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旷世遗珍,北山石刻的唐宋精品
大 足 原 点

如果说北方书写了中国石窟的上半部历史,巴蜀石窟便是当之无愧的下半阕。

1999年,“大足五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二项申遗成功的石窟石刻类遗产。五山中,又以北山佛湾开凿时间最早,这里是赋予大足石刻世界性意义的原点。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公元881年1月8日,黄巢带领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首都长安,8天后,大齐政权建立。黄巢起兵给了腐朽欲坠的唐王朝最后一击,唐室至此名存实亡。
唐僖宗被宦官挟持入蜀避难,激化了王朝和地方豪强的矛盾,引发了三川之战。韦君靖在此期间运筹帷幄,战功卓越,得以受朝廷重用,升至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掌控川东。

因与川西王建对峙,也因在战争期间血债深重,韦君靖为求自保与内心平静,于景福元年(892年)开始在北山修筑建“粮贮十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还配套修建寺庙,开凿石窟。

自此,中国石刻艺术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开窟造像的序幕拉开。

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方具现存规模—北山石窟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分为南、北两段,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
1939-1940年,以梁思成、刘敦桢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川康地区开展了一次古建筑调查。1940年1月13日,一行人在潼南考察时听闻大足有摩崖造像,于是决定绕道大足进行调查。

梁思成先生与北山的合影

三天的调查使他们感到不虚此行,赞美北山晚唐代表作之一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第245号)“为省内此类题材之最巨者……全体构图,与敦煌壁画同一系统”;宋代表作的转轮经藏窟(第136号)“此外又有一窟,……疑为转轮藏遗迹,乃石窟中别开生面之作品”
晚   唐
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

第5号 毗沙门天王龛

韦君靖在营建永昌寨时率先开凿的龛窟。
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相传,毗沙门天王经常守护如来道场,由此而得机缘时时听闻如来说法,故名多闻天王。
龛中天王像身高2.5米,身材魁伟,威武强悍,头戴高方冠,全身披挂金刚甲胄,胸悬虎头护心镜,脚蹬战靴,足下踏着三只夜叉鬼;天王两侧力士怒目狰狞,持刀挥棍。
左侧男、女侍者衣饰贴体,线条道劲流畅,技法娴熟。

第10号 释迦牟尼龛

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如意轮莲座上,头上螺髻隆起,面容丰满慈祥,左手垂膝右手轻举,似在宣讲佛法,身后现桃形火焰光,顶垂莲花宝盖。

左右各有一天仙飞来。佛祖的左右侧,分别立着迦叶和阿难两位弟子

在龛左右两壁,刻有观音、大势至菩萨及四天王、四力士及十方佛等像。


第245号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
构图丰富多彩,雕刻精美细致,是北山最繁复的珍品。
整龛分为多层,最上为西方极乐盛景,中间为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像,其下是三品九生的众生图像。
全龛造像场景浩大,各式人物像多达五百余尊,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不仅表现了大足工匠的高超雕刻技艺,同时为研究唐代建筑、服饰、乐器、舞蹈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该窟正壁上部是一座抱厦两头造的三层楼殿,正面突出抱厦。楼殿伸出三层环廊,折向左右两边,环绕前庭;左右前方各有一经幢和一八角形的两层楼亭。
主建筑两端,伸向左右的三层环廊各与侧壁的一座三层楼殿相连,这两座楼殿又各有飞廊,与一座两层楼殿相连。
两侧门楣则刻着“十六观法”的内容;
底部以连环画浮雕刻十一幅“未生怨故事”。
五   代
五代造像小巧多变,衣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
五代造像占北山石窟的三分之一以上,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变等新的内容,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
和开放的大唐相比,前蜀偏安一隅,这种落差也反映到了石刻上。相较来看,北山五代雕刻重复者多,创新少,所以此篇略过。
第3号 毗沙门天王 
 五代早期的造像,属于5号龛的简化版,只是已经没有了热闹的群像。
正壁唐末造像后,有一夹巷,石壁上为五代造像。
两   宋
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人们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
第155号 孔雀明王窟
在窟内正中,雕刻孔雀明王,头戴花冠,面容端庄慈祥,上身披有荷叶形的披肩,胸饰璎珞。身有四臂,分别持有佛经、宝扇、如意珠和孔雀羽毛
在明王身下,雕刻莲花座;座下为孔雀,它头向右倾斜,似欲载起明王远飞;身后孔雀的尾羽,通过明王的身后,直达窟顶部,既可以作为支撑洞窟的中心柱,又可以作为明王的背光

在孔雀的背屏上,铭刻有“丙午年伏元俊,男世能镌此一身”,可知该窟造像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之时,造像为伏元俊与其子伏世能共同完成。“伏元俊”三字,在北山出现三次,多为大足石刻中的精品。

伏元俊另一署名作品,弥勒下生经变窟(第176号)


第136号 转轮经藏窟
此窟开凿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至十六年(1146年)
这窟造像秀美,雕刻精细,力学和光学的构思巧妙,整体安排和谐,保存完好无损,堪称宋代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
  转轮经藏窟座东朝西,窟正中凿一巨大八角中心柱。柱础高大,蟠龙缠绕,柱础上有八角露盘。露盘周边浮雕栏杆,上有数十嬉戏儿童,天真顽皮。柱上部作八面形高厚顶盖,每面以楼阁宝塔为饰。

柱中部缕空环列八柱,支撑于露盘之上,顶盖之下,成八柱亭式法轮形制。此转轮中空透光,圆满地解决了支撑和采光的矛盾

  窟正壁刻释迦牟尼,左右刻迦叶、观音和阿难、大势至侍立两侧。左(南)、右(北)壁两组造像对称,左刻文殊菩萨、玉印和如意观音 ,右刻普贤菩萨、日月和数珠手观音。三壁有供养人像6身。窟口两侧各立一护法金刚,威武凶猛。
可惜洞口有铁栅栏,不能入窟欣赏。
左右壁雕像个个性格鲜明,尊尊气质不同,各具风采,精美绝伦。

第125号 数珠手观音像
雕刻于南宋时期,是大足石刻的名作之一。她头戴花冠,脚踏莲台,手掐数珠印,衣袂如迎风轻扬,具有少女的腼腆与柔美,令人忘了菩萨的威严。

第130号 摩利支天女像
开凿于南宋。摩利支天女本为古印度的光明女神,被佛教吸收后成为护法天神。这尊威武的女神像上两手举风火轮和宝剑,中两手持弓持剑,下两手握戟持盾,当胸两手结印。

摩利支天的两侧有八大金刚像,皆作武士装束。龛内十八般兵器样样俱有,而女神脚下的战车更是中国的特色。

从晚唐至南宋,可以看到三四百年间北山造像风格的演变。
在三百米的动线中,能感受朝代变更,人口南迁的庞大背景,也能看到鲜活个性和微小细节。风云变幻,信徒的诉求和喜好也在快速更新,这些信息被匠人的巧手一锤一凿记录,组成了眼前的灿烂佛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造像之美(16)
不破楼兰终不还!雄浑豪壮的北山唐代天王像
它和吴哥窟同时期营建,与敦煌齐名,却低调得令人心疼
四川 | 大足石窟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五处之一的北山石刻
蜀中石刻巡礼:大足石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