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同,一眼千年

'城墙上慢慢行走半圈,暮色四合,圆月升起,我问自己,这宝藏山西,为什么今天才启程回来?明天的南禅寺、应县木塔、后天的佛光寺,会带给我怎样的震撼?我会几度赴晋,才能追回一个山西出生的人对于山西的热爱?'

-回望山西 晋北之行 之一

云冈。锦境。

小时候,爸爸有两个画画的朋友,有一天跟爸爸找他们去玩,见他们有一本大同云冈石窟的黑白画册,就翻开看了,竟然就看了好半天,每一张大佛的照片,都像认识一样,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有几尊大佛的眼睛是深洞,深不可测,我觉得那些大佛有话要对我说。

后来一路上学、工作、成家立业,有几次梦到了云冈石窟那几尊大佛,被荒沙和黑煤淹没,大佛那黑洞洞的眼睛里填满了煤沙,醒来,我甚觉奇妙,如今的云冈石窟,已无风沙、煤灰,作为新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地、世界文化遗产,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风清水润,成为观光胜地。

2023年的7月,我终于踏入了大同,终于走到了那几尊黑洞洞眼睛的大佛跟前,像是印证梦中的情景,又像是久别重逢。

尽管已经做好了欣赏辉煌造像艺术的准备,但人挤人人挨人地在云冈石窟的洞窟里走过,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洞窟雕刻,精美绝伦,内心依然赞叹不已。北魏王朝的辉芒与佛经故事交融,如同戏剧千年来演绎在洞窟,丰富而耐人寻味,需要仔细端详。

叹为观止的仰望,走千里路,行千年光,及至昙曜五窟之第20窟的露天大佛面前,我方可平复有些波澜的心情。望着那萦绕童年记忆及梦境之中的大佛的眼睛,我安坐片刻,这尊释迦牟尼佛,高鼻深目,面庞饱满圆润,深雕的嘴角上扬,有自信,有威严,亦有喜悦,目光慈祥而审视,我默默地想起自己所记忆和理解的山西,此一趟如同回望自己与云冈、大同、山西的缘分,一切值得品味。

山西。久违。

曾经读过林徽因所写的一段话,她说:“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事......”,这段话让我合卷深思,陷入回忆,良久不回。

我是山西出生的人,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是太原城市街巷里的煤灰,到处都是,天空大约都是灰蒙蒙的烟尘,所住的街巷,可见各家的大小煤堆,我家窗子对面是整个宿舍区的锅炉房,一到冬季开始采暖,那个锅炉房的场院里便出现巨大的一座煤堆,院子深处高大的烟囱里开始冒出黑黄的烟气。

黑黄烟气燃起后,就意味着有燃烧后的煤灰渣将被清理到院子的一角,我们几个小孩子在几位奶奶的带领下,就会拿上土筐和小耙子,捡拾煤灰渣里没有烧尽的煤核,每家都需要这样的煤核,补充家里的用煤。而每次捡完煤核的我们,都头脸手皆灰黑,而指甲缝里是洗不净的黑。

我是跟着爷爷奶奶居住在锅炉房对面的一楼,窗子面对锅炉房的大门、煤堆和那根大烟囱,似乎并没有机会看见白云的流动,或许偶尔夏天有过,但在记忆中毫无踪影。我常常望着烟尘飘摇的那一幅窗景,幻想有蓝天、白云、绿树、大海的未来,因此我刻苦地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头也不回地离开那个灰尘扑面的城市,离开了山西。

所以林徽因所说的山西,那透明的蓝,流动的白云,究竟是不是我所看到的山西呢?

所以山西出生的我,在离开几十年之后,决定走一遍“梁林山西路”,重新认识一下山西。这一趟,从大同出发,经忻州再到太原,是晋北一线,留下晋南,来年再走。

这一趟的“重走梁林路”,与梁思成、林徽因的山西行,隔了整整八十六年。

大同。不同。

北魏都城,辽金陪都,处处古迹留存,一眼千年的穿越,非大同莫属。

想象里大同的印象也是灰色的,优质的无烟煤矿,源源不断地开采,是黑金,也是环境的基色,跟多年前的灰色太原是相差无几的,多年来,我不曾去过这个古都,儿时关于山西的记忆底色就是贾樟柯电影里的模样。

