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挖出西施墓,棺中陪葬品令人大跌眼镜,专家怒骂——范蠡真是个小人!
2002年2月19日,江苏无锡洪山镇,京沪高速公路无锡段的施工现场。
此时一名工人正开着挖掘机,在工地附近的土丘取土。

突然,土堆竟然凭空向下轰然塌陷,然后露出一些老旧的碎陶片和小器皿。

附近的村民闻讯赶来,村长带头收集了一些碎片样本,送往无锡市文物部门做鉴定。

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看到样品后,是既惊喜又紧张,立即向上级机关汇报。

同时,一个由当地文物部门组建的考古团队,也火速前往施工现场。

那么,这个坍塌的大洞,到底有何秘密?

坍塌大洞,大有来头

当考古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赶到现场时,大家马上便感到这个大洞绝对不简单。

因为在这个塌陷的土堆附近,放眼所望的距离内,竟散落着近百个大大小小的土丘,而这些土堆就分布在洪山镇的四周。

这意味着,这里极有可能是一个庞大的墓葬群。

紧接着,考古团队在查看地面散落的碎片时,果然发现这些陶瓷器皿,具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

与此同时,他们还从村民提供的样本里面,找到了一块青瓷的镈钟碎片。

由此大家基本得出了一个可喜的结论:

墓主人身份高贵,不是王侯,也是贵族。

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无锡属于吴国的势力范围,难道说墓主人是吴国权贵?

所有专家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它不会是吴王夫差的墓葬群吧?!

欣喜之余,专家们觉得兹事体大,立即又向上级汇报了大家的判断。

接下来:

第一步、向无锡市政府申请,暂停了高速公路的施工。

第二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墓主身份,扑朔迷离

一切准备就绪后,专家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马上撸起袖子就展开了挖掘工作。
首先,先从老虎墩开始发掘,因为这里已经遭到破坏,坟堆上的土,大部分被高速公路施工方用挖掘机取走了,所以情况最紧急。

挖掘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这个古墓没有墓坑,竟然是直接在地面上堆土成坟的。

很快,大家就陆陆续续挖出了陪葬品超过300件。

遗憾的是,这些器皿神秘非凡,竟都没有任何文字符号来佐证其年份。

基于此,考古专家决定,送一些样本到北京国家文物局,请那里的专家们用专业的碳元素设备进行检测。

接下来的时间里,考古工作者们又陆续发掘了老虎墩周围的7座古墓,收获都不少。

但是,仍然没能确定这些器物的具体年份。

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件。

在此期间,一份激动人心的讯息从国家文物局传来——老虎墩出土的文物,竟是公元前470年左右的

这恰好是吴王夫差高度活跃的历史年份,想到这里专家们的兴奋之情已经溢于言表。

可转念一想,大家又纳闷了。

按道理在这个时候,吴王夫差应该是没有心思为自己修陵的啊!

因为历史记载,这个时候的越王勾践经过10年卧薪尝胆,此时正在攻打吴国呢,吴王疲于应战,哪还有时间想陵寝这事?

难道说,这是越王勾践善心大发,在灭吴之后,好心为吴王修的墓葬?

可这又不符合勾践睚眦必报的性格啊!

想当初吴王俘虏勾践后,奴隶其3年,勾践可是尝尽了人世间最卑贱的事情。

而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就一心想着报仇复国,假以时日将所受的屈辱,十倍换之。

所以勾践绝不可能为夫差修建陵寝!

紧接着,在对已出土的器皿进行分析和鉴别的时,专家们又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些器物,大部分是原始青瓷

要知道当时的吴国,在吸收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之后,国内整体的文化水平,是接近中原地区的,当时应该是使用青铜器皿才对。

从这个角度分析,此墓的主人就不可能是吴王夫差了。

而同时代的越国,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于吴国,自然也落后于中原地区。

他们使用的大部分器具恰恰就是青瓷,由此推断,墓主人应该就是越国人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越国还有哪位大人物,有如此规格的墓葬呢?

这个问题一出,专家们是既好奇,又兴奋。

为了进一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于是专家们开始对附近的邱承墓进行发掘。

因为这个墓穴,也是此片洪山墓葬群中最大的土坟堆。

整个邱承墓规模庞大,其规模仅次于越王陵。

由此推断,墓主人肯定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王族或者贵族。

此后,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专家发现:

这座墓穴,完全是仿照中原地区贵族墓葬的标准修建的,属于典型的“”字型结构

这一出又把专家们整迷茫了——如果墓主人是越国贵族,为什么墓葬又承袭了中原的“”字型?

