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平老故事】康平东小陵的来历

康平东小陵的来历

□ 田金山

2001年3月28日至29日,为弄清家乡东小陵的来历,我与德山弟两次登门拜访老乡李连科夫妇,他们听前辈人讲诉记忆犹新。回到长春市,籍住在省城之便,多次到省图书馆查阅资料,撰写成文,留给后人参考。

上篇 李连科夫妇口述

(一)李家与陵的关系

李连科1932年生人,教师,夫人任淑琴。家务。其父属虎,1902年生人,其祖母属蛇,1869年生人。李家原籍是北京市顺天府丰润县李家庄李八敖的后人,满族,受封蓝翎。因祖上姑奶做奶娘,同王氏家族(后街老王家那股人)和白氏家族随陵来到东小陵。皇帝赐给一把金交椅,二十四口黑漆棍,象征着对边境作乱或地方恶人有惩治权利,当时,这里是一片树林草丛荒地,没有人烟。王氏家族与李氏家族同县,也是顺天府丰润县人,老先人名字叫王化志。康熙二年(1662年)过来的。王家负责建陵,陵建成后,由李、王、白三家看护,每到清明和七月十五.中元节,三家轮流祭奠。

(二)有关陵的概况

陵址座落在北公路南坡风水宝地,陵园四周青砖围墙占地面积五垧。陵园西邻西街、东邻负责建陵的王氏家族居舍,南邻河。康熙二年开工兴建,距今已有330多年历史。此陵共有五位人物入葬,最先葬入的位于西部是化学格格,自西向东依次是敖王爷的妹妹、敖王爷、生王爷、博王爷,李家那位奶娘葬在博王爷右下方,骨灰装在坛子里。那五位主要人物都是青砖发穴、木棺全身葬。墓前建有民房大小的青砖灵堂,安放各位的灵牌,人们出入祭奠很方便。1950年,陵被本村民众毁坏时,尸骨上衣服色泽花朵还看得清清楚楚。因为陵里葬的是格格、王爷,而法库县老陵葬的是老爷,老爷没有王爷大,所以有老陵不大,小陵不小的说法。陵园内还有星罗棋布十座左右的的白灰顶小丘,都是王爷身边的侍从。

(三)敖王爷的故事

敖王爷是武将出身,能征善战,力大无比,据传说他与辽兵交战,力发三箭,三箭所到之处,归他所管,辽兵要退出三箭之外。第一箭射到后旧门,第二箭射到前旧门,第三箭射到法库北门,过三箭之外为出国门。这就是今天前旧门、后旧门、法库北门的来历。

关于敖王爷安葬的故事。敖王爷与辽兵交战时,被辽兵割下头颅,将头挂在树杈上,当派人前去取人头时,见两棵树并排长到一起,把人头紧紧夹住,取不下来(这一段口述比较玄乎,只能按口述人讲述记下),这样,敖王爷无头怎么下葬,所以,用银子做了一个假人头按上,装进棺椁,从北京运到东小陵安葬。进村时,李连科的祖母亲眼看到两匹大青骡子,并排走,身上驮着敖王爷的灵柩,前面牵骡子的人戴着清朝的官帽,身着官服,脚登皮靴,前簇后拥一群人,可威风了。

(四)白氏家族去向与陵前河的形成

陵院前原来没有河,是一片平川地。据说是白氏家族的大老爷开荒犁地时,降了一场暴雨,山水急流而下,顺着犁杖的垄沟冲过去而形成这条小河。当时,三天三夜大雾笼罩,见到雾中大蛇背着小蛇而去,是风水被破坏之故,所以,白氏家族被排除小陵,迁往柳条沟。现在,柳条沟白姓人家多是白大老爷的后人。白氏家族走了,护陵的事就由李、王两家担任了。

在陵院前河里,有两块巨石座落在陵前门的两侧,人们称它为青龙白虎把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河里洗澡摸鱼,经常到巨石上玩要,因山洪猛冲,巨石下的河沙流走,巨石渐渐下沉,所以,这两块巨石近二、三十年来已经不见了。

结论

从李连科夫妇提供的宝贵资料可以认定,东小陵的来历肯定是因陵而得名。为什么前面加东小二字呢?李未说出确切的依据,推测说是在以边台子为界,东边为东小陵,西边为西小陵。笔者认为,根据周围陵群(东小陵、西小陵、南小陵和老陵)方位讲,该处居东,在封建社会,皇帝为天下圣君,其下皆小,王爷资格再老也是在皇帝之下,所以,叫东小陵顺理成章。

