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库地名】法库县冯贝堡镇村、屯地名由来

冯贝堡镇

自然概况

法库县冯贝堡镇,镇政府驻地冯贝堡村。位于县城东南,境内坐落有扶兴山、南城子山两大山峰,山峦起伏,绵延22千米,发源于北八虎山的拉马河,流经李家荒地、榆树堡、孙家窝堡村后,入依牛堡境而后注入辽河。全境有小型水库5座。构成了境内东部与北部丘陵连绵,多坡岗山地,西南平坦的地势。全镇共辖27个村、屯。其中,建制村10个、自然屯17个.沈康高速公路和省道新犁线公路贯穿全境。建有各类大小桥涵47座.硅灰石矿是本镇主要支柱产业。

政区沿革

清初始有村落,旧属铁岭县管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划入法库县直隶厅,隶属正南路巡警分区(区公所驻地大孤家子)。

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地方自治,隶属法库厅南一乡(乡自制会设在大孤家子)。民国二年(1913),法库废厅立县,政区沿袭旧制,民国十二年(1923),实行区村制,分属法库县第三、第四两区。民国十七年(1928),区划调整,属法库县第三区(区公所驻地大孤家子),划分冯贝堡、姑夫屯(工夫屯)、务明屯、富拉堡子4个主村,领2个副村。

伪满时期分属冯贝堡、拉马河子两村,辖10个屯.国民党占领时期,沿用伪满村屯制,改村为乡,改屯为保。1948年2月,法库全县解放,分属第三区(区政府驻地大孤家子),第四区(区政府驻地三面船)。1956年撤区村建制,分属拉马河子、冯贝堡管辖。

1958年2月并乡,划归冯贝堡管辖。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并大孤家、冯贝堡两乡,成立大孤家子人民公社,设冯贝堡管理区。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划出大孤家子东半部12个生产大队成立冯贝堡人民公社;后又增设孙家窝堡、周家沟两个大队,辖14个生产大队。

1968年6月,成立冯贝堡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实行乡村制,冯贝堡人民公社改为冯贝堡乡。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时,周家沟村并入姚家沟村、团山子村并入黄贝堡村、北甸子村并入务名屯村。

2010年6月13日根据“辽政【2010】142号”文件精神,更名为法库县冯贝堡镇。

村屯名称及由来

【冯贝堡村】冯贝堡村,原名“洼哈屯”、“十八里台”、“红旗堡”,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冯贝堡镇,镇政府驻地。辖南山、南桥2个自然屯。

早年间,冯贝堡村北的那条河,水深流急,宽数米,沿河两岸芦苇繁茂,绵延数里,芦苇塘中野鸭成群,禽鸟蔽集,每逢春夏,蛙鸣蝉噪,村人称之为涝洼塘,后不知怎地,久而久之便称其为“洼哈屯”。另据当地上岁数的人说,该地早年有一烽火台,距另一处(铁岭县王千总堡子)有十八里之遥,所以又称本地为“十八里台”。另说,清初时曾有满族正红旗人由长白山来此垦荒,亦称“红旗堡”。清乾隆四年(1739),有冯殿卿贝勒由山东莱州府迁来此地居住,人们称其冯贝勒,。

遂改村名为“冯贝勒堡”。又为“冯家堡”。光绪年间简称为“冯贝堡”。

位于冯贝堡村东0.5千米的山岗西坡上,有一当地人称“城里地”的土筑辽代古城遗址,城系方形,每边长200米,由于历年耕种关系,城墙已被严重破坏。该城出土了许多遗物,有白瓷盖罐、酱釉小罐、黑釉灯盏和一小铜人立像等多件。

【南山屯】南山屯,自然屯,隶属冯贝堡村,清康熙末年,村民姚维平的七世祖,从姚家沟迁居此处,建宅于冯贝堡南的石头山南坡,遂名“南山”。

【南桥屯】自然屯,隶属冯贝堡镇冯贝堡村。清康熙末年,姚昆从姚家沟搬迁此地垦荒定居,建宅舍于冯贝堡村南的小桥西侧,成村后遂名为“南桥”。

【富拉堡子村】原名富拉他堡子,建制村,隶属冯贝堡镇。清康熙年间有满族人富拉他氏(富察氏,汉姓为“卜”)从长白山迁居此地垦荒首居,成村后得名“富拉他堡子”。同时有龙晓权自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三块石村移居此地,相继还有白、李二姓来此定居。大约至光绪年间,卜姓迁走后,村民嫌富拉他堡子有些拗口,遂简称为“富拉堡子”。

