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平老故事】前世今生话活佛(三)作者:孙会久

 

前世今生话活佛(三)

——兼谈藏传佛教在康平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今生岁月

惊世神童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农历八月一天的早晨,柳条边①外、东部蒙古科左前旗南部边缘的王爷陵(现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科左中旗达尔罕王陵②守陵的衙木达③温有亮家一派喜气,家人们里里外外的忙活着。温有亮的父亲温全拄着一根手杖站在庭院中更是乐的合不扰嘴——昨天晚上,温家又喜添一子,他有了第四个小孙子,温家子孙繁衍生息不断,做为家中的最长者,不让他乐恐怕都不行。屋外正在杀鸡宰羊、磨面煮蛋,室内,温有亮坐在堂屋桌前,研墨铺纸,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三个颜体楷书:温丐池。

小温丐池天资聪明,但有一件事却引了他的父亲温有亮深深的忧虑:温丐池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往家里的关帝庙里跑,跑到庙后总是抚摸着庙内的经书,久久不肯离去,难道这预示着什么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冬,小温丐池长到5岁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在八虎山西麓的王爷陵村。就在外面飘雪的时候,小温丐池忽然对他妈妈说:“妈妈,明天咱们家要来客人”。对于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孩子的话,都当是笑话听了。第二天,小温丐池早早的就梳洗整齐,吃完早饭后就盘腿坐在炕上,静静地一声不吱。临近中午,小温丐池忽然对屋里的人说:“我的徒弟们来看我了,你们去接一下吧”。他的话音刚落,大门外就来了两个头戴嘎丹帽,披着黄袍的喇嘛,满面风尘地向院里走来。而两个喇嘛进屋后,跪在了屋地中央,向坐在炕上的小温丐池口称师父,连连嗑头。望着这两个喇嘛,想着昨天温丐池的话和今天发生的事,家里人都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参拜完毕,两个喇嘛才向温家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1865年,科左前旗扎兰营子屯西部山上慧泉寺的达喇嘛端珠巴去世了。去世前,他曾告诉徒弟们,说他将往东南方向转世。端珠巴去世后,副达喇嘛多伦巴端倪④和大喇嘛麻尼加卜⑤主持了转世灵童的寻找工作(从档案中得知,直到1870年才开始转世灵童的寻找,为什么要等上五年的时间,也许是寻找转世灵童需要一些繁锁的手续吧)。根据端珠巴去世前所说的他将转世的方向和藏传佛教转世的一些制度,终于在这年冬天,确定小温丐池就是端珠巴的呼毕勒罕(转世或化身)。来温家的这两个喇嘛就是副达喇嘛多伦巴端倪和大喇嘛麻尼加卜。此事一传开,整个前、中、后旗都称为奇事。

对此事,在档案中有明确记载。

在JC10-12649号档案中(此档案系赞阳舍灵于民国十八年写给奉天省长公署的呈文),对此事有如下记载:“迨至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本庙副达喇嘛多伦巴端倪及大喇嘛麻呢加卜追认达喇嘛端珠巴转世呼必勒罕。於十三年(1874)由宾旗印务处请文两次,转达旗印务处许可,请呼必勒罕赞阳·舍灵上庙,此谓法座达喇嘛也 ”。

在JC10-1037号档案中(此档案系与寿宁寺打了多年官司的端珠巴的本家侄子包俊卿的一份呈文),对此事记述如下:“迨其圆寂,循例问神定向,得悉其呼毕拉罕(即转世)係生达旗文姓(即「温」姓)之家。”

这两份档案都明确说明了赞阳·舍灵(即温丐池)是根据藏传佛教仪轨确定的端珠巴的呼毕勒罕(即转世或化身),而且是得到当时的行政当局确认的。在时间上,赞阳·舍灵的本家侄子、原法库县政协副主席温丽和在他写的《活佛状元桑赞扎布》一文中说,是温丐池五岁那年喇嘛来到四家子确认的转世灵童;而赞阳舍·灵本人在呈文中则说是同治十一年被正式确认的呼毕勒罕。如果他们说的都不错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在同治九年初步被确认完转世灵童后,又到西藏及北京办了一些手续,直到同治十一年才把正式手续办下来。

