神,乡民奉为家堂神。墓在金家荡村,有石碑,旁有总管庙,明朝封随粮王。康熙《昆山县志》卷十记载:“神汴人,姓金,初有十二相公名和,扈宋高宗南渡,侨居昆山,殁而为神。”嘉庆《贞丰拟乘》卷上记载:“金二十相公名和,其初本汴人,随高宗南渡,居贞丰里,殁而为神……所谓金家神道也,里民奉为家堂神。”

3.金细

金和子,排行第八,官至太尉,南宋理宗朝(1224-1264)显灵,封灵祐侯。正德《姑苏志》卷二十七记载:“初有二十相公名和……其子曰细第八为太尉者,理宗朝尝著灵异,遂封灵祐侯。”

4.金昌

金细子,排名十四,迁居昆山县东南澱山湖。康熙《重修常熟县志》卷十三记载:“澱山湖人,神金姓,昌名。”淳祐《玉峰志》卷上记载:“澱山湖,在县东南八十里。”元至正年间(1341-1370)与子金元七显灵助力海运,封总管,又封洪济侯。崇祯《吴县志》卷二十一记载:“总管之子曰元七,总管又侄曰应龙,元至正间阴翼海运,皆封为总管,再进封为洪济侯,元七为利济侯,应龙为宁济侯。”

5.金元

金昌子,排行第七,元至正年间(1341-1370)与父金昌显灵助力海运,封总管,又封利济侯。明初,显灵助力征讨张士诚,敕封随粮王、海潮王。万历《严州府志》卷五记载:“七总管庙……神苏人,弱冠为神。国初,征张士诚,阴兵助阵,曹国公李文忠上其事,赐号建庙。”乾隆《增补盛湖志》卷上记载:“利济侯祠……明初效灵,敕封随粮王。”

6.金应龙

金昌侄,迁居昆山县东南㳌川乡。至正《昆山郡志》卷五记载:“本朝金应龙,其先居府城草桥,今居郡之㳌川乡……应龙,灵迹尤著,书降附托,死生祸福,昭答如响。”元至正年间(1341-1370)与叔父金昌、堂兄金元显灵助力海运,封总管,又封宁济侯。清康熙年间(1661-1722),显灵助力黄河船运,敕封威灵王。

解天饷考证

《公建总管庙序》,记录了乾隆年间“解天饷”庙会活动热闹非凡的场面。解天饷,起源于明末。当时连年饥荒,有道士借天师之名假托说,四处盗贼作乱,官兵力量不够无法治理,要借阴兵之力相助,借助阴兵需要钱粮,故令各乡土地庙负责征收纸锭、阡纸、元宝等物。如果百姓不如期缴纳,则下达文书鸣锣催缴,成为催钱粮。收缴完毕之后,各乡抬着土地神,仪仗队吹吹打打,将钱粮运送到穹窿山上真观玉皇大帝殿前焚化。之后,解天饷演变成为一种民俗活动,大多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每户缴纳钱粮一副至数十副不等,也可以用钱代缴,每副三四钱,解天饷的目的转变成为百姓祈福。

顾禄(1793-1843)《清嘉录》卷二

春中,各乡土地神庙有解天饷之举。司香火者董其事,庙中设柜,收纳阡张、元宝,俗呼钱粮。凡属境内居民,每户献纳一副、十副、数十副不等。每完一副,必输纳费制钱若干文,名曰解费。献纳稍迟,则遣人于沿街鸣锣使闻,谓之催钱粮。有头限、二限、三限之目。限满之日,盛设仪从鼓乐,戴甲马,舁神至穹窿山上真观,以钱粮焚化玉帝殿庭,为境内居民祈福,名曰解天饷。

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二记载:

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台旷野,醵钱演剧,男女聚观,谓之春台戏。社日,割牲烹鲜以祀神,醵钱会饮。各乡土谷神庙,又有解天饷之举,司香火者董其事。庙中设柜,起限收纳阡张、元宝,谓之钱粮。限满之日,盛设仪从,羽葆鼓吹,舁神至穹窿山上真观,谓之朝觐。以钱粮焚化,为境内祈福,名曰解天饷。

阳澄湖地区解天饷庙会,在农历三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二十六日“解饷”、二十七日“出会”、二十八日“朝圣”,活动中心是圣堂庙内的东岳庙(东岳行宫),称为“春会”。

《阳澄湖镇志》(方志出版社2017年版)记载:

圣堂寺庙会极盛,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生日,阳澄湖周边的湘城、渭塘、沺泾、消泾、太平等地农村,往往由一个村或几个村为单位,组成庙会活动队伍(俗称“会班”),集聚圣堂寺,举行庙会。庙会在农历三月廿六至廿八三天内举行,廿六“解饷”、廿七“出会”、廿八“朝圣”,各村参加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每个会班分乘3艘快船,到湘城圣堂庙按次拜祀东岳大帝……焚香礼拜后,庙会活动结束。

2013年6月,圣堂庙会被列入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月,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21年5月,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家档案史料电子版7
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
对溧阳侯世系1至30世存在问题的思考
曾氏家庙旧联文
乌兰察布史
常熟有个总管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