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时期三座碑 三碑合一为了谁(作者:许伟兴)
userphoto

2022.12.13 上海

关注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三个时期三座碑

三碑合一为了谁

许伟兴

将近百年前,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在上海南京路发生的流血事件。英帝国主义的巡捕既逮捕在南京路为声援罢工工人的游行演说学生,还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这就是为当年死难烈士安葬于此地的纪念碑。

不过,请注意,这已经是为烈士建造的第三块纪念碑了。

我到访此地并拍照时,可以看到,这里还是一处未完工而将收尾的工地,工人还在平整场地,铺设地砖而施工。好在主体建筑已完整呈现,己是可供群众集会献祭的小广场。也许还要建花坛,并移去跨广场上空的电线吧。

细看这新建的初步快落成的碑是由三个不同时期所立的碑,别具匠心地把关联的部分组成了一个整体,以新的面貌显现。

一:碑文及以五卅运动群众的大型浮雕。这是新添的内容。

二:由四个大字“来者勿忘”组成影壁的是早在1928年落成建造的第一块纪念碑亭照片。碑亭于1938被日本占领军炸毁。

三:最左边的一小方石碑是2014年立的墓址纪念碑。由距现址百米之外的人行道边移来作重新安放。

以上后二块纪念碑的来龙去脉下文会另作叙说。

现处新建的一组建筑名:

“五卅”烈士纪念广场

注意下方一块不算高大,只及成人腰部的碑,碑名是:“五卅”烈士墓遗址。制碑日期是2014年。是新近从离此百米之外的人行道旁移来的。

此图是原碑立于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围墙边,人行道旁的当时情况。

此图是移去石碑后修复学校围墙的现况。

位置是新同心路与同心路的丁字路口。如果只是指明此处是原“五卅”烈士墓遗址,简要明了,无可厚非。但要在此举行纪念或悼念活动,那太逼仄了。非阻断交通不可。

原址距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大门仅20多米。

纪念广场是让小学退缩一角操场,把西南角围墙拆掉一部分所建。

移碑于此,位置是新同心路株洲路十字路口,于是,不仅凭广场视野开阔,还醒目。虽与原墓址西移百米,大可不必拘泥于“精准”。

新建的是一堵镌刻金字碑文。

还有大幅的描述“五卅”运动的浮雕像。不知道出于何人之手。

这块也是描述“五卅”运动的汉白玉浮雕。是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镌刻的十块大型浮雕之一。

作者是留学法国,建国后任中央美院教授的上海人王临乙(1908—1997)雕塑家。他借鉴了北魏浮雕《帝后礼佛阁》的构图方式,在平行的构图中达到一个连绵不断横向运动的效果,使观众目光所及感受如行进中的工人队伍由内至外的无尽延伸,充分表现了工人阶级团结奋进的強大力量。

这一新碑的影壁。由四大字“来者勿忘”与一张历史旧照合成。但四个字没采用原碑题字书法。

旧照片是1928年落成的烈士墓原貌。

1925年11月,“五卅”惨案当年,由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工界代表会组织丧葬筹备处,于1926年购得当时宝山县方家木桥东堍十亩七分地动工兴建烈士墓,1928年春竣工。在烈士遇难三周年际举行落成典礼。

从留下的照片可清楚看到,墓呈圆形,顶上有一个圆球,球上立一昂首引吭大公鸡,寓意“唤醒民众,振兴中华”。墓上有碑刻“五卅烈士墓”五字。

墓前还有一塔形碑,碑反面刻的是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撰写的碑文。记述惨案经过及遇难烈士姓名。碑文及碑正面题字均由前清进士出身,擅颜体之书法家,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书。原碑上的“来者勿忘”四字即谭书颜体。

烈士墓及碑在原处仅立十年,及至1938年被侵占我国的日军炸毁。

建国后的1950年及1964年,于此曾发掘出三块断碑,分别由上海一大纪念馆及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

