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上海的老虎灶(作者:​德楠斋)
userphoto

2022.08.21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话说上海的老虎灶

德楠斋

说起老虎灶,阿拉上海人都知道是泡开水的地方。改开前除了高档区域(俗称上只角)较为罕见外,老虎灶广泛散布在上海各个住宅小区、弄堂和大小街头,为市民提供开水,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也成了基层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积淀的上海海派文化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提起老虎灶的名字,应与它的外形有关。整体造型是长方型的灶柜,后面烟囱像老虎的尾巴高高耸起,方形的灶门在正前下方像扑食的老虎张开着大嘴,灶台上靠后安了口大锅。大锅是预热开水的,靠前安了2-3口立式的小锅都是烧开水的,灶柜中央是加燃料的口子。

追溯老虎灶的演变史,还得从明清开始。起源地应是苏南、浙北一带,那時富庶的江南酒肆林立,大小集镇上茶馆随处可見,过往的商旅或赶集的人们,还有城镇居民以及农闲时的农民,在茶舘、茶铺上坐下歇脚 、聊天。泡上杯苏州碧螺春或杭州龙井茶,谈谈生意或听听戏文。苏南人喜听评弹,浙江人爱听“滩簧”,讲讲“大道”,谈谈山海经消磨时光。那时候烧开水的灶头并不是后来上海的那种老虎灶,而是安了多口小锅的农家灶头,灶后面添柴火,烟囱前神龛上也供奉着灶神,就是沪剧《沙家滨》中阿庆嫂茶舘里那种灶头。只是到了上海后,逐渐适应居民需要,以供开水为主了,所以灶头也发生了变化,成了老虎灶。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这些苏南人和浙北人隨着闯大上海的人群来到上海谋生开茶舘。历史变迁,这些人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浙江人分流出去另谋生路,加入进来的则多是苏北人。由于旧社会的封建帮会势力强盛,这些人为了寻求保护多少依附这些势力(比如青帮),以求生存,所以临解放前夕,上海的老虎灶多数为苏北人所开(而南市区、城隍廟一带仍以本地人、苏南人为主体)。老虎灶的经营范围也扩大了,除了原有冲开水、喝茶外,店堂晚上变身为简易旅店。增设简易床舖(二个长櫈,几块铺板)招客过夜,白天拆掉,收费低廉。有的内堂变成了浴室,拉上浴簾布,放上几个木浴盆名曰:清水盆湯。这种浴室收费低廉,很适合人口密集缺少洗澡条件的底层民众需求,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约每位浴资约8分钱。

谈到泡开水,灶上的大锅不在火焰正上方而是在烟道上预热的,火焰上方应是二口小锅,小锅水烧开后,用紫铜勺舀起,再用一个紫铜漏斗插入顾客的热水瓶,一般二勺子即可冲满五升热水瓶。小锅开水少了,便再用大勺从大锅中舀入补给。每瓶开水价格解放初是老币100元(即1分)开始,后2分、3分渐渐上涨。以前去每个老虎灶泡开水大多不用零钱,而是用各店自己烙制的的竹筹子。顾客一次买上几十根、上百根,省得找零钱,双方便利。

再说老虎灶烧水用的燃料,以前大多烧砻糠。一是价格便宜來源农村取之不尽,二是燃烧值高不易堵塞炉膛。生起火来也方便,一张旧报纸,一根火柴就解决了。人民公社以后,砻糠有了另外的用途,再不让烧老虎灶了,烧水的燃料只得另找别路了,先后是木柴、次煤、煤渣、废料,最后连建筑废料碎油毛毡都用上了……

记得我一位老同学,他家就是开老虎灶的,在以前旅顺路东长治路口。他家有间很大的房间堆满了砻糠,我们几个同学常上他家玩,做完了作业一起从扶梯上跳到砻糠堆里,弄得身上满头都是砻糠。童年的时光真快乐,常在梦中浮现,他母親一直做到七十多岁才退休,辛劳了一辈子。

还有每过一段时间,锅底积灰厚了水烧得慢就需铲锅底灰。一口大锅倒放路边,这铲起来发出的声音实在叫人受不了……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多老式的居民住房拆迁,广大市民搬迁到了郊区,住上现代化的楼房,过上电气化的生活,生活饮水特别方便,曾经为上海市民服务了一百多年的老虎灶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以照片和画作等艺术形式搬进了历史博物馆。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德楠斋先生赐稿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沙】老虎灶之恋(06.4)
青龙巷的老虎灶——庆六一
老虎灶
05年的老上海
如风往事之——讲讲热水瓶(壶)【上海方言文章】
百年兴衰老虎灶(作者:蓝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