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人和宁波人共同创建的同济大学(作者:郭墙)
userphoto

2022.11.22 上海

关注

德国人和宁波人
共同创建的

同济大学

郭墙

很多人都知道同济大学有德国人的基因,很少有人知道同济大学的创立与宁波人有关。

1907年同济建校初期,同济大学以德国董事为主,五名中国董事中宁波帮大亨朱葆三,虞洽卿名列前二位。德国人和宁波人共同创建的同济大学,有一段精彩曲折的故事。

1883年,服役于德国海军的随舰医生宝隆,随“伊尔底司”号炮舰进入黄浦江。那时的上海,没有足够的医疗设施,流行病和瘟疫得不到医治,宝隆目睹了许多悲剧的发生,决定退疫,立志在上海开设为华人治病的现代医院。

那艘“伊尔底司”号炮舰,1896年在青岛黄海海域遇风浪沉没。

旅沪德侨捐资在上海外滩建了“伊尔底司”纪念碑,纪念碑主体为该舰仅存的半截桅杆残骸。(下图为纪念碑揭幕)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该碑被仇恨德国的英国侨民推倒。

1899年,宝隆得到了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的支持,着手筹建德国医院。并寻找上海商界大佬们商议筹款。虞洽卿成功处理“四明公所”事件后,已成为宁波帮的首领,上海商界的重要人物,他也是德商鲁麟银行的买办,对筹建德国医院全力支持。

1899年6月30日的《申报》上有一条信息,宁波富商叶澄衷“首捐自來火厂新桥堍基址一方约二亩,许以为营建医院之基”。“自来火厂新桥”指的就是现今的苏州河西藏路桥,桥边白克路(今凤阳路)上的一块地皮。在朱葆三、虞洽卿等捐钱捐物的帮助下,拥有20张床位的同济医院诞生了,宝隆自任院长。

1902年,宝隆从德军在上海的贮备物资中,获得两座白铁皮营房建筑材料,扩建了医院的病房。

宝隆被上海市民亲切的称为“大宝医生”。同济医院树立了良好形象并得到发展,在原地翻建了砖砌医院大楼,有了门诊部和病房。

1908年宝隆感染伤寒,不治病逝年仅47岁。医院也曾用名“宝隆医院”。1946年,同济医院成为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52年同济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整体迁到武汉,就是如今武汉同济医院。

凤阳路的医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接收,改为二军大长征医院。医院的旧楼很多已被拆除,新建了长征医院高层门急诊大楼。

如今长征医院凤阳路的宣传墙上,介绍宝隆和同济医院诞生的宣传栏,放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决定派员出国考察,谋求改革,虞洽卿以商界人士随行。在德国,虞洽卿鼓动德国上层政商人士投资上海教育,考察团与普鲁士文化部官员进行了会谈,双方同意在上海筹建学校。

时任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积极推进在上海开办一所德国医科学校。1907年在同济医院的基础上,将医科学校和语言学校合为一体,正式成立“同济德文医学堂”,这就是同济大学前身。

同济德文医学堂成立,华人校董朱葆三慷慨陈词:“医院能救人于一时,学堂能救人于复世。”

同济德文医学堂的发展,凤阳路的校舍已经容纳不下。学校购置了今日陕西南路复兴中路口的一块地皮,建设新校舍。

德国方面有意在上海筹建工科学校,并物色了机械专家贝伦子负责建校工作。1912年,医、工两学堂合并,改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迁入法租界新校址(今复兴中路上海理工大学)成为理工医药并重的高等学府。

下图为同济医工学堂大门与工科校舍

同济医工学堂的工科校舍是学校标志性的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同济医工学堂的第三宿舍楼

2012年5月16日,在同济大学工程教育10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同济工科奠基人贝伦子,一座高1.2米,基座高1.5米的铜像在嘉定校区揭幕,感谢贝伦子开创了同济工科教育的国际化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租界当局以“同济医工学堂”制造武器为借口,派出越南巡捕冲进学校,同济师生被逐出校园,贝伦子等德籍教师被强制遣返回国。同济大学结束了复兴中路时期。