但大同之底蕴深厚,不容忽视,是一生必去的宝藏之地。不仅因其有2300多年建置史、1700多年城市发展史、412年都城史,而且也因其地之上保留了千年来的文化精华,那些难以置信的建筑、雕塑、壁画、石窟之美,穿越岁月的磨难,至今仍可实实在在地呈现于眼前。

因此,要早去瞻仰和膜拜,这些极致之美是人类的财富,但也因如今国力强盛才得以修葺完善,让我们以普通人的身份,去看望那些极致却也脆弱的历史遗留。

走梁林山西路的旅程,从大同古城外的“梁思成纪念馆”开始。对于中国古建筑的关注始于我遇到了一本梁思成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史》,是那种及其朴素的刻印版,我珍藏起来,偶尔翻阅。抵达大同,跟着资深研究者杨杰老师的步伐,到了“梁思成纪念馆”参观,我在展馆一角的玻璃柜里看见了那本泛黄的、与我收藏同版本的《中国建筑史》,原来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建筑史,后续多年,不断完善更新,已有多种版本,但我和纪念馆所拥有的这版是最初的模样。

我知道一切都像冥冥中的暗示。杨杰老师反复说大同的“梁思成纪念馆”是世间独此一处,言语间明确传递出大同对于梁思成先生的认可,因为梁思成与林徽因都不是山西人,但他们一生的贡献与大同关联,从这里启程的“重走梁林路”,格外认真。

梁思成纪念馆的展陈主题为“大师 大同”,也阐明了此处设此馆的寓意,八十多年前,梁先生一行到大同实地考察古建筑,为大同留下了珍贵的测绘图稿和文字资料,而今天,历经数年的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工程以这些图纸和文稿为基础,耿彦波当大同市长时的主张,就是受“梁陈方案”的启发,做了大同城市发展理念的指导。

(梁陈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主要思想是“保护古城,另建新城”的城市规划。)

梁思成先生的思想在近十多年的大同城市发展中得以体现,古城“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得以贯彻。

大同古城内,多元文化集聚的华严寺和善化寺,让我们看到了辽金文化在建筑上的遗存,美到有些目眩神迷,新建与旧筑,有了很好的融合,一砖一瓦,一寺一庙,都古意盎然,存有大同古都神韵。

黄昏时分,爬上大同古城城墙之上,等待一场美好又平常的落日降临,倚靠宽厚的城墙墙垛,吹着夏日微醺夜风,望古城内,灯火渐渐亮起,喧闹的人声、音乐声渐入鼎沸;而古城外,一座现代的都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生活着如今的大同人。

大约是因为“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的荣誉给了古城大同,所以暑期里的大同很多人去纳凉、吃美食,然后才是看古迹。夜晚的大同古城,灯光妖娆、音效爆棚,过于热闹的夜晚,冲淡了大同该有的古韵,这种打开方式,不太适合我,但乐在人间烟火。

大同之盛名不仅得之于云冈伟大的北魏石窟,辽金的寺宇,还有边塞长城、九龙壁等明清遗迹,如今大同古城内的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正在混合而成绚烂多彩的大同气质。

两日大同之行,并不能全览大同独特的气质,但已有气息潜入心底,当如初见之美好,抹去了心头那份对于灰黑山西、烟尘大同的固有偏见。

山西省东倚太行山,西、南临壮丽的黄河,北有长城和蒙古沙漠护卫,从宋至今,可以远离战祸,在1937年秋日军入侵之前,山西安享太平千年。梁思成先生说:“于是,这富饶的温床孕育了大量的木质古构,在1931年至1937年之间,我六度赴晋,三次访晋北,其余三次访晋中与晋南。”

为云冈大佛激动,为华严寺、善化寺迷醉,为大同古城墙上的落日愉悦,为大同地道美食赞叹,也欣赏了夜晚时分的灯光璀璨,大同之行,甚为满足。

城墙上慢慢行走半圈,夜色四合,圆月升起,我问自己,这宝藏山西,为什么今天才启程回来?明天要去的南禅寺、应县木塔、后天将拜谒的佛光寺,会带给我怎样的震撼?我会几度赴晋,才能追回一个山西出生的人对于山西的热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天下|走遍神洲之历览三晋
行三晋之路,读中华五千年(晋北行)一
晋见:山西晋北人文调查四日行略纪
晚清老照片: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大同古城
大同令人失语
【国庆】山西自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