温丐池被确定为端珠巴的呼毕勒罕后发生的一些事,温丽和先生在《活佛状元桑赞扎布》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家人听到这个意外的事情,非常惊奇愁苦。很好的孩子被人指定要他出家当喇嘛,不去吧佛旨难违。从此便以桑赞扎布为名。七岁时他看见别的孩子都去念私塾,他也要念。父母明知他即将出家当喇嘛了,还念什么书?又怕伤害他这幼小的心灵,只好答应他去上学。私塾不分年级,谁背书快,谁就念书多,一年以后《四书》快背通了,先生说他聪明过人,有登科举之才。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乙亥暮秋九月,天高气爽,鸿雁南归的一个吉日。阿古庙主持喇嘛带领一班人,有黄罗伞盖,车轿旗鼓仪仗等来到王爷陵村迎接桑赞扎布回庙。八岁的桑赞扎布即将离开父母和温暖的家庭生活,去阿古庙出家当喇嘛,活佛转世无法挽留,都感到难舍难分,心中不安。当桑赞扎布将要离开家时,父母兄弟,姐姐、家族、亲友、同乡都来送行,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看着他的背影在众僧簇拥下消失。进庙以后,由主持喇嘛向众僧宣布桑赞扎布转世活佛已经回庙啦!当成一椿喜事来庆贺。
  阿古庙原是科左前旗包姓的一座家庙,后来成为一方庙宇,这里景致很美,风光奇秀,花木葱郁。有长春泉、大士洞。泉水常温,洞深莫测,实为一方之奇景。

   桑赞扎布进庙以后,首先落发穿僧衣,择吉日举行坐床大典⑤和受沙弥戒仪式。这一天,阿古庙内外洒扫整洁,大敞山门,各大殿开门烧香,点燃佛灯、蜡烛。吹奏大号、唢呐、笙 笛、管子等各种乐器。鸣金、击鼓。喇嘛身着袈裟,手拿法器,高声诵经。向释迦牟尼等佛像叩拜,献哈达,再举行受戒仪式。受戒需请有名望的高僧当受戒师,当时的受戒师是从唐僧庙(今铁岭市康平县张强镇附近)请来的。由受戒师宣读戒律,有不偷盗、不杀生,不谎骗、不奸淫等三十六条。受戒仪式有拜佛、献哈达等。完成后,即是僧人转世的活佛了。受戒后开始学经,要为转世活佛请高僧当他的讲经师,称为"佛师"。佛师有正佛师和副佛师,共同讲授,正副佛师都是活佛,也有只有一个佛师的。阿古庙当时没有造诣很深的高僧,更没有转世活佛高僧。于是得到唐僧庙去请。请来的高僧在原庙中不是主持喇嘛就是有其它职衔的。所以请的讲经师都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庙。阿古庙只好将桑赞扎布送到唐僧庙去学经,每年再给唐僧庙送些粮米钱财。”

这段记述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显得弥足珍贵。但有三个地方是错误的。一是温丽和先生把温丐池的藏文名弄错了,温丐池本人在多份呈文中用的藏文名字都是赞阳·舍灵;二是坐床时间差了一年,赞阳·舍灵本人记述坐床时间为1874年,即同治十三年而非光绪元年(1875年);三是当时慧泉寺还没有阿古庙的这一俗称,叫阿古庙是1909年观音洞凿刻出来以后的事了。

从此,年仅九岁的赞阳·舍灵在唐僧庙(已毁,原址在张强镇唐僧庙村)开始了十年的求学生涯。

注:

①柳条边始筑于崇德三年(1638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基本完成(后来在部分地段有所扩展)。全柳边长2600里,设边门20座、边台168座,数百水口(柳边横跨江河处称水口),分为东、西、北三段。西段自威远堡镇向西南经法库至山海关与长城相连,因是在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土堤上植柳条,故又称柳条边。是清廷为维护“祖宗肇迹兴亡”之作,也是清廷隔绝民族交往而修筑的标示禁区的绿色篱笆。

②此地本为科左前旗领地,但由于当时科左中旗的王爷“领三旗事”,是左翼三旗的头领,所以,他就将本旗的王爷陵墓修在了前旗风景秀丽的八虎山西麓,为此前旗和后旗、中旗曾打过官司。

③是当时管理陵寝的官职名,相当于佐领。主要管理陵寝的祭祀,维修保护全山树木等事宜。

④端倪,系藏语,意为寺庙管家,亦为汉语的执事、庙祝。

⑤嘛呢加卜系藏语,意为“珍宝·优胜”

求学唐僧庙

年仅九岁的赞阳·舍灵(温丐池)面对来接他的众喇嘛们,望着夏天捉蛐蛐的柳树丛,冬天滑冰的小河沟,看着慈爱的父母和众兄弟姐妹,禁不住泪流满面,也许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着太多的疑问——为什么我就成了小活佛,要离开父母亲人远去他乡?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告别了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赞阳·舍灵来到了远离家乡近百里的所谓的他自己的寺院——慧泉寺。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刚刚离开王爷陵老家到自己的寺庙——慧泉寺,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到科左后旗南部的唐僧庙拜师学经。