难道他们是从中原地区来到越国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专家们立即想到了越王身边的三个关键人物:

计然、文种和范蠡。

这3人都是外来户,都不是土生土长的越国人。

此外,这3人都来自中原地区。

那么是不是说,墓主人就是他们三人中的一位,那到底是哪一位呢?

专家们一边发掘一边分析。

在挖掘时,突然出现的一个小物件,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虽然它已是碎片状,依然很抢眼。

它颜色鲜艳,做工精致。

当考古人员小心把它拼接起来后发现,这竟是一个由八条蛇盘起来的空心球,学名是“琉璃釉盘蛇玲珑球”。

历史上,此物铸造工艺复杂,是古代祭祀时用的器物。

它的制陶工艺,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都是当时顶尖水平的。

可以说,它是陶器中的珍品,稀有且珍贵,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拥有。

当下,专家们便已经连连断定——此墓定和越国的上将军范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范将军在跟文种一起离开楚国投奔越国之前,曾是一名道家学者。

他醉心神仙思想,鬼神祭祀,占卜等。

这个空心球上的蛇是越人的图腾,而这种玲珑球,则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

从中原来越国的那三人中,最有机会拥有此物件的人,当然就只能是范将军。

对于范将军的最终结局,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他和西施归隐田园,从此不问政事,过起了田园牧歌式的神仙生活。

还有人说,他辞去官职准备隐退,越王担心他去辅佐其他君王,为自己培养下一个对手,于是派人秘密把他杀害沉尸于太湖底。

真相到底如何,莫非此墓葬能告诉我们答案?

出土文物,令人脸红

在考古工作者们唏嘘惊叹出土的文物之余,另一件特殊物品,却一下让在场男士们面红耳赤,羞得连连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原来此物便是”铜祖“,是古人用石头和木头打造的男性生殖器模型。

相传此物最初是墓主人们为祈求多子,而进行的一种生殖崇拜。

后来到了汉代,便开始从生殖用具向房中用具过渡。

此物最早发现用于房事,是在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

刘胜一生好女色,其墓中便出土了几种不同规格的铜祖。

可令人纳闷的是,范蠡这样的高雅名士,莫非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里面到底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专家怒斥,范蠡小人

其实对于范将军,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他跟西施之间的爱情故事。

当年他跟西施曾彼此相爱,虽有夫妻之实,但却没有婚配。

后来,他为了越国的复国大计,与勾践定下美人计,牺牲了自己的爱人西施去蛊惑吴王夫差,这才慢慢让夫差色令智昏,最终被卷土重来的勾践打败。

与此同时,除了铜祖,专家们还在墓穴里发现了一份保存完好的竹简。

通过专家的仔细辨识,所述内容如下: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这段话,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大意就是:

范蠡与西施偷偷相爱。

经过了三年时间,西施才到达吴国。

范蠡以“语儿亭”要挟西施,西施不得不答应。

这里的“语儿亭”,应该是范蠡和西施两人的儿子的名字。

由此可见,西施其实并不愿意去吴国。

她想留在越国,留在爱人和孩子身边。

范蠡以两人儿子的性命为条件,逼迫西施同意去吴国。

西施别无选择,只能答应。

这话一出,一下打破了所有人此前对范蠡高雅形象的幻想,惹得专家们怒骂——范蠡真是个小人!

谁也没想到,历史上记载的这样一个翩翩如玉的大名士,为达目的,竟也有如此卑劣狠毒的一面。

虎毒尚且不食子,而范蠡竟然可以做到,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能把自己的女人送给别人,还能用自己的儿子胁迫她就范,可见范蠡也不是个能上得了台面的君子。

显然,我们都被历史骗了。

史书记载,越国复国后,西施和范蠡两人归隐田园,泛舟太湖,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而如今的事实却证明,范蠡肯定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爱西施。

西施于他而言,不过是一件物件,一件帮助自己达成目的的工具罢了。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能看出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多么低下。

女子嫁人后,自己的身家性命,夫家可肆意生杀允夺。

此考古真相一出便意味着,人们想象中那个和范蠡泛舟太湖,幸福而美丽的佳人形象,一去不复返了。

考古就是这样,既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也能告诉我们赤裸裸的现实真相。

这就是它的魅力。

END

作者:CATH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挖出西施情人墓,揭开西施间谍之谜,出土奇物让专家不知所措
2002年,一施工队发掘出西施的古墓,其中一竹简为历史提供了佐证
江苏疑似挖出范蠡墓,却意外揭开一千古谜团,范蠡或许死得很凄惨
范蠡墓中的3片竹简,21个字:原来他与西施的爱情故事很狗血
勾践灭吴后,上将军范蠡真的功成身退了吗?
江苏挖出一座古墓,主人身份或颠覆历史:范蠡也被勾践杀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