下篇 査资论证

李连科夫妇口述资料为东小陵家乡人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贡献,笔者认为,从史料上进一步考证陵中所葬的五位主要人物身份、地位,为全面深入了解东小陵地名的来历更有历史意义。所以,笔者到吉林省图书馆进行了细致查阅,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鳌拜是不是敖王爷

1661年正月初四,顺治皇帝因天花病亡,在顺治遗诏中,由八岁玄烨(康.熙)继位,指定异姓宗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老臣辅佐朝政,他们们是来自关外的老一宗亲显贵,在大清建国事业中战功赫赫,其中,鳌拜最强,熙勤政七年(1667年)索尼已死,鳌拜专横跋扈,勾结遏必隆,给苏克萨哈定罪二十四条,呈报康煕皇帝处死苏父子,康熙不允,鍫拜又强奏皇帝,将苏绞刑。当时,十四岁的康熙皇帝清醒意识到,鳌拜是他未来执政的一大障碍,不可不除。因此在他十六岁时,用计将鳌拜擒住,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罪三十条立斩。但康熙皇帝念鳌拜累朝效力年久,从宽免死,革职拘禁。鳌拜生年不详,于1669年死于幽所。遏必隆削职免死,其同党多被处死,从此,康熙开始真正的从政生涯。

历史是真实的,但并不等于现成的答案。回答后人提出的问题,必须进行研究比较,才能见到到历史真相。史料中鳌拜与李连科夫妇口述的敖王爷有三点契合。一是时间年代契合,都是在康熙时期。二是两人的政治地位契合,大臣和王爷地位相近或平等。三是两人的素质相同,都是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武将。一个战功赫赫,一个三箭定边界。不同之处,一个死于幽所,一个死于战场。再一点,名字有差别,一个是鳌,另一个是敖,笔者认为,把后面两个不同之处搞清楚,答案就会脱颖而出。康照时代已完成疆土统一大业,边境上小的骚扰何必用能征善战的大将呢?其二,康熙在处理鳌拜时,认为是从政的一大障得,必须除掉,又念他功勋卓著,而免于一死,可谓左右逢源。鳌拜死后,政治上不可能东山再起,可是,要把已经定有三十条大罪之人葬入壮观的陵墓里,恐怕不要多久,就会被掘墓抛尸了,更重要的是妥善处理鰲拜后事,有利于对东北异民族的统治。如果以战功赫赫赫的老臣葬入壮观的陵墓里,岂不是等于说康熙皇帝对鰲拜的的处罚是错误的。所以,编造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以掩人耳目,对世人也有个交代。这是康熙皇帝对拜死后处理的又一个左右逢源,可谓用心良苦。历史常常有一些揭不开的迷,就是出于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所以鏊拜死于幽所是可信的,因为有历史记载,死于战场之传说,可信度不高。置于鏊和敖是同音异体字,在口传笔抄之中造成误解更是汉字常有的事。因此,可得结论为,敖王爷极有可能就是老臣鰲拜。置于李连科奶奶所见敖王爷人陵之事,已是康熙后二百多年之事,与史料不符,但是,不能否认,可能是李之前几辈之奶奶或奶娘所见。

二、博洛亲王与博王爷

爱新觉罗・博洛(1613年-一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理政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

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铎入宁远、锦州,参与了山海关大战。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固山贝子。随豫亲王多铎南征,破李自成于潼关,并且攻下西安。

顺治三年(1646年),博洛任征南大将军,很快平定全浙江,随即分兵由浙江衢州、江西广信(今上饶)两路进军福建。当时南明隆武帝朱聿键驻延平,南明于两湖组织的抗清活动已基本被镇压。博洛遣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杜尔德等,率兵追击,直抵汀州城下,隆武政权亡。南明总兵姜正希率兵2万,乘夜袭击汀州,被清军击败,斩杀万余。与此同时,固山额真宗室韩岱等于分水关击败南明总兵师福,入崇安县;接着,抚定兴化(今福建省莆田市)、漳州、泉州三府。署梅勒章京赵布泰等袭克福州。至十一月,博洛所部清军于福建先后破南明军20余阵,降南明总兵20员、副将41员、参游72员、马步兵6.85万余名,福建被平定。

顺治六年(1649年),封端重亲王。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博洛病逝。死后以依附多尔衮等罪,追削王爵。博格亲王的二哥贝子博和托也是为大清江山屡建战功的人物,但史料中没有记载被封为王,所以推断,博洛亲王极有可能就是李连生夫妇所说的博王爷。