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炸毁烈士墓?不得不联系到距墓之南不到一公里的八字桥。1932年“一二八”中日战争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中日两军均在八字桥展开激烈战斗,在中国军队的抗击下,日军在八字桥头死伤各一万多。日军将死尸火化后置入骨灰盒须安放。

更应该提到的是,1932年的“一二八”侵略战争的日军指挥官为白川义则大将,他的双手沾满了不仅是中国人还有朝鲜人的鲜血。1932年4月29日,白川义则大将被朝鲜地下抵抗者尹奉吉炸死在虹口公园。

日军为了给白川义则招魂,在距烈士墓东侧不远的原大华农场建造一座纪念塔,塔基基室安放白川及其他战死日军士兵的骨灰盒。日军称此塔为“慰灵塔”,而中国人俗称“麒麟塔”。

此塔由日军建于1938年。日军怎能容因反帝而牺牲的堂堂中国人烈士墓与其为邻。因此同时把“五卅”烈士墓及碑亭炸毁夷成平地。

此塔上面部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毁,但塔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犹存。   

同在新同心路的318号,即原大华农场旧址。

日军曾经建的白川义则碑即在此单位的院内,虽早年碑体拆除,碑基还在,高于地面十多公尺,曾被驾校作坡道教练道路。

距现在新建的“五卅”烈士纪念广场以南仅几百米的八字桥,历史上的1932年,1937年二次都发生过中日两国军队的激战。

以上图与文叙述的是“五卅”烈士墓的建立,被日军炸毁,及重新于2014年建碑,及至现在将完工的新碑与新建的烈士广场。

不得不说说“五卅”运动的发生,发展及至惨案的发生。

1925年5月15日,由于日本资本家在他们开设的纱厂肆意虐待中国工人,发生了罢工。日本资本家竟然向工人开枪,把领导罢工的20岁罢工领袖,共产党员顾正红打死,这成为了“五卅运动”的导火索。

普陀区顾正红烈士纪念馆前的顾正红像。

1925年5月30日,二千多名学生涌上街头,演讲日本资本家惨杀顾正红逮捕工人的经过,并举行抗议示威,以英国为首的租界当局,以武装巡捕拘捕学生,更激起学生和市民,工人的愤怒,万余人围住老闸捕房,要求释放学生,英国巡捕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十多人,造成震惊中外的惨案。

惨案发生后,上海市工商学联合会召开了20万人的反帝示威大会,开始罢工,罢市,罢课,号召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上海为中心的“五卅运动”很快波及全国,形成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反帝运动。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精神,拉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大革命风暴的序幕。

与南京东路近在咫尺的贵州路101号,即当年英租界老闸捕房旧址。

原老闸捕房现在是一所学校。

老闸捕房旧照。从照片上可清楚看到不可一世的挎枪英国巡捕及“红头阿三”印度人巡捕。就是他们从这里冲到南京路向游行队伍开枪行凶的。

1925年的5月30日,英国巡捕在枪杀工人现场。马路上躺着几具被害烈士的尸体。

南京路上立的“五卅”纪念牌。

为纪念“五卅”烈士。在南京路西藏中路的地铁站下沉广场上,2014年建成“五卅”运动纪念广场。

不屈工人的钢雕像立在由陈云题字的纪念碑前。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运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增强了国民反帝爱国的意识,决心和勇气。通过运动,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重建烈士墓遗址纪念地,为的是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警醒,今天的幸福,和平是千万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要懂得珍惜,爱惜,告诉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勿忘国耻,要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具有有担当,有责任,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和平,富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強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作者的“豪威”美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虹口的五卅烈士墓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6月13日 · 台湾银行的一把火
《红色印记》第6集:纷飞的“动员令”
五卅运动
从五卅惨案到五卅运动的运动性质变化 运动的实质意义是什么?
新同心路:来者勿忘国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