唐僧庙,位于现今张强镇唐僧庙村,仅有模糊的遗迹可以辨别。

唐僧庙(已毁)

关于建筑年代前文已经叙述,这里就不在细考证了。但这座喇嘛寺庙的性质目前有两种说法:据我县最具权威的张少青老先生和包宪书先生考证,此庙为后旗博王的家庙;而原鲁迅美术学院的研究员、辽宁省著名的研究东蒙喇嘛教史的专家李勤璞先生考证,此庙原系昌图金宝善的家庙。此两说皆有事实和理论根据,殊难断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座庙与博王府和金宝善家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昌图金家与后旗博王家族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光五年,后旗博王索特那木多布斋病逝。由于索王无子,所以,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金宝善对僧格林沁接续王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僧格林沁接续王位后,金家的地位在后旗一时无二,用当时的话讲,是最“打腰”的。无论是谁的家庙,已经不是本文所要细研究的问题。在咸丰朝以后,这座庙成了周边地区最大的一座喇嘛寺庙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现存的唐僧庙的照片看,此庙的主体建筑——经堂,与现今彰武县大四家子乡圣经寺的经堂极为相似,从大四家子乡圣经寺现存的经堂就可以想象出当时唐僧庙的雄伟和壮观。

根据温丽和先生描述,赞阳·舍灵在唐僧庙求学是需要支付钱粮的,应该就是现在的学费了。可以想象,每到秋收后,慧泉寺至唐僧庙的近五十华里的崎岖山路上,几个喇嘛赶着牛车往唐僧庙送钱粮的场景。现在看来,这也是蛮有意思的一道风景。为什么拜师后还需要每年都交钱,是俗例还是当时的规距,今天我们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两座寺庙都不缺钱,而且还都很有钱。从赞阳舍灵自己的记述和包宪书先生的考证可知,当时慧泉寺有庙产是耕地1000亩,撂荒地500亩,果园50亩,房屋若干;唐僧庙的庙产仅耕地就有4000多亩。由于蒙古民族对喇嘛教的痴迷,每年都要往庙里捐献大量的香资,寺庙经济已经成了当时的一大特色。

就在赞阳·舍灵在唐僧庙求学期间,光绪六年( 1880年),康平县成立了,唐僧庙和慧泉寺都划入了康平县辖境。

清王朝对蒙古民族的文化封锁,导致大部分蒙古人成了文盲,特别是中下层蒙古人,对汉文化更是一无所知。许多蒙古民族的有识之士在看透了清王朝的真正用心后,开始不顾禁令,私自教授子弟学习汉文。赞阳舍灵就有幸生长在了这样一个家庭。由于念过私塾,会汉文,懂蒙文,字写的漂亮,加之聪明过人,赞阳·舍灵深得金喇嘛的喜爱,不到十年,他就将庙里的藏经通读了一遍。在此期间,两个人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是他的师弟席勒喇嘛,两人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更不会想到,做为一个著名的呼毕勒罕,40多年后,还要在这个小师弟的避护下,在唐僧庙安度晚年。另一个就是他的师父金喇嘛。金喇嘛俗家是昌图府人,是管旗章京金宝善的后人。因为金宝善的关系,金喇嘛常去北京。1885年初春,金喇嘛在北京雍和宫遇到了两个西藏来的喇嘛,在谈经时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庙里有一个小呼毕勒罕对佛学有不同于常人的造诣。这些西藏来的喇嘛一听在北方还有这样一个小转世喇嘛都很感兴趣,就劝金喇嘛让赞阳舍灵去西藏继续深造。回到唐僧庙后,金喇嘛为赞阳·舍灵资金准备了川资,并写了文书和推荐信,决定让他走一条东蒙地区著名喇嘛都要走的路——到西藏学习深造。1885年暮春三月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清政府在云南边界打胜了中法战争,北方中国的宗教界,一个年轻的呼毕勒罕赞阳舍灵,在慧泉寺两个年轻喇嘛的陪伴下,向中国大西南的西藏开始了他人生的又一个不平凡的十年。

来源:《印象康平》,图片来源:网络       

老故事更新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僧庙庙会
唐僧庙m庙会图
克什克腾与九世班禅的佛缘
圣湖青海
辽宁阜新瑞应寺长寿塔(清-塔群)
立 兔 庙 文 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