三、关于“化学格格”

在后金时期,国君(即“大汗”)和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称为“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由此可见,李连生夫妇所说“化学格格”很有可能就是亲王之女的“和硕格格”,因为“化学”和“和硕”在语音上有谐音之处,而“化学格格”在格格等级上是不可能存在的。至于是哪位亲王之女目前无从考证。

四、关于“生王爷”和“敖王爷的妹妹”

清代的王爷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的,具体分为:亲王,赐亲王,郡王,赐郡王,斜封王。亲王一般是皇帝登基后给予其同父母兄弟或其生母地位较高者的封号,一般封号为单字,且于皇位继承人未成年前具有应对皇帝出现突发情况时作为新帝储备的作用。而生母地位稍逊者则视皇帝喜恶,可赐予亲王封号,且封号一般用双字作为区分,但无前者之特例。郡王一般为皇帝的同父兄弟,于成年后就藩在外者的封号。赐郡王一般是以上三者的子嗣在得到皇帝认可后继承爵位时的封号。斜封王一般是皇帝以个人意志赐予某人的封号不记入宗录,只做为身份上的一种认可度。可见,传说中的“生王爷”目前无从考证。至于“敖王爷的妹妹”,放王爷如果是鰲拜,那也会不解自明了。

五、关于“三王贡酒”

三王贡酒说明中说:“法库桃山酒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三王贡酒是我厂的产品之一,曾为蒙族三王(达尔罕王、宾图王、博王)之贡品”。但笔者分析如下:乾隆在位时间为1735-1795年,而博洛亲王卒于1652年,至少早于乾隆年间83年,所以,所谓三王贡酒是后人打着三王旗号,而非三王在世时所生产,或者可以看成是为三王家族所奉的贡酒。

【达尔罕王】从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初封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的275年间,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共“世袭罔替”十一代、十二任。从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清政府首次任命哲里木盟盟长起至清朝灭亡的二百多年中,清朝廷共任命了十五任哲里木盟盟长、六位副盟长,其中,达尔罕亲王被授为哲里木盟盟长的有五位,副盟长两位。孝庄的大哥卓哩克图亲王系被授为哲里木盟盟长的有四位,副盟长一位。历任达尔罕亲王因娶了皇家的固伦公主、和硕公主而成为清皇家固伦或和硕额驸的有四位:娶清皇室亲王、郡王之女的有四位。

按桃山酒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5-1795)推算,在此期间达尔罕王有如下四位,至于享用贡酒是哪位,难以考证。

四位达尔罕王分别是:第四任达尔罕亲王罗罗ト藏衮布,班第长子,固伦端敏公主所生。尚和硕公主,授和额驸。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袭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授为哲里木盟首任盟长,命在御前行走。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病故。

第五任达尔罕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罗卜藏衮布亲王第三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袭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初授一等台吉,命在御前行走。乾隆八年八月,封为辅国公。乾隆十一年,尚固伦和敏公主,授固伦额驸。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于军中。

第六任达尔罕亲王色旺诺尔布,罗ト藏衮布次子,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哥哥。尚县主,授多罗额驸。乾隆二十年(1755年),袭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授哲里木盟盟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

第七任达尔罕亲王旺札勒多尔济,色旺诺尔布长子。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袭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授哲里木盟盟长。嘉庆三年(1798年),卒。

尾声

查清故乡名,久蕴事成,倍感欣慰,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融于故土,遂成两偈予以表达:

一、青春永驻

十七八岁爱蹦跳 二三十岁喜热闹 四五十岁似朝阳 六七十岁才露角 八十还童正当年 九十ー百老来少 活到多大都不老 青春永驻乐道遥

二、忍字偈

能忍是大德 不忍是大魔 吃亏本是福 受辱念弥陀 

心生功德水 面上笑呵呵 会忍变成佛 家中美事多 

(本文作者田金山,祖籍康平县东小陵,现居住吉林省长春市,作者根据老乡李连科夫妇口逑整理,以慰乡情)。以上有关资料参考了《清代历史人物专稿》

编辑:康平法库微同城  图片来源:网络

康平故事更新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
末代达尔罕亲王两度拒绝出任伪蒙官职
北京清代和敬公主府遗存
土默特两旗札萨克世系表
清朝没有「夺嫡」之念却贵为王爷,安享荣华富贵一生的八大皇子,你可能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清朝书法最好的王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