境内西、西北向、南向坐落有城子山、南山2座山峰.村北有小型水库一座。硅灰石矿企业1家。

【务名屯村】务名屯村,曾名“吐尔斯堡子”、“图尔什堡子”、“无名屯”,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冯贝堡镇。辖北甸子、南甸子、卜家窝堡、高家窝堡4个自然屯。

清康熙年间,有满族人图尔什(吐尔斯)者,汉姓“卜”,由长白山的叶赫城迁来此处垦荒首居得名“图尔什堡子(吐尔斯)”。光绪年间,因村民厌其名拗口、不雅,遂更名为“无名屯”。民国年间,改为“无名屯”。村内坐落有西山、北大沟2座山峰.小水库(塘)4座.硅灰石矿企业1家.

【北甸子屯】北甸子屯原名“徐家窝堡”,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与务名屯村合并。隶属务名屯村。清康熙年间尚系荒甸子一片,清乾隆年间,有党连江、党连海弟兄二人,由山东济南府党家庄迁来此草甸子垦荒定居,相继又有徐、孙二姓移居此处,因属未开荒之杂草丛生的荒草甸子,且位于南甸子之北,遂名“北甸子”。后徐姓成为旺族,人多户大,于民国初年更名为“徐家窝堡”。至1961年建立生产大队时,恢复原村名“北甸子”。

【南甸子屯】南甸子屯,自然屯,隶属务名屯村。清康熙年间,有白姓者由长白山迁来此荒草甸子垦荒定居,因村落位于北甸子之南,故名“南甸子”。

【卜家窝堡屯】原名卜家窝棚,自然屯,隶属务名屯村。清康熙年间,由卜万权者从长白山叶赫城迁来此处搭窝棚垦荒首居,故名卜家窝棚,至民国初年演变为卜家窝堡。

【高家窝堡屯】高家窝堡屯原名高家窝棚,自然屯,隶属务名屯村。清道光年间,高廷柱从山东蓬莱府迁居此处,搭窝棚垦荒定居,故名高家窝棚,至民国初年演变为高家窝堡。

【工夫屯村】原名姑父屯,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冯贝堡镇。辖南窑、河西2个自然屯.清初,有满族人讷钦者(汉姓那)由长白山迁来此地跑马占荒首居。渐成村落,因有皇族之女下嫁为妻,故名“姑夫屯”。后因村民嫌姑父之名有托大之嫌,遂于1953年经大孤家子三区区长郭凤鸣提议,取其谐音,将“姑夫屯”更名为“工夫屯”。村东坐落有扶兴山(又名“药王山”)、牛山。是县内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南窑屯】自然屯,隶属工夫屯村。清宣统年间,有李芳者由山东搬迁至此,于工夫屯村南落脚,并建一窑厂烧制瓦盆,成聚落后,遂名“南窑”。

【河西屯】自然屯,隶属工夫屯村。清初,有满族人马姓的先人从长白山迁来此地开荒首居,因建宅舍于功夫屯河西岸,成村后,被称作河西。

【孙家窝堡】原名孙家窝棚,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冯贝堡镇。辖阿山沟、沈家店2个字自然屯。清嘉庆年间,有山东蓬莱府掖县二甲徐家官庄孙首公、孙首平兄弟二人逃荒来到此地,搭窝棚垦荒首居,日久成村后,名为孙家窝棚。至民国元年(1912)改称孙家窝堡。拉马河经本村由北而南过境,最后注入辽河。

【阿山沟屯】自然屯,隶属孙家窝堡村。“阿山”系蒙语,汉译为圣水。后金时期,先行投奔努尔哈赤的蒙古部落喀喇沁部遭受同族林丹汗的围攻后,来到法库山垦荒,林丹汗败亡后返回原地。留下蒙语地名阿山沟。清顺治年间,有正黄旗满州笔帖式官他克布什与镶蓝旗印务章京卢镇等,由长白山移居此地占荒经营,仍称之为阿山沟。

【沈家店屯】自然屯,隶属阿山沟村,原阿山沟村驻地。清初,有村民沈鸿飞的祖先,由直隶搬迁至此,垦耕王庄土地首居。因坐落在新民通往铁岭的古道处,经常有过往车马客商,遂开设了一家大车店铺,成村后,被称为“沈家店”。

【尚家窝堡村】尚家窝堡村,原名尚家窝棚,建制村。隶属冯贝堡镇,辖季家窝堡、梁家窝堡、郭家窝堡3个自然屯。清朝初年,有满族人尚姓者由海城迁来此搭窝棚垦荒耕种首居,成村后,遂名“尚家窝棚”,后转音为“尚家窝堡”。

