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烈祝贺!我院徐文东院长手外科团队三项最新研究成果获关注!
userphoto

2022.09.02 上海

关注
8月31日,华山医院手外科徐文东教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IF=14.957)在线发表论文Crossing nerve transfer drives sensory input–dependent plasticity for motor recovery after brain injury(《左右颈七交叉移位术能够驱动大脑产生感觉依赖的可塑性变化,促进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论文阐述了“一侧半球管双手”手术的关键机制是将来自于瘫痪手的感觉信息上行传递到健侧大脑的感觉皮层,诱发皮质脊髓束发生大量侧枝生长,重新建立了人类婴儿期存在、而在成年后退化的同侧下行通路。这一发现对脑科学研究的科学意义重大,同时为治疗一侧脑损伤提供了一种全新策略,未来有希望在不手术的情况下,通过脑机接口结合其他方法,将患肢的感觉信息上行传递到健康大脑半球,激发成年大脑潜藏的可塑性,从而实现脑损伤后的运动康复。徐文东教授和沈云东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青年研究员高郑润、博士研究生逄振、雷高炜、陈怡铭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共同作者还包括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王以政院士。 

 8月28日,徐文东教授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著名期刊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IF=20.58)的New and Views版块发表Hand surgery in a new “hand-brain” era: change the hand, rebuild the brain(《手外科进入“手-脑新纪元”:改变手,重塑脑)》文章,对新时代手外科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脑机接口及外骨骼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偏瘫手治疗,但由于损伤半球难以修复,基于损伤半球解码的脑机接口研发也十分困难,国际前沿已将目光聚焦于健侧半球的信号开发提取,但健侧半球无法自发实现对瘫痪手和健侧手的同时独立支配,临床应用效果仍未达到预期。徐文东教授提出,基于“一侧半球管双手”理论,通过改变外周可以诱导开发健侧半球潜能,利用这一潜能可为瘫痪上肢提供独立支配信号源,并建立对瘫痪手的全新感觉反馈通路。这一源头创新理论为脑机接口的发展指出了全新的方向,也为手外科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思路。 

今年1月4日,徐文东教授团队在Lancet(《柳叶刀》)杂志子刊e 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电子版》,IF=17.03)杂志发表了其牵头开展的国际多中心研究Reconstruction of paralyzed arm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through contralateral seventh cervical nerve cross transfer: a multicenter study and real- world practice guidance(《左右颈七交叉移位术重建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多中心研究和真实世界临床实践指南)》这一研究采用了注重于临床实践的真实世界研究设计,纳入了四个中国中心和一个韩国中心的425例偏瘫患者。相比于201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临床RCT(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中纳入男性、年龄12-45岁之间、病程5年以上的中度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发表的真实世界多中心研究纳入的患者群体为男女均覆盖、年龄在5-69岁、病程1年以上、偏瘫严重程度包括轻中重度。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相对于传统康复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明显改善(两组均值差异:12.79,手术组提升23%),完全接近前期RCT研究中报道的术后提升15.5分(27%),远高于Lancet杂志2019年报道的机器人辅助康复以促进损伤侧脑区代偿的临床试验结果(较传统康复组仅提高2%)。文章在e Clinical Medicine作为临床实践指南发表,将在全球范围扩展“中国手术”的临床适应证,将该手术扩展到全病因、基本全年龄段偏瘫患者,对不同年龄、病程、病因、性别、教育程度、偏瘫严重程度、左右侧疗效、远期效果及其安全性都有了清晰的数据区间。这为外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判断不同患者可能的预后、调整患者预期、把握手术适应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数据支撑。非常重要的是,对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特邀社论作者Mayo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Spinner教授提出的“西方人普遍比东方人胖,这一手术中神经直接转位吻合难度很大”的担忧,本研究结果证实:通过椎前路直接吻合和短距离神经移植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这说明对于肥胖患者使用神经移植不会降低手术效果,这对于手术的全球推广将起到重要作用。徐文东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冯俊涛副研究员、李铁博士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共同作者中包括韩国手外科学会前会长Kim Sang Soo教授。 

脑卒中、脑外伤等遗留的肢体永久性偏瘫是人类重大疾患。我国现存此类患者3000多万,且每年新增200多万,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创新性提出了左右颈7交叉移位术(CC7)治疗中枢瘫的全新策略,即,避开已无法恢复的伤侧半球,外科手术改变瘫痪上肢原有的神经连接,将瘫痪上肢约25%神经纤维和同侧(健侧)半球连接,新建了强大的同侧感觉运动神经联系,以“一侧半球管双手”。该“中国手术”于201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每年评选十项左右具备“颠覆性(Game Changer)的,在改善患者医疗方面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最受瞩目研究”,该成果被列在2018年荣誉榜第一名,是首个中国原创成果入榜并获第一。

来源:华山医院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文东教授说:中国原创“颈7神经移位术”开创“上肢瘫”治疗新天地
【研究】这项新技术或将打开治疗偏瘫的大门!
让“大脑”再次“牵”起放下的手|脑重构治疗偏瘫贡献“中国方案”
癫痫患者选择半脑切除术要谨慎
华山医院发布首创重大成果,唤醒“瘫痪”的手不再是梦想
中国外科手术论文登顶NEJM:华山医院团队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取得成功,近九成患者恢复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