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太湖有个约会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1951年7月,我出生在离太湖三里远的菀坪乡安湖村。我们家在直渡港河边,沿着直渡港向北三里,出了南厍西侧的滩头,便进入太湖水域。

菀坪附近的太湖

听爸爸妈妈说,我出生一个多月,便遇上了“发大水”(洪水)。菀坪因临湖,地势低洼,许多村子被淹。当时由于洪水从湖区倒灌进村,水势汹涌。政府派救援船经太湖进入直渡港,到我们村接驳受洪水围困的群众,人们纷纷涌上救援船只的甲板。彼时,尚睡在“蜡烛包”(襁褓)里的我经手多人,被匆匆传递给船上,慌乱中“蜡烛包”被抱倒了,还是婴儿的我便从蜡烛包里掉了下去,落到了水里。等大人把我从水里捞上来时,我已经呛了好几口水,哇哇地吐水哭个不停。好在有惊无险!这是我和太湖最初的约会吧!

“蜡烛包”(襁褓)

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解放前我爷爷和我爸爸靠打渔为生。他们在距太湖入口处不到200米的直渡港上,架一张大网(即“罾”,一种用竹竿作支架的方形渔网)。网的四角固定在河两岸,再用一个像脚踩水车一样的轱辘来收放渔网。扳动轱辘把渔网放入水中,个把小时后再扳动轱辘就能将渔网收起。如果网中有鱼,便用一个长杆接着的小网罩,把鱼抄到小网里收进水桶。“砍草,刀刀有;打鱼,网网空”,这句话就是打渔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意思是说人们往往很难打到丰盛的鱼。听妈妈说,为了多打鱼,昼夜轮流值班。轮到妈妈值守时,有时已经是夜里两三点钟后了,面对一望无际的太湖,身边响着呼呼湖风,远处的萤火虫好似飘动的鬼火,让人莫名紧张和害怕。迫于生活压力,我们家还是得不停地放网、收网,只期盼能多打点鱼,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一直到解放后,我们家分到了田地,但是农闲时还不时打鱼以辅家用。

捕鱼工具-罾

我十岁那年六月的一天,我爸爸带我摇一条小木船到太湖里去种蒿草(种蒿草就是将根苗从原生密集的地方拔起,种到没有或者蒿草稀少的地方)。那时,种一亩蒿草可得两块钱,我们俩连种两天。因为我人小,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来回拔蒿草、种蒿草。当时正是盛夏,水下虽然凉快,但烈日当空毫无遮挡。我弯腰入水种蒿草,上衣无法穿,于是光着脊背顶着烈日暴晒。每逢中午,只觉得人昏昏欲睡,皮肤发烫,中途渴了,那就低头喝几口湖水。一天下来,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后背和胳膊等处先是发红发烫,后来起了一层皮,火辣辣的痛,晚上睡觉翻身都不敢翻。经过两天的辛勤劳作,我们一共种了五亩地的蒿草,得到了十元钱的收益。后来爸爸妈妈用这笔钱买了几尺黑色灯芯绒布,给我做了件短大衣。我这才体会到爸爸带我去种蒿草的良苦用心,原来是为了给我十周岁的生日准备生日礼物啊!记得十岁以前过生日,妈妈给我煮一个鸡蛋,就算是过生日了。十周岁生日的时候得到了一件灯芯绒短大衣,自然是一件大礼物了!现在想起来,我眼眶里还会常泛起泪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当然,也忘不了这都是太湖的恩赐!