【季家窝堡屯】原名“纪家窝棚”,自然屯,隶属尚家窝堡村。

清顺治年间季世魁由山东莱州府高密县迁此搭窝棚垦荒定居,成村时为“季家窝棚”,后演变为“季家窝堡”。

【梁家窝堡屯】梁家窝堡屯,原名梁家窝棚,自然屯,隶属尚家窝堡村。清初有梁喜由山东迁来此地搭窝棚垦荒定居,遂名“梁家窝棚”,后演变为“梁家窝堡”。

【郭家窝堡屯】郭家窝堡屯,原名“郭家窝棚”,自然屯。隶属尚家窝堡村。清初,有郭姓者由关内迁来此处搭窝棚垦荒定居,得村名“郭家窝棚”,后演变为“郭家窝堡”。

【榆树堡村】榆树堡村,曾名“洼尔哈”。建制村,隶属法库县冯贝堡镇,辖三家子、郑家窝堡2个自然屯.清道光年间,有吴、李、翟、张四姓,由山西、直隶等地相继迁来此处垦殖耕种,因村落地势低洼,得村名“洼尔哈”(村名含义不详)。一说洼尔哈系满语,因满人居住而得名,适至清末,源于村中榆树成林,又因村内有一棵较大古榆,浓荫蔽日,似树中之王,遂更名“榆树堡”。

村北有一小山,名北山。拉马河经本村由北而南过境,最后注入辽河。

【三家子屯】自然屯。隶属榆树堡村。清朝中叶,有高、查,任三姓,由山东、直隶迁此定居,遂名“三家子”。

【郑家窝堡屯】原名郑家窝棚,自然屯。隶属榆树堡村。清朝初期,有郑姓者由山东济南府长青县郑家庄逃荒来此,搭窝堡垦荒定居,故名郑家窝棚。后演变为郑家窝堡。

【李家荒地村】李家荒地村,建制村。隶属冯贝堡镇。清朝乾隆年间,有李姓家族由山东逃荒来到此地搭窝棚开荒耕种首居。因当时此地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草甸子,成村落后遂名“李家荒地”。拉马河流经本村,由村南通过,最后注入辽河。

【黄贝堡村】黄贝堡村,曾名“镶黄旗堡”,建制村。隶属冯贝堡镇。辖东团山子1个自然屯.该村村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朝康熙年间有宋、王二姓从关内搬迁此处垦荒耕种“三陵衙门”祭田地,隶属铁岭县镶黄旗统辖,成村落后,得名“镶黄旗堡”,后因读之不便,简称“黄贝堡”。另一种说法是,此地为边内旗地,清初有镶黄旗人于此居住垦耕,年久成村,村民多为镶黄旗,遂命村名为“镶黄旗堡”,至光绪年间,简称为黄贝堡。

境内坐落有鸟山、西山、张家坟、高坟山、东山等大小山头5座。村内主要河流是南河,流经本村东西最后注入拉马河。

【东团山子屯】原名团山子,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与黄贝堡村合并。隶属黄贝堡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有山东东昌府邑县郗家圈的郗、高、程姓迁来此地定居,建宅舍于低丘之阳,因山丘小而圆、呈团型,遂取村名为“团山子”。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系县内重名,为区别之,经上级机关批准改成东团山子。

【姚家沟村】姚家沟村,建制村。隶属冯贝堡镇。辖周家沟1个自然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有姚成纲从云南迁来此地垦荒首居,建宅舍于喇嘛山南麓沟口内,日久成村,遂名“姚家沟”。

境内村西、村南坐落有成山、南山2座山峰.小型水库(水塘)1处。

【周家沟屯】周家沟屯,原名“城山堡”,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与姚家沟村合并。隶属姚家沟村。清初,有周允由山东济南府迁来此地垦荒首居,日久成村。因村落位于城子山南麓的沟口处,山上有古城遗址,遂名“城山堡”。至清朝中期,因周姓成为村中旺族,遂更名为“周家沟”。

编辑:康平法库微同城  图片来源:网络

法库故事更新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女八字十神看六亲关系(实用篇)
界水沟边建坟,外形普通,后人大发富贵
天星风水阳宅布局风水 赖布衣 赖九鼎(独家代理销售函授)102页-天星风水阳宅资料pj
欣赏-现代-潘长宏诗-《怀念周恩来总理》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22-【师徒远涉帖】
囊括李商隐平生的六首诗,化解了人生的苦难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