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桥里的青浦城市记忆

青浦地势低洼,河道网岔,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更是飞虹横跨,津梁密布,“一里一桥”“三步两桥”,素有“江南桥乡”的美誉。

据青浦区档案馆馆藏《青浦县志》(清光绪版)记载,新建、改建、修缮有名称的桥有527座。保留至今较完整的有近100座,其中不乏有普济桥、万安桥、放生桥等在上海地区很有影响力的古桥。

古桥因水而建,水乡因桥而兴。如今的古桥,不仅是青浦这座城市一幅幅不可多得的飞虹美景,更是承载着青浦这座城市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一座座历经风雨的古桥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诉说着青浦的过往。

香花桥

香花桥位于徐泾镇蟠龙村老街中心,南北向,跨墅泾港,俗称“蟠龙桥”。元至元庚辰年(1340年)始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花岗石材质。桥长15.6米,宽3.35米,高3.8米。南北两堍各有15级石阶,南堍尚存楹联“辉腾宝地彩虹高”,仍清晰可认。

香花桥(蟠龙桥)

相传明朝正德年间,居宅里石板桥边的曹家有个名叫曹杰的少年,聪明好学,自小喜爱种花育草。13岁那年,他种了一棵牡丹,经他精心培育,这牡丹长得又快又壮,第二年就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到了16岁那年,这棵牡丹花绽放五色,香飘十里。当时远近一带的人纷纷传说:曹家必出秀才。后来曹杰果然做了皇上的老师,即曹太师。曹太师迁居京城后还常常惦记这棵心爱的牡丹,每当牡丹含苞欲放时节,就向皇上告假,千里迢迢回归宅里看望家人,趁便欣赏牡丹,所以当地人誉称此牡丹是“曹氏夫人”。年复一年,每当牡丹花开,石板桥上便异香扑鼻,大家遂称这座桥为“香花桥”。

庆泽桥

庆泽桥俗称“塘湾桥”,位于白鹤镇塘湾村,东西向,跨艾祁江。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始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建。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青石砌筑。桥长26.5米,宽3米,拱跨8.9米,高4.55米。东堍石阶24级,西堍石阶26级。该桥拱跨较大,桥面较宽,颇具气势。

庆泽桥(塘湾桥)

庆泽桥在中国近代农民革命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清咸丰二年(1852年),当时的青浦知县余荣光不顾民困,限期追缴道光三十年前豁免的钱粮,引起民愤,白鹤地区地保周立春及其女儿周秀英组织农民揭竿起义,同上海的小刀会起义形成东西呼应。塘湾农民起义过程中,周立春及其女儿曾在该桥上与清兵对阵厮杀,多次击退围攻。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民谣:“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湾桥上杀四门”。塘湾桥由此也被当地人民称为“英雄桥”。

周秀英在塘湾桥上抗击清兵插画

永丰桥

永丰桥位于朱家角镇西湖街,南北向,连接东湖街和西湖街,明天启七年(1627年)始建,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建桥时,当地居民指望永远丰衣足食,故起名永丰桥,又名咏风桥。

永丰桥

永丰桥为单跨平梁桥。桥长19.38米,宽1.62米,高2.85米;跨径6.16米,高2.55米。桥面由三块花岗石材质条石并铺,条石长6.6米,宽0.55米。桥两侧有桥台,南北各10级台阶。桥基用砖砌成,桥面用石条铺成砖石结构的石板桥,桥看来虽平常陈旧,但它却是青浦敌后抗战的历史见证。

永丰桥纪念石碑

1937年11月8日,日军飞机自抗战爆发后第三次轰炸朱家角,一颗硫磺弹落到永丰桥桥堍上,正好滑进旁边厕所坑池内,幸未爆炸,只震断了一条石板。当时永丰桥地处朱家角中心地带,桥堍房屋鳞次栉比,人口稠密,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为教育、警醒后人,后来将被炸断的石板当做两块石碑,分别镌“纪念石”“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八日”,嵌在桥北端墙壁里,提醒世人勿忘国耻。

天恩桥

位于盈浦街道天恩桥村,南北向,跨古家角港,俗称“古石桥”。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建,民国二十年(1931年)重修,桥额刻有“天恩桥”“民国丙寅夏”“里人重修”等。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长31.6米,宽4米,高5.7米。分节并列拱券,拱跨9.7米。南北两堍各有石阶38级,台阶为整条花岗石铺砌,龙门石雕刻有图案。桥有护栏、望柱、抱鼓石,北堍望柱已损毁。两侧皆有楹联,东联为:“渡迷漳爱酬师愿,作腾果用报天恩”;西联为:“龙起天门开锁纶,虹垂泽国界昆青”。该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用料精密,工艺高超,凡石拱桥特色一应俱全,至今保存完好。

天恩桥

据说,此桥行将完工,但龙门石横竖放不进去,工匠们个个束手无策。这时,来了个白发银须老人,捋了捋胡子笑道:“若要龙门石放下,要等马骑人来过。”说完飘然而去。这下工匠们难住了,世上只有人骑马,哪有马把人来骑。正在为难时,远处过来一个掮着一只“三脚马”(木匠用的工具)的人,造桥主持眼睛一亮:“快!马骑人来了!”工匠们急忙把龙门石抬起放到龙口正中位置。这时,只见那“马骑人”走到桥中央,用“三脚马”对准龙门石轻轻一敲,不偏不倚,龙门石正好落准。工匠们认为,这是老天恩赐,便起名“天恩桥”。事后,人们议论纷纷,说那“马骑人”就是八仙中的“铁拐李”。

马巷桥

马巷桥位于赵屯南巷村马巷自然村(现属白鹤镇),东西向,跨村河。清嘉庆二年(1797年)始建。该桥为三跨平梁桥,花岗石材质。桥长16.65米,宽1.5米,高2.55米;主跨经5米,高2.25米;边跨经3.5米,高2米。东堍石阶6级,西堍石阶4级。桥柱由三块条石组成,上置横梁。桥面用三块条石铺搁,两岸桥墩用块石砌筑。两侧桥柱有楹联,南楹为:“南列吴泾通赵浦,北由沈巷达金溪”;北楹为:“大载捐资成善事,合村恰力利人行”。

马巷桥

据《青浦地名小志》记载,赵屯镇原有沈巷村,村上有个姓马的喉科医生,闻名遐迩。他广收门徒,四处行医,不仅医德高尚,治病救人,而且乐于行善,醉心公益。当他看到村河上没有桥梁,村民行走不便时,就倾囊相助,建造桥梁。村民为了纪念他,便将此桥取名为马巷桥,村名也改为马巷村。

青浦的古桥承载着悠久历史,蕴含着深厚底蕴,是青浦古文化、水文化、桥文化相得益彰、共生共荣最生动的图景。青浦因古桥而更显韵味,古桥因青浦而更具内涵,保护好青浦的这些古桥,就是为后代留存好青浦的城市记忆,就让古桥世代永驻,让城市记忆世代相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浦/白鹤镇
青浦大盈鎮——天恩橋、襄臣橋、麟趾橋【圖文】
乡村古景:威坪凤坡
五一畅快游青浦 水乡处处有美
乐游青浦金泽古镇青西郊野公园
走进金泽的这座元代古桥,聆听岁月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