蒿草

在我们十四、十五岁时下太湖也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年春种时节,我们生产队里准备加种山芋,需要到外地买一些小芋苗,大队决定让我跟随生产大队长郭有道去东山采购山芋苗。我和大队长划着一条小小木船,一会驶入宽阔的水面,一会儿又钻进了深深的芦苇荡。沿着芦苇荡中间的小沟撑篙前行,不时有小鸟从船边的芦苇中穿过。风吹得芦苇左右摇曳,翩翩起舞。这时队长一边撑船,一边给我讲太湖的古老传说,还有解放前土匪在此出没抢劫商船渔船的故事。这时,整个芦苇荡只有我们一叶扁舟在荡里穿行。队长讲的土匪故事,让我汗毛直竖,莫名恐慌,两眼紧盯前方,生怕前方的芦苇丛里窜出一群杀人越货的歹人。好在什么也没发生。那时我们都没有手表,小船在湖中穿行约莫三四个小时,终于见到了湖面那头的岸线和镇子。到了镇上的一个村子,村子叫什么名字也记不清了,我们便走访了几户种山芋的人家,说明来意和收购价格。村民们便纷纷到自己的山芋地里剪山芋苗,送到我们的小船上来。队长负责收山芋苗,我负责记账付钱。时间不长,就收了二百多块钱的山芋苗,完成了收苗任务,原路返航。

太湖风光

当时我们大队在大堤边的池塘里养了些鱼,有草鱼和鲢鱼。草鱼要喂水草,附近河里的水草捞完了,就要到太湖里去捞水草。去太湖里捞水草要用搡刀。搡刀是用一根长竹竿和人字形刀进行组装的。人在水中向前用力推搡刀,随着搡刀的前行,比韭菜叶子宽两倍左右的水草便纷纷飘到水面上,这时就可以用捞网把草捞上船舱。有时候人下水,把分散的水草用竹竿聚拢起来,再捞上船。如果按照安全操作,应该先把搡刀拿上船,人再下水。我当时忘了拿搡刀,自顾自拢水草,一不小心踢在了搡刀上。我感觉脚趾头疼痛,急忙上船,发现一个脚趾头中间劈开了,血不停地流。一同前去捞水草的郭文龙是位退伍老军人,他慌忙从船上找了一块破布,在水里洗了洗,就把我的脚趾头包了起来,随后两人立即收工往回赶。到家我又马上到菀坪镇医院看医生,医生用酒精棉球给消毒后,缝了我好几针,开了消炎药膏定时涂抹。经过一个礼拜的换药治疗,终于度过了发炎期,伤口慢慢也就长好了。

搡草及所用农具示意图

1968年,一批苏州和吴江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到我们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次年的初夏,苏州市里派出一个演出小分队到知青点慰问,一个十多人的文艺宣传队来到菀坪慰问演出。具体接待由我们安湖村宣传队对口负责。演出间隙,我们村安排演出队去太湖游览观光。那日阳光明媚,气候不冷不热,我们一行人开着村里的一条较大的机帆船,进湖游玩。一进湖荡,满目青翠,满怀清新。船在芦苇荡中穿行,只见远处蓝天白云罩着无限碧水,近处风声鸟鸣细丝入耳。真是“鸟舞苇枝头,鱼虾戏浅底”!我油然想起《水浒后传》中咏太湖的一句诗:“天连野水水连天,环列三州通百川;日月欲生银浪里,蛟龙斗出翠峰边……”一行客人游兴大发,有的在船上划水嬉闹,有的放眼眺望满湖美景。我们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余本善提出了请慰问演出队演唱歌曲的提议,大家一片附和。只见一名男演员起身,用浓浓的吴侬软语唱起了“金陵塔,塔金陵,金陵宝塔十三层……”。一曲唱毕,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欢迎女生来一个,只见一位女生从船舱婷婷立起,唱起了“太湖美,最美不过太湖水……”,甜蜜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

太湖帆影

之后我参军入伍,后又转业在外工作了半个多世纪,退休后我才能陪老伴儿驾车从吴江驶至东山镇给岳父母扫墓。沿着太湖边的公路前行,一路花团锦簇。放眼远眺,一侧是高楼林立,更远处山峦高耸,青绿喜人;另一侧则是一望碧波,鸟鸥翻飞。正如明人湛若水诗云:“刺船过东洙,东洙风景奇;莫打东洙水,惊我白鸥飞。白鸥飞尚可,翠柳鸣黄鹂。”一路行走简直是徜徉在太湖春游图中。

春天的太湖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巧英作品:隔代亲 一一怀念我的娘娘
七都太湖湿地
鄱阳鄡阳洲数万亩草海犹如“湖上仙境”
【跑个步】垂钓于未来之希望
描写太湖的句子段落
繁星 | “震泽”读音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