下图为校门口已由越南巡捕站岗

北洋政府下令虞洽卿等中国董事接管学堂,租吴淞海军学校校舍继续上课,学校迁址吴淞镇,直属教育部管理。从此同济大学开启了20年的吴淞时期。1924年北洋政府正式命名同济为“国立同济大学”。

1917年至1937年,是旧中国的动荡时期,但同济却在吴淞努力发展,培养人才。同济继承德国大学传统,引入德国先进的工业技术和教育人才,除了医、工科外,又拓展出文学院、理学院。

1919年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还建设了“同济南路”和“同济北路”,打通了宝山县城通往吴淞的交通要道。新校舍位于现上钢五厂1号门与2号门之间。

根据《同济大学史》记载:“吴淞新校舍于1924年春全部落成……校园内不仅有宏伟壮丽的罗马式大礼堂,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雅致实用的德籍教员住宅楼,还建造了喷水池、大草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下图为吴淞校园全景图

下图为大礼堂与工科讲堂

下图为实习工厂

下图为图书馆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淞沪抗战的枪声打响。日军轰炸同济吴淞校园,投下大批重磅炸弹,学校大礼堂、工学院、电机馆、解剖室、生理馆、材料试验馆、实习工厂、教授住宅及学生宿舍等建筑均被炸毁。

同济吴淞校园被炸,中外媒体的报导。

如今的吴淞已无同济大学的踪迹,但有一条同济路,告诉同济人:有国才有家。

在战火的硝烟中,同济师生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被迫踏上了西迁之路,辗转浙、赣、湘、粤、桂、黔、滇、川8省,取道越南,最后到达宜宾李庄。

下图为同济师生西迁时昆明的教室

李庄是一个有着“九宫十八庙”的千年古镇,学校的机构设在各庙宇中,同济工学院被安排在东岳庙。

日本投降,同济大学开始返沪。因吴淞校舍已毁,只能通过政府多种途径筹措校舍。

工学院接受了原日本中学校区,就是如今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那时的同济法学院、文学院,大师云集,迁入四川北路2066号,现为复兴初级中学教学楼。

不久,法学院、文学院划归复旦大学。

上海解放,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在风云中发展壮大。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大学成为国内著名的土木类工科大学。

下图为上海解放时,军管会任命同济校务委员会成员的命令。

穿越百年沧桑,1978年, 春风再次吹进同济校园。

恢复高考后的同济大学,只有一个四平路校区,富有特色的建筑群,迎接了一批莘莘学子的追梦生活。

那些年的图书馆还是二层楼的砖混结构

一二九礼堂原是日本中学的礼堂。因1948年同济大学的一二九运动而得名。

教学楼北楼(南楼)

同济大礼堂。40米拱形网架结构,曾被人称“远东第一跨”。

古朴典雅的西南一楼

我们现在都熟悉舒同题字的“同济大学”,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恢复高考初期,“同济大学”是康生的题字。康生曾是虞洽卿的秘书,写得一手好字。他左右手皆能书画,亦是金石大家。

康生对自己的书法很自负,他评价郭沫若的书法太差,说自己用脚绑根棍子写的字都比他写的好。

他的书画落款为“鲁赤水”,自以为可与齐白石平起平坐。鲁对齐,赤对白,水对石,字字相对应,叫板齐白石。

这张“三好坞”上小木桥照片,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小木桥下一潭臭水,恢复高考时的同济校园,百废待兴,拍照的同学企盼小木桥下能见“清的湖”。

如今同济校园的“三好坞”,风景雅致,绿树成荫,湖水清洁通透,已见一汪清的湖水。湖上有“隐秀”、“枕流”二桥,出自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的题词。

(图片大多来自网上,图书馆;恢复高考后同济校园的照片,来自微信同学群,由同学拍摄,发到群里,本人收藏。)

鸣谢:郭墙先生赐稿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淞,一所大学的童年和梦想
同济 同济路 同济大学寻根
这里是“同济”的发祥地----“上理大”复兴路校区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风光
八所校名最讲究的大学(组图)
复兴中路街区的故事(引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