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院文境(三)

< 书院与官学六个方面的区别 >
五、选才的标准不同
书院虽然有省级、道级、府级、州级和县级五个等级,但是在招生和选才方面,并不存在出身和资格的限制,对于同一区域的考生来说,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进入书院的惟一标准。一般地说,生员的水平越高,进入的书院档次也就越高。

山西常氏庄园石芸轩书院内听雨楼。在它的正对面是一座御亭,曾藏有44位帝王的墨宝



官学却完全不同。以唐代为例,唐代中央官学,设六学二馆。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是弘文馆和崇文馆。这六学二馆,在招生和选才上,很有讲究。国子学只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或二品以上的曾孙,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相当于高干子弟学校;太学只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或职事官五品亲戚,或三品曾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四门学只收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之子,少量庶人之俊异者也可进入;律学、书学和算学,相当于专业类技能性学校,是朝廷培养实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所以,招生要求和标准略有放松,可以是八品以上官家小孩,也可以是庶人家的俊异者

常家庄园石芸轩书院内景



很明显,在官学体系中,庶人子弟如果不能出类拔萃,就很难获得与大官绅和贵族子弟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唐代地方官学设都督府学、州学和县学。都督府学依然有严格的出身限制和血统要求,只是州学和县学招生和选才的标准比较灵活,庶民子弟也有机会进入

石芸轩书院内“思无邪”亭。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座小亭,曰“学而思”,皆得名于《论语》



六、人才培养观念不同
官学的人才观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尤其是中央官学。由于中央官学直属朝廷领导,规格和地位都很高,对教师和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很高,因为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好的生源才能有好的培养潜力。朝廷对以中央官学为首的所有官学的基本观点,简单地说,就是:中央官学能够成为“养仕储才能”的最高教育机构,而地方官学则是为中央官学输送后备人才的基层教育机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系统。因此,在统治者,甚至一般学子和家长看来,官学,从终极目的来说,就是为了官而学,学了即做官。尤其是进入中央官学的学子,学成后必为朝廷官吏,成为朝廷坚定的捍卫者。

公冶长书院位于安丘市庵上镇西北10公里的城顶山前坡,后人思念先贤,在此建公冶祠



而书院教育的人才观则带有更多的伦理和文化功利性。

张在论及岳麓书院人才培养的目的时,明确指出:侯(刘拱——引者注)之为是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读,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说: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公冶长书院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之处


书院的创立者大多与朱熹和张一样,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不是追求仕途经济,不是为了追求辞章的华美与辩才的超拔,而是为了实现儒家追求的修齐治平理想。换句话说,一是为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智慧的增益,二是为了传播道业,济世救民。这既是文化,又包含着伦理;既包含了个体的人格塑造,又表现了普遍的社会担当。

官学是一种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体制:教育是政治的一部分,教育机构是政治机构的一部分。教育者往往就是朝廷官员,而受教育者也将是未来的朝廷官员。所以,官学培养人才的目的,就不仅是为了使生徒登科入仕、光宗耀祖,更是为了使统治者的江山永固、霸业千秋。

公冶长书院内清廉亭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院是在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私学起源于春秋时期。早在孔子之前,郑国的邓析和鲁国的少正卯就创办私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并向生徒传授知识技能。稍后,孔子也创办了自己的私学,弟子达到三千,使私学达到了一个高峰,也使儒学得以创立。

私学具有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和自由竞争的特点,这使得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促进学术上的百家争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私学也有明显的缺陷。由于私学的创办一般都是个体的自发行为,在教育上随意性很大,没有什么教育规划、规章或计划可言;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撑;教育设施简陋而狭小,规模小,稳定性差;缺乏起码的图书资料,因为它本身没有藏书;组织散漫,没有分班教学,没有严密的考核系统。这使得私学很难发挥大的教育效益,也很难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播上产生大的影响。

扬州梅花书院长廊,廊内保存了书院的匾额



书院既吸取了私学的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和自由竞争的优点,同时也从办学规模、办学计划、办学组织结构、办学的管理体系、办学师资和物质条件等方面超越了私学,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体制。就像工业化取代手工作坊后生产能力产生了巨大飞跃一样,书院出现后,在招生容量和教育效益方面,将私学远远抛在了后面。

书院在创始时期借鉴和吸取官学、私学乃至宗教的一些因素,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使这些因素融入其整体的历史意象之中。书院最终成为民间性的,大规模的,高度组织化的,以讲学、祭祀和藏书为特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梅花书院现为小学校舍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浅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及其当代价值
宋代书院的教育特点及其意义
书院制度的起源
在中国书院散步—《中国书院》(序言)(视频解